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名字, 是中國的一個女人給起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關於日本這個國名的由來,有許多不同的爭論。有人說日本按照他們字面的意思就是說太陽的根本,即太陽升起的地方。還有的人說根據唐朝人張守節撰寫的《史記正義》一書中所記載,日本這個國名是當初武則天給起的,但畢竟也是屬於稗官野史,在正史中找不到類似的記載。眾說紛紜,關於它的名字由來誰都拿不出真正可靠的證據。
百川對此事非常感興趣,翻找了許多資料終於找到了《史記正義》中記載的原文:「武后改倭國為日本國......」。寥寥數字,就算將這件事情記載了下來,可見其可信度並不是很高。但這句話也至少表明了三層意思:
第一,日本這個國家它的名字應該是叫倭國。
第二,改名字時間可能是武則天時期,但是可信度不是很高。
第三,古人應該是覺得日本這個名字比倭國好聽,所以有假借名人效應坐實此事的嫌疑。
那麼我們下面就來認真分析一下名字和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關於「倭」這個字,中國古代的各類文獻中的釋義也都大同小異,都引申為順從、綿延曲折的意思。東漢時期的光武帝就曾經賜給當時倭國國王一個金印,不同的是當時用的是「委」這個字的字形。而進一步了解當時的文化背景之後我們發現「委」、「奴」這兩個字都有輕蔑看不起對方的含義。
在《新唐書》中,對日本的記載就是倭奴者也,可以從中推斷出那個時候已經將日本和倭國聯繫在一起了。史書自己也做過推斷,那個時候中國的古人認為日本原先或許就是一個非常小的一個國家,最終被倭國吞併之後就冒用日本的稱號了。這也從側面表明了日本這個名字可能真的與我們國家的關係不大,可能是從它們本土某個小國的名字音譯過來的。
從倭國決定修改自己的國號,一直到它向其他國家通告自己的新國號,這段時間也是很長的。而它的新國號獲得唐朝的認可也並非一兩天的功夫,也同樣經歷了一個歷史的發展歷程。自古以來,我們兩國之間的關係就是冊封和被冊封的關係,它這一自作主張的決定表明它想要脫離中國對它的束縛,想要和我們國家建立起平等的外交關係。
一方面在戰場上和唐朝為敵,想要通過武力手段引起唐朝的足夠重視,即使它自己也清楚以它的國力根本不是當時正處在鼎盛時期的唐朝的對手,但是它就是要刷出自己的存在感,不想一味地依附在唐朝的身邊看人家的臉色行事。另一方面它還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下派出自己的使團前往唐朝學習各種社會經驗,通過不斷接受新鮮事物的衝擊來刺激它們整個民族發展和創新的能力。
公元669年的時候,日本派遣使團來到唐朝提出自己更改國號的事情。不難想像當時的日本經過許多年的積累,文化、經濟各方面都在不斷地攀升。而中國的盛唐時期已經進入了尾聲,這更讓日本覺得它們提出更改國號這一要求的機會成熟了。但是可想而知,唐朝是不會輕易就放鬆對它的掌控,如果現在縱容了它的這一次請求,那就相當於無形中給了日本一個唐朝國力確實衰弱,放任它們自由發展的暗示。所以,唐朝還是沒有立刻答應他的這一請求。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唐朝之所以沒有立刻答應它們的這一請求,是由於兩國之間的戰爭剛剛結束不久。雖然戰爭的勝利是屬於唐朝的,但是畢竟也遭受了損失,所以這個時候就不能給它們好臉色看,這樣會讓它們誤以為我們沒什麼大能耐,提個要求立馬就滿足了。
日本的天武天皇上台之後,由於國家內部發生了動亂無暇顧及國際局勢,於是和唐朝的外交關係變得沒以前那麼頻繁了,等局勢稍微好轉之後,它們立馬就又派出代表團來中國學習。這一次來訪,也讓唐朝開始接受它們的新國號了,由於當時是武則天手握大權,所以也就有了我們前面提到的野史中那樣的記載了。這也是我們後人在根據某些歷史書籍的蛛絲馬跡中通過推斷和論證得出來的並不太準確的結論,或許在將來還會有不同的事物出現來印證或者是推翻這一觀點,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未知的。
※唐朝的這些公主,一個個超凶|人物
※將晚唐詩歌推向高峰的詩人為何被說成「變色龍」?
※這個人是唐朝的姜子牙,卻慘遭暗殺,而幕後主謀竟然是當朝皇帝
※中國古代服飾,為什麼唐朝女性服飾奔放,最後一張讓人受不了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