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前期,全民族在精神與行動上給予抗日將士支持
八一三抗戰打了3個月。這場國力上敵強我弱的戰爭,在軍事上所以能維持如此之久,除國民黨動員了近80萬兵力投入縱深不足20公里的淞滬戰場,同裝備精良的30萬日軍進行「血肉磨房」式苦戰外,還與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在政治上領導和組織聲勢浩大的群眾性抗日救亡活動,在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在精神上對抗日將士的支持與鼓舞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在抗戰宣傳上,同仇敵愾,民族凝聚力前所未有得大增。
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根據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議的精神,明確提出:「我們需要的是全面的全民抗戰」,「必須發動整個民族的力量,才能持久。才能把握最後的勝利」。但八一三抗戰開始後,國民黨雖然也在積極抗日,執行的卻是一條片面抗戰路線。
1936 年6 月7 日,上海南市公共體育場舉行上海青年第三屆歌詠會,工人、店員、學生等5000多人參加。劉良模擔任指揮,會上高唱《大路歌》《 救國進行曲》( 即《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歌曲
鄒韜奮主編的《抗戰》三日刊創刊於8月19日,這是「八一三」戰事爆發後出版的第一個救亡刊物。鄒韜奮除了每期親自撰寫社評外,還邀請了潘漢年、錢俊瑞、胡繩、金仲華、杜重遠、胡愈之、李公朴等共產黨員和文化知識界人士寫稿。不僅發動廣大的工人、職員、知識分子、青年學生、婦女界、工商界,而且把里弄居民中的老人、兒童,以至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界人士也都動員和組織了起來。
隨著第二次國共合作逐步實行,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盡量利用機會,進行合法鬥爭。文化界、職業界等各救亡協會加入抗敵後援會之後,既保持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又充分利用合法機會,開展大規模的抗日活動。
經常開展活動的有演講、歌詠、戲劇、播音、出版、新聞、散發傳單、張貼標語等等.這些活動曾普及全市範圍,深入到里弄、工廠、學校等基層,還向全世界作宣傳,文化界救亡協會有30多個宣傳隊,2000名宣傳隊員;職業界救亡協會有50個宣傳隊。
※日本的「少壯派」為追求個人榮譽,主動挑起戰爭
※他是國軍司令,明知身邊有敵人卧底,依舊照用不誤
※他是開國上將,兒子把他5枚勳章捐贈博物館
TAG:張旭閑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