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洲心力衰竭註冊登記研究:亞洲心衰患者年齡低於美國,多為射血分數保留心衰,多合併危險因素,ICD應用不足

亞洲心力衰竭註冊登記研究:亞洲心衰患者年齡低於美國,多為射血分數保留心衰,多合併危險因素,ICD應用不足

據納入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1個亞洲國家的近7000多名心衰患者的亞洲心力衰竭註冊登記(ASIAN-HF)研究數據,亞洲心衰患者一般較年輕,多存在危險因素。亞洲的心衰患者多為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

本註冊登記研究中,亞洲心衰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9~68歲,低於美國心衰患者(70~72歲)。

在隨訪6個月中,13.9%的射血分數降低的心衰和8.6%的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患者死亡或因心衰住院。東南亞地區的死亡率及心衰住院率最高,分別為19.4%和15.2%。

雖然,植入ICD可顯著降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但ICD的應用在亞洲國家嚴重不足,在有適應證的3240患者中,僅389例(12%)患者植入ICD。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亞,具備植入ICD指證的患者應用ICD不足2%。

而且,接受ICD治療的患者年齡較大(63歲vs 58歲),且他們所受的教育水平以及經濟收入較高。

此外,本數據還顯示,2/3的亞洲心衰患者合併危險因素,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心衰患者合併危險因素的比例最高。

研究者指出,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等危險因素在亞洲的流行導致了射血分數保留心衰在亞洲更多見,鑒於其病理機制主要是心臟舒張功能不全,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因此,我們應把防治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的重點放在控制危險因素上。

來源:Lam C. Late-breaking results on HFpEF and HFrEFfrom the ASIAN-HF study. 21st Asian Pacific Society of CardiologyCongress. July 13, 2017; Singapore.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陳在嘉百個難忘病例》

該書最大的特點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屍檢結果。陳在嘉教授已從醫已有64年,在阜外醫院心內科工作了 58 年。

高潤霖院士評價該書是「送給醫生的最好禮物,對從事心血管專業的醫生、研究生開闊思路、增長知識、積累經驗、建立正確臨床思維大有教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循環雜誌 的精彩文章: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國有707萬人風心病,每年7萬人死亡
Lancet:≥75歲者使用阿司匹林嚴重出血風險升高2倍,或許都應使用PPI?
阜外單中心數據顯示,冠脈介入碘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發生率0.019%,及早應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可能有益
BBC:烏龜不能隨便養,出現這三種情況可能是細菌感染
北京成人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6.26%,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TAG:中國循環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