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人說「儂真是梁山伯」,你該笑還是該氣

上海人說「儂真是梁山伯」,你該笑還是該氣

上海人一貫崇尚「能動嘴絕不動手」,所以經常能在上海街頭看到兩個阿姨模樣的人一口方言相互爭論著什麼,吵得面紅耳赤也不會打起來,實在是有點可愛。

如果說「五個字頭」的滬罵太過粗俗,有損上海形象,而「戇徒」又不夠「雅緻」,體現不出上海風采,那麼「十三點」可謂是極具上海特色的一個詞了。

「十三點」到底是什麼意思,要看語境,在不同場合、不同心境下發生的「十三點事件」,會有截然不同的意思,說其「大相徑庭」並不為過。

打個比方,甲女見有快遞送花給乙女,便問究竟,乙女說「伊呀,十三弗啦,」面帶羞容而又充滿喜悅,不問可知,這個送花的「十三點」必是她心儀的追求者,這聲「十三」乃是又喜又愛。

同樣情況,若乙女不耐煩地說「啥人啦?哪能介十三搿啦!」那麼這句「啥人啦?」故然是明知故問,不過多半就算當面相見,那女的也未必肯與他相認。

既然已經到了「不願認識,不屑認識,不承認認識,就是不認識,情願不認識」的地步,那麼這位男士還要殷情送花,所謂「熱面孔去貼伊冷屁股」,就真正有些「十三點」了。

吳語區常以「十三點」隱指「痴」,除了形容人做事沒腦子或舉止輕浮,也指口無遮攔、傻得可愛的人,像趙薇扮演的「還珠格格」恐怕是最標準的「十三點」了。

但是,當這個詞在異性間跳出來時,,的意思就變得曖昧起來,表面上是罵人痴頭怪腦,實際上卻不是真的怪罪,而是「嗔怪」,也就是說不是魯智深打鎮關西的「殺博博」一拳頭,而是王熙鳳扇璉二爺的嗲溜溜一記耳光。

所以,「十三點」多半出自女人之口,罵的時候往往女人臉上笑眯眯,眼裡泛著「儂哪能箇能介個啦」的挑逗光芒,被罵的男人也常常骨頭更輕。

比如有一位四十好幾的彪形大漢,在大庭廣眾與老婆卿卿我我,並喜老婆喚自己為「囡囡」,這樣的男人誰見了都忍不住在心裡送他「十三點」,但是他老婆當面拋一句「十三點」就好像當眾給他發一張獎狀一樣,頓時立刻他臉上有光。

上海有一種說法是「十三點」來源於賭具牌九中的「幺五」、「幺六」兩張牌。這兩張牌都是「短對」,碰在一起不配對,暗指人的言行「不對」。

六和七加起來是十三,還可成為一句歇後語,如「他這個人有點幺五么六」,故意把「十三點」這個不入耳的話「歇」去。

據1922年的《上海指南,滬蘇方言紀要》中釋「痴」字共十三畫,故滬人以「十三點」隱指「痴」,這個解釋倒是很讓人信服。

不過上海灘上對「十三點」另有一種「戲說」性的解釋。

《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戲中,祝向梁反覆借景喻情,暗送秋波,幾次三番向梁表露求愛之情,可梁竟傻乎乎的無動於衷。

這是劇作者的藝術手法,故意為後來的悲劇所作的鋪墊和伏筆。

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與「兩三八」諧音,這三個數相加是十三,譏諷梁山伯是「十三點」、「儂真是梁山伯,伊主動對儂有意思,儂還格能戇搭搭!」

更有趣的是,梁山伯身邊的書童四九名字加起來也恰好是十三。

方言從何而來我們已經無從知曉,但是蘊藏在方言里的趣味卻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嘗的,就如《上海的記憶》紀錄片中男子漫步在街頭,口中說著吳儂軟語,將上海獨特的風味展露無遺。

我們在慢慢長大,很多東西都在不知不覺中不斷消失,可是我們腦海里總有一個片段:奶奶在街口操著一口方言喚我們回家吃飯……留在我們心中的東西無法言說卻永生不滅。

作者 幾多深與淺

萌萌兔文化傳播

ID : mmrabbitchina

一家全新的以文學、動漫、影視為文化產業鏈的多元化文化創意公司,主營業務有:動漫(原型設計、衍生品、線上線下互動平台)、影視投拍、各類出版、文化包裝、文化交流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萌兔文化傳播 的精彩文章:

老上海——全球化的意外先行區
《中國有嘻哈》里吳亦凡衣品時尚搭法,才是他的freestyle
馬航MH17三周年 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
人物|他被張藝謀捧了八年沒火,為何如今竟一夜爆紅
《神偷奶爸3》——住在你心裡的獨角獸呢

TAG:萌萌兔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