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辛林泥鰍養殖1680多畝基地開創致富路

辛林泥鰍養殖1680多畝基地開創致富路

這裡就是辛林1680多畝的泥鰍養殖基地。記者來採訪,卻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基地的每個員工都隨身帶著鞭炮,隨時燃放。

記者:你們每個人兜里都有鞭炮嗎?

員工吳松航:一般來說在工作的時候就有,嚇嚇它。

員工馬云:倉庫裡面有鞭炮每天都可以去拿一點。幹活的時候兜里揣一點,看到鳥了放一點。

放鞭炮是為了驚嚇水鳥,特別是海鷗。辛林的泥鰍養殖基地離海近,每天都有大批海鷗和其它水鳥來吃泥鰍。

泥鰍養殖:泥鰍養殖日常管理五步驟

李經理:白鷺呢,它個人戰鬥力比較強,但是它的數量不多。而海鷗就不同,海鷗的話它就像一個軍隊似的,它要一來的話能上千隻。這一隻海鷗它一個俯衝下來就意味著叼走一條魚,這一條魚的價值呢,多的話三五毛,少的話一兩毛。

員工:每天幾乎都有很多鳥在那飛著盤著。

記者:趕不走是么?

員工:你場子大么。你把它從這個塘趕到那個塘就是趕不走。很難趕,它也不怕你。

海鷗吃泥鰍的現象,曾讓辛林嘗盡了苦頭。2014年3月,辛林剛開始養殖泥鰍時,2個星期,就被海鷗吃掉了200多萬元的泥鰍苗。

李校剛:也就是一天時間吧,一個海鷗群過來差不多也就滅了一個塘的苗種。

記者:滅了是什麼意思?

李經理:滅了就是被吃完了。

辛林:看著也是挺可怕的,過萬隻的海鷗在我們整個1000多畝的漁場裡面盤旋,一天來回的不停,當時計算了一下有接近200萬的損失。

一看到有海鷗飛來,員工們就放鞭炮。這种放鞭炮驚嚇海鷗的辦法,雖然簡單,但很有效。

辛林:把這個魚網收小一點。

辛林在這片1680多畝的養殖基地養的是一種從台灣引進的大規格泥鰍。

為了看得明顯,辛林從市場買回了普通的泥鰍--青鰍跟他養的泥鰍進行對比。

辛林:這個品種呢,是我們所說的台鰍,就是台灣泥鰍這個品種,6個月左右的時間就有這麼大條。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原鰍,也就是青鰍。這個魚呢長了有一年多,這算是大條的。

辛林養殖的這種大規格泥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很多外地的客戶都排著隊來買泥鰍。

記者劉青青:您要買多少泥鰍今天?

重慶客戶李金:要拉一萬多。

記者:一萬多斤?

重慶客戶:一萬多斤。

記者:今天拉的泥鰍大概幾天能賣出去?

客戶:一天大概就是幾千斤吧。

重慶客戶:這拉回去就是兩三天(賣完了)。

辛林是廣東省水產界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的水產檔口遍布全國的很多水產市場。

東莞金橋市場總經理鍾樹林:在我的心中辛林這個人在水產界可以說是一流了。

趙嘉緯某水產公司副總經理:他說是老二,沒人說老大,因為這個是有市場依據的,不是他說大就大的,因為他整個銷量運輸,真的是有這麼大。

可在10多年前,辛林也只是廣州市水產市場里一個普通的小經銷商。那麼,他又是如何變成廣東省水產領域的重量級人物的呢?

辛林是河南信陽人,1996年跟隨南下打工的熱潮,來到這裡做水產生意並成立了一家水產公司。1999年,辛林在市場里買賣回魚時,發現了一個商機。這個商機讓他很快從普通水產經銷商變身當地水產界的重量級人物。

台灣大泥鰍:台灣大泥鰍養殖,從羅非魚王到泥鰍王,年銷2000萬

辛林:長江回魚,在北方養2年的品種,在這地方(廣東)一年就可以養出來了,他這個外形,體型,口感都沒什麼區別。

廣東省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養殖回魚,然而在廣東卻很少有人吃回魚,也就沒有人養殖回魚。這讓辛林有了個大膽的想法。

辛林:在廣東養,到內地銷。內地的市場對這個品種是很成熟的,這是一個長江的很多年的老的品種,長江的回魚。

1999年,在離廣州市不遠的佛山市南海區有很多人以水產養殖為生。辛林來這裡鼓動大家養回魚。養殖戶們卻不同意。他叫翟耀福,是位水產經銷商,當年一直陪著辛林收魚。

水產經銷商:一開始很少的,我拉幾條魚照樣一拉,拉10條8條照樣一拉。

記者:村民不願意養是什麼原因呢?

水產批發商:是啊,(養殖戶)怕沒銷路,賣不了。

辛林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實施以後很多養殖戶開始養殖回魚。辛林以每斤比成本價格高20元的價格收購回魚,同時給養殖戶一定的保證金。

經銷商:養魚(一斤)的最多花個十塊成本都夠了,賣30,你不養。

辛林:當時那個保證金在魚塘裡面,下的多就是幾萬元錢吧,給一個養殖戶幾萬元,就可以做到你養這批魚。

2000年初,養殖戶養出的回魚被辛林收購後,空運到了上海、南京等地的水產市場。當時市場上野生回魚價格200多元一斤,而人工養殖又非常少。辛林把從養殖戶那裡收回來的回魚市場定價40元一斤,刨除成本,每斤辛林只賺幾毛錢,這讓公司內部的很多人都感到不滿。

李校剛:當時整個公司,沒有人不反對這個事的,很多人他就比較極端的認為再這樣做下去的話,我們擔心我們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不能這樣幹了。

2000年,由於前期投入大,利潤少,辛林的回魚賣的火爆卻也沒賺多少錢。而就在此時,南京的一個水產經銷商找到辛林,提出要在南京市場獨家代理他的回魚,並且給出了150元一斤的價格。

辛林:他價錢開的比較高,但是我們沒有同意這個做法。

之後陸續有幾個其它地區的經銷商也想高價代理,都被辛林拒絕了。

李經理:保守估計應該不用一年多時間也能賺1000萬,我覺得你作為商人你能多賺錢,你不賺,你這是不是腦子壞了。

水產經銷商:(提價)那是肯定,百分之百賣的了的,他說了么,這麼多年了不還是照樣賣。

然而,不管別人怎麼說,辛林既不跟人合作,也不提高市場上回魚的價格,辛林為什麼放著能賺的錢不賺呢?

辛林:商品魚價格偏高,它可能需求量會減少,我們對下面整個廣州養殖業的儲存貨源是很清楚的,農民必須養出的產品要上市,按照這種高價銷售,市場量越來越小、不符合我們定的規律,我們精確的核算過,量的優勢還要大過價格優勢。

泥鰍養殖:泥鰍養殖年賺千萬,看準商機最重要

2000年秋天,在辛林的銷售速度和價格的刺激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很多村子都開始養起了回魚。

經銷商:一個村子都養,我每天拉魚都沒有停的拉。

記者:當時你們每天能拉多少魚?

經銷商:最少得有10萬斤以上,一天。

辛林從1999年時每天賣10多斤回魚變成了2001年旺季時每天賣10多萬斤,年銷售額超過了2億多元,辛林一下在廣州黃沙水產市場里出了名。

水產公司副總經理:回魚供貨,80%-90%,這個銷售,整個(黃沙)市場上基本上都是他的。

批發商管紹勇:要回魚的人基本上都在他這裡拿貨。

2005年,辛林又搞起了活魚長途運輸生意。他一次性投入了1000多萬元,購買了10多輛運輸車,改裝內部後,往返北京、上海等地運輸活魚。

辛林:上海和北京呢,每天對這個活魚需求量很大,我們這樣的運輸量加大了,市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然而,儘管投資很大,運魚車隊卻並沒有給辛林帶來預想中的利潤。

李校剛:直接這個全車都損失的呢,不低於30車,您說就是半死不活這些傷殘次品,現在就是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當時就這一塊投入的資金呢,應該超500萬元。

2006年初,辛林的車隊每次把活魚運到上海後,再到離上海比較近的江蘇鹽城把空車裝滿鯽魚後,回到東莞金橋水產市場銷售。

辛林:這個鯽魚產區在廣東產量又比較少,只能靠廣東(養殖鯽魚),那個價格相當高的。江蘇這邊的魚跟廣東這邊品質(比)又好吃,量又大,我們發現這個商機,就從那邊運輸到廣東這邊來。

然而,辛林的這個做法,不僅沒賺到錢,還讓他自己陷入了泥潭。

市場經理:(辛林)賣鯽魚的檔口,開始做的時候,第一第二個月,大概虧了7080萬元左右。

辛林:做的人多的時間,就是市場的承受力沒有一個統一的計劃,這個調配的貨多了,你到市場可能是貶值。你能便宜賣,我也能便宜賣,就是這樣造成的大家虧損。

辛林連續換了好幾個在東莞金橋水產市場檔口的負責人,都沒改變這種虧損的局面。

李經理:這個產品積壓,廣東的天氣又比較熱,造成死亡比較大。在我負責的4個月時間,直接損失超過100萬。

對於水產批發生意,貨進多了或是少了都會賠錢,這就需要對市場需求有一個相對準確的預測。

泥鰍養殖:以蟲治蟲養泥鰍,年銷400萬

可誰才能具備這樣的能力呢?辛林注意到水產市場里這個叫周新華的人。

辛林:在我們每天運輸(鯽魚)到廣東虧本的過程當中,他的需求在同行中,就是我們批發的客戶群體,他做的量比較大的,而且他的效益點,從他自己的,有幾個月的觀察,別人的利潤要比他做的偏低的多,沒有他打理的好。

辛林想讓周新華跟自己合作,卻被周新華拒絕了。

周新華:那個時間,我自己的生意多多少少有一點起色,也不想說跟著誰干,怎麼樣。

被拒絕後,辛林給周新華開出了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卻在辛林的公司內部引起軒然大波。

李校剛:一起創業,一路走到今天,突然把這個條件去給一個外人,不光是我,就是整個公司上下,對這一塊也有很多人想不明白。

辛林提出,把自己在東莞金橋水產市場的檔口全部交給周新華打理,所有的成本自己出,賠了錢算自己的,賺了兩人五五分成。周新華答應了。

周新華:他的人力,還是才力都還是達到一定境界的,對我來說這也是我短缺的地方,有個互補的。

辛林下這麼大的勁跟周新華合作,那麼,周新華能給辛林帶來驚喜嗎?周新華接手辛林的檔口後,立即根據自己的經驗開始調配鯽魚。很快就扭轉了辛林檔口虧損的情況。

辛林:每天調配貨的計劃和他自己銷售市場預測很對接。

經理:換了個經營者這事就能做的立竿見影。說心裡話,真服氣。你事實擺在這裡,你不服氣怎麼能行呢?

3個月時間,辛林的檔口純利潤達200多萬元,辛林立即拿出了100多萬元給周新華,兩人達成了長期合作關係。

周新華:通過那100多萬以後,就感覺大家說誠信度還可以,從剛開始不信任變成信任,信任再變成最後的合作。

儘管生意一天比一天好,但辛林的心裡卻一直藏著一塊心病。

辛林:自己沒有產品永遠的你在做的過程當中,永遠的你在買和賣的過程中,都不是自己有什麼主動權。

2013年,廣州的一個客戶委託辛林賣一個新品種的泥鰍。在銷售這種泥鰍的過程中,辛林又從這種泥鰍上發現了新的商機。

辛林:這個台灣泥鰍生長速度很快,比國內的那種黃板鰍,少一半以上的生長時間,一年最起碼可以養2季,我發現這個產品有很大的商業價值。

這種大規格泥鰍口感好,生長速度還比普通泥鰍快了一倍。2014年3月,辛林投入了1000多萬元,在廣東省江門市中禮村承包了1680畝的池塘養起了這種泥鰍。這讓辛林的家人非常擔心。

辛林的兒子辛宵宵:有一定的賭博成分在裡面,因為養殖這個東西業內的人士老是說一句話,叫做養殖這個東西三分看人七分靠天,如果說老天爺不作美的話呢,那肯定你就血本無歸。

弟弟辛占華:剛開始的時候或者少搞一點。不要冒那麼大風險,等把這個事做穩了,各個方面弄熟了,各個環節熟了,可以,我們再來投。這樣都可以

辛林:生產風險是有大,但是按照市場的規律來說,這個(產品)質量好了,你要保持持之以恆,你最好自己去生產,要從市場上去購買的話,它這個質量是不穩定的,也達不到企業的這個信用。

辛林的養殖場離海近,為了抵禦颱風,他又投入了100多萬元加固房屋,還請來當地的水產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辛林認為自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然而,隨著一個他始料未及的情況出現,卻應驗了家人的擔心。

員工:基本它(海鷗)一天能吃到一斤到兩斤,它有些它咬吃不了的話,它下去一抓,然後把那個魚抓傷了,然後就感染了,魚可能就會死掉。

辛林的養殖基地離最近的海邊只有5公里,一颳風,附近大批海鷗都會來到這裡避風,風停了,海鷗卻不願意走了,這卻讓辛林很頭疼。

李校剛:這海鷗,就從天上飛下來以後,一口就叼走一條,那3角錢就沒了。這海鷗多,這海鷗它要一群過來,它是以千記的。你想想一群海鷗在我的廠子里,盤旋一天它是個什麼概念。

致富:農民試水泥鰍養殖邁上致富路,人均15萬/年

僅2個星期時間,辛林就發現當初花200多萬元引進的泥鰍苗基本被吃光了。

辛林:當時整個這個場,1000多畝地,鋪天蓋地的全部看著到處都是海鷗。這種小魚苗一隻鳥的話都能吃幾條,它一天來回的在這裡這就很大了,這個損耗很厲害。

2014年4月的一天,當地下了一場罕見的暴雨,辛林的養殖基地被全部淹沒,買來做繁育的商品泥鰍也被大水沖走了。眼看投入的錢打了水漂。當初反對養泥鰍的家人,這個時候反而跟辛林站在了一起,全力支持他。

辛林的弟弟:那個時候也不能反對了,反對也已經定下來了。它這個事也不是每年,也是多少年了,這剛好讓我們趕上了。

辛林把運輸活魚的車隊賣給了當地一家物流公司,又投入1000多萬元重新養殖泥鰍。這次為了阻止海鷗吃泥鰍苗,辛林想出了一個土辦法。

辛林:這個海鷗怕鞭炮的這個響動聲,這個場地面積很大1000多畝,都是荒原走下來直徑都有2~3公里了,鞭炮響這個力度,就說是有限的,所以說才想起來給每一個工人都要發,所有人員包括我自己本人。

辛林給每個員工配上了鞭炮後,海鷗吃泥鰍苗的問題基本解決了。2014年10月,辛林養殖的大規格泥鰍一上市就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重慶客戶李金:今天賣出去100斤明天賣出去200斤,後天銷300斤,這樣一天一天累計出來的,證明這個產品銷售比較好,這個價格便宜而且它的肉質感好。

辛林:價格不要太高的產品,市場接受力比較強,常規品種它有量,這是我們追求的。

2014年底,辛林的泥鰍養殖基地已產出100多萬斤泥鰍,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同時,辛林還在自己養的泥鰍里有了一份驚喜的發現。

辛林:這個魚塘里發現這個品種有點越來越多,我們自己魚缸裡面都養一部分這個品種,大家都覺得很好看,它這一條魚賣幾十塊可能都賣的出來。觀賞魚最主要是需要養殖耐活,這個魚它可以做的到的,耐活。

現在辛林已經開始繁育這種觀賞泥鰍,進一步打造自己的水產王國。

養殖增值服務

·END·

養殖技術、資訊、交流、供求信息服務平台!

養豬|養牛|養羊|養驢|養狗|養雞|養鴨|養鵝|養兔|鴿子|孔雀|鵪鶉|鴕鳥|鷓鴣|泥鰍|黃鱔|龍蝦|對蝦|狐狸|貉子|水貂|蜈蚣|土元|蠍子|蜜蜂|蝸牛|養鹿|飼料|獸葯

yzydt.com

……

搜索公眾賬號「養殖一點通」或「yangzhiuu」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殖一點通 的精彩文章:

產蛋火雞的飼養管理方法
秋冬給肉牛多補維生素A
蛋鴨籠養的優點和關鍵措施
三代蟲病——泥鰍的常見病害
成年羊育肥技術三招

TAG:養殖一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