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日中元,這些民俗與禁忌你不得不知!

今日中元,這些民俗與禁忌你不得不知!

中元節是什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除、清、九)等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

「鬼節」民俗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此時一些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農作物祭供,向祖先報告秋天的收成。

因此每到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家家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這個日子,有不少民俗要講究:

1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2

燒街衣

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3

做茄餅

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麵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4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5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6

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7

放天燈

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飛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節為什麼要吃鴨

在中國,中元節一到,家家戶戶紛紛吃鴨子,拿鴨子來祭祀。那麼中元節為什麼要吃鴨?鴨是祭祖的供品,為什麼不吃雞而吃鴨呢?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是祭祖節,民間稱此時祭祖的祭品不能用雞,因為雞的爪子往後刨,會把給祖宗送去的錢物都給刨出來,後輩的心意就傳不到祖宗那裡,所以就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

為什麼派鴨子作為祭祀的使者?因為傳說去「陰間」要渡河,河上僅有一座奈何橋,「使者」太多,橋上擁擠,而鴨子則可以帶著給祖宗的祭品游到對岸,所以在中元節當天的祭祀品以鴨子為主。

祭祀儀式完畢後,剩下的鴨子,人們就「散福」了,所以留傳下來中元節吃鴨子習俗。

也有人說,中元節吃鴨是因為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於是,活著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相傳古代北方人攻打南方,遇江,久不能渡,持續到七月中旬還沒有攻下,北方人就以殺鴨子吃為意頭,祈求能適應水性,也有提前過年的意思。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人們一到中元節、「鬼節」就吃鴨子。

後來,則被不同地方的人們賦予了各種各樣的傳說,大體上就是驅魔辟邪之意。「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鬼節」其實是一種靈魂崇拜。在這一天,人們燒香祭祀祖先,祈求家人健康平安,也趁此機會與家人團聚。

在這一天吃鴨子,還有一種靠譜的說法是在廣西農村種稻穀前,每戶人家都買上些鴨子回來養,在割完稻穀後,鴨子可以吃在田裡掉落的穀子和小動物,從而降低成本。

在種第二季稻穀的時候,農民們為了犒勞自己,開始殺鴨子過節。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了。

每年的四月初是養殖鴨子的好時節,而到了七月底、八月初,正是鴨子長大成熟的時期,肉餡肥美。

這時用鴨子來祭拜祖先和驅趕孤魂野鬼便是最佳食物。也有人認為,由於季節的原因,這時候吃鴨子能祛除肝火、防秋燥。

中元節的意義

中元節這個日子,對我們來說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傳統民俗中提倡的那些價值觀,比如孝敬父母、追念先人、傳承文化,促進鄰里和諧,關愛弱勢群體,和今天社會的價值觀一脈相承。中元悼亡,既有文化淵源,也有現實意義。只要積極引導,中元節仍然可以過得非常豐富。

所以,即使是在現代,在中元節這一天,父母也會帶著我們去祭拜先人。

這不只是追求我們的心安,也是對這種傳統節日的傳承。

中元節養生

中元節處於農歷七月,此時陰濕氣較重,但天氣表象很熱,若貪涼,會使陽氣不足而損傷身體。

怎樣去除體內的濕氣呢?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

第1招:艾灸

艾灸的作用有很多,在生活中適時的艾灸能夠達到溫經通脈、祛寒濕的作用,而且還能補陽氣。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脾俞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命門: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第2招:避環境濕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

GIF/1K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

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房間內的濕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

如果外界濕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第3招:妙用蔥、姜、蒜

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薑湯,用薑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此外,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禁忌 的精彩文章:

TAG: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