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要開VR體驗店找不到內容?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式

要開VR體驗店找不到內容?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式

要開VR體驗店找不到內容?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式

VR最近被唱衰在消費端走向失敗,雖然to C端不太好走,但是to B to C還是有不少機會的,例如VR體驗店。從美國到日本再到國內,線下VR體驗店大概是少見的確實有市場既能講故事同時又能看到錢的。VR頭顯和模擬器到番禺大概都能搞幾套,問題是內容從何而來?最近有從業人員Joe Radak在Medium上發文,給出了小型VR體驗店引進內容的建議,值得參考。

說明1:直接聯繫開發者

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想聯繫一個內容團隊實在是太容易了。例如,你在IN2介紹了一個非常棒的內容,想要把這個內容放到自己的體驗店,很簡單,直接在網上搜這個工作室的信息就好了。現在一般工作室和開發者都會有主頁,最不濟也會開個Facebook或者Twitter賬號,翻-牆工具還是比較好找的,大家可以在社交網站上和這些工作室聯繫,爭取拿到授權。

同時,作為開發者,在網站主頁和社交網站上最好留下明確的聯繫方式,例如郵箱甚至電話,這樣可以讓想要內容的人很快聯繫到你。

同時要重申的是,在Steam上購買的VR體驗,是不能用作商業用途的,這個在Steam平台有明確的說明。

說明2:拿著合同去找開發者

如果已經和開發者取得了聯繫,接下來就可以和他們聊如何進行合作了,最簡單的無疑是和開發者簽訂一份授權協議。需要注意的是,你最好已經有一份差不多的協議在手了,這樣比較好談,如果白紙一張,很顯然會比較麻煩。

在合同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合作模式,也就是大家分錢的方式。下面列出這麼幾種,以供參考。

模式1:Steam商業模式 Steam Site License

之前說了,直接購買Steam上的遊戲給放在體驗店來玩,是違規的。對於線下市場,Steam特別給出了Site License,即地點授權模式。例如,一般的VR遊戲可能賣給個人玩家是7美元,而Stie License則可能會收14美元,並且是每月都要重新交一次。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只適用於一台電腦和一個頭顯的情況。

要開VR體驗店找不到內容?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式

開發者無疑最喜歡這種模式了,因為賺到的錢最多,通常Site License的價格是普通遊戲的2倍左右,當然這個價格是開發者自己來定的。對於體驗店來說這個模式有點坑,因為你如果有10台機器,買一個遊戲得花10份錢。

好的一點是,體驗店就不用非得和開發者聯繫了,只要在Steam購買商業授權即可。不過作為開發者,Radak還是建議體驗店的運營人員能夠通知開發者團隊一下,因為從外觀上沒人能分清你用的是個人版本還是商業版本。

模式2:月費授權 Monthly License Fee

和模式1差不多,你可以直接和開發者聯繫,跟他們協商閱讀授權的費用。不過很有可能,開發者會該訴你直接購買Steam的商用授權。

模式3:分鐘/月收費Pay Per Minute Played Per month

這可能是歐美最多的體驗店合作模式,就是體驗店統計每個月遊戲被玩了多長時間,精確到分鐘,然後依據一個比例來付費。例如,一個遊戲在30天內被玩了1000分鐘,比例是0.4美元/分鐘,那麼店主在這個月需要給開發者40美元。這對開發者來說不是啥大錢,但對體驗店來說成本就夠低了。

需要注意的是,體驗店最好有自己的統計系統,不要讓開發者自己盯著Steam平台的數據來看,他們開發遊戲已經夠苦逼的了。

模式4:終生授權 Lifetime Licenses

勿開尊口,真的,據說開發者看到索要終生授權的郵件,馬上拉黑打入地獄。真的,這不體面,顯得你特別采,別侮辱自己。

買賣成了仁義在

作為一個開發者,Joe Radak建議體驗店運營人員能和開發者保持聯繫,將玩家的反饋能及遞交給開發者,後者也可以根據這些反饋,來進一步完善遊戲,你好我好大家好。

後記

作者Joe顯然是以開發者角度來寫的文章,因為基本上在國內體驗店和開發者合作大概兩種,一種是直接幾萬塊直接買斷一個粗糙的VR遊戲版權;另一種則是有點空手套白狼的三七開分賬,做體驗店有風險,開發遊戲不容易,大家都很難,只能互相幫襯了。

相關信息

VR線下體驗店成為內容開發商首選發布渠道 激烈短遊戲最受歡迎

[消息來自Medium IN2原創資訊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虛擬現實影像 的精彩文章:

HypeVR嘗試ARkit 用手機隨時進入6自由度全景世界
直擊威尼斯:私人小島上的VR電影節和現場的中國團隊
理光Theta新品升級 429美元支持4K全景拍攝
以星戰的名義測試:這個200美元的AR頭顯值不值?

TAG:IN2虛擬現實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