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日本刀匠與美國abs比賽,不用凌空削頭髮檢測鋒利度?

為什麼日本刀匠與美國abs比賽,不用凌空削頭髮檢測鋒利度?

封建時代後期冶鐵技術取得了一些進展。除前面所說的一些成就外,同樣是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五金」,曾描述過一種效率較高的冶鐵爐,它的特點是冶鐵爐和攪拌爐一體化,用耐火材料作為溝渠連通,當鐵水流出冶鐵爐以後,直接流向敞口的攪拌爐,工人就可以立即攪拌製造熟鐵了,這種連續作業有助於節省燃料。此外,西夏和它的同族曾鍛造一種被漢族人稱為「瘊子甲」的冷鍛甲,形制不詳,反正不會是鎖子甲。它的特點是鍛打時不加熱,直接鍛造,直到減厚三分之二。在甲片末端留一小部分不鍛,以方便工人判斷鍛打減厚程度(瘊子甲的名稱來源於此,因為光滑甲片上這一小部分突起類似於皮膚上的疣)。今天我們當然明白這種盔甲不是鋼甲,而是冷變形產生加工硬化的熟鐵甲。它的好處是硬度增加,對抗當時的熟鐵箭鏃很有好處。沈括說用強弩試驗射擊(大概是張弦力量216公斤的宋朝一等弩),75米之外無法穿透,即使偶然命中空隙處,箭鏃鐵翼也都捲曲了。它的壞處有兩個:一是同樣因為加工硬化,造成韌性下降(沒有證據或文獻表明這種甲鍛後要經過退火);二是耗費工時太多。因為室溫下鍛打對體力要求比加熱鍛打要高得多,而且鍛成後鑽孔比一般的熟鐵盔甲難得多。

——這種冷變形的熟鐵甲對箭鏃防禦力已經很好,其實它的硬度至多不過HV兩百出頭。不難想像如果用神臂弓之類中國弓弩射擊硬度可達HV500以上,韌性100J/CM2以上,而且利用了弧形硬殼結構的歐洲板甲會有什麼結果。

據《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三十二記載1041年北宋田況《上兵策十四事》中第十二事就是希望普及「純鋼甲」,不過這種「冷砧」鍛出來的,顯然只是冷鍛熟鐵甲——真正能普及的鋼甲都是大面積甲板,魚鱗鋼甲耗費工時很多、成本很高,而且非常耗費精力,無法普及——,他還提出倉庫中存放的趙匡胤時代的盔甲繫繩已經斷開,但甲片質量上乘,懇請重新穿貫,編成三五萬套發給邊防軍,可惜連這個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岳珂《愧郯錄》卷十三《冷端甲》條也說冷鍛甲的性能良好,而且從前已經有裝備,然而在他那個時代已經停產很久了。這也許會令人感到奇怪,宋朝比西夏富得多,為什麼西夏可以普及冷鍛甲,宋朝卻不能呢?田況一針見血的指出:「由彼專而精,我漫而略故也。」不過他還沒有說完全。一個由陰謀家建立的王朝,由一群文弱的猥瑣男統治,這些猥瑣男肆無忌憚的歧視軍人和技術工人,幾乎是明目張胆的把他們——國家的矛和盾——踩在腳下肆意踐踏。為了一小撮文弱書生的統治,不惜把整個國家變成軟弱無力的,跟他們一樣的糊塗蟲。而獨裁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同樣的支持乃至親自鼓動這種歧視。這樣的國家要有好裝備和好軍隊,比用麻繩穿針眼還難。

關於盔甲,明《武備志》曾描述過當時的「複合盔甲」。明軍的頭盔每頂用熟鐵五六斤,加鋼一斤。如何製造不詳,估計是將鋼片鍛焊到鐵皮上,明朝時期中國已經成功仿製西亞整體式頭盔,實施這種焊接術是完全可能的。茅元儀並進一步指出,當時的護臂一隻用熟鐵十二三斤,加鋼一斤鍛合。

關於焊接技術,說老實話到底「包鋼」、「嵌鋼」「夾鋼」、「貼鋼」到底是什麼,我並不清楚。何堂坤曾有過介紹,但語焉不詳。至於「花紋鋼至遲發明於漢代」的說法,不過是不值一駁的囈語。從網上的隻言片語估計,「夾鋼」、「貼鋼」應該是一種鍛打技術或焊接技巧,而不是焊接原則。例如張小泉剪刀就採用了「貼鋼」,這顯然不會是鋼包鐵的意思。至於鋼包鐵的焊接原則在中國是否曾得到運用,從上面提供的古書中可以看到宋應星等曾說過百鍊鋼應包裹鐵芯,這種焊接法不算複雜,因此被中國人掌握是完全可能的,但宋應星也說得很明白,這是極品刀劍才能「享受」的待遇。並且《天工開物》卷十《錘鍛》已經說得很清楚,當時製造兵器和農工具,基本上都是鐵體鋼刃。沈括、戚繼光口中的好刀劍也都是鐵體鋼刃,直到現在,中國依然有「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的說法,這也表明了鐵體鋼刃一直是中國刀具的基本焊接原則(歐洲古代焊接原則是民用刀具鐵包鋼,軍用刀具鋼包鐵,因此歐洲就沒有這種俗語)。至於中國到底有沒有出現過鋼包鐵,乃至類似於日本本三枚的焊接技術,還需要實物的證明。另外,缺乏皮部的刀劍主要的問題是易於彎曲,而不是宋應星所說易於折斷。

中國古代還有一種奇怪的彈簧鋼情結。這種情結最早似乎可以追述到沈括,他說:「錢塘有聞人紹者,常寶一劍。以十大釘陷柱中,揮劍一削,十釘皆截,隱如秤衡,而劍鑞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然有聲,復直如弦。關中種諤亦畜一劍,可以屈置盒中,縱之復直。張景陽《七命》論劍曰:『若其靈寶,則舒屈無方。』蓋自古有此一類,非常鐵能為也。」也許這種情結還可以一直向前追述到西晉。不過站在儒家書生的角度考慮,他們對各種技術一竅不通,又沒有上過戰場,受過軍訓,沒有軍事知識,對刀劍質量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只是對一些看上去很特別、有趣的現象感興趣。所以彈性好的刀劍自然就會得到重視。其實,彈簧鋼跟好刀劍,是根本不能兼容的。原因如下:

首先,彈簧鋼的要求是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彈性極限、疲勞極限應極高,而塑性和韌性要求相對不高。我們知道刀劍最重要的兩項指標恰恰是硬度和韌性,所以從根本設計目的上說,彈簧鋼就不宜作為刀劍。

其次,彈簧鋼對鋼材的要求,磷、硫都必須少於0.04%,古代鋼材,尤其是中國鋼材,很難達到這個標準。

再次,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彈簧鋼含碳量範圍(僅指碳素鋼,不過古代也只有碳素鋼)為0.6%-0.9%之間,至低不得過0.2%,並要求最好是單體結構。而古代刀劍要求芯部含碳量0.2%以下,並且都是焊接鍛合結構。

再次,碳素鋼淬透性小(臨界直徑6-8毫米),抗鬆弛性能不夠好。

最後,彈簧鋼製造方法有四:1、鋼絲或鋼帶索氏體化後進行冷變形強化;2、鋼絲或鋼帶淬火+回火;3、鋼絲或鋼帶冷變形後退火;4、冷熱軋鋼。古代顯然不會有第一、四種加工方法,回火中國人不會,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冷變形後退火。這樣的彈簧鋼硬度不超過HB325,對宋時刀劍來說這樣的硬度完全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如果只對鋼進行淬火,這樣的刀劍是很容易折斷的。

所以在古代條件下,好刀劍根本不可能,也沒必要具有高彈性。日本、歐洲、西亞、印度工匠也都沒有對他們的刀劍提出過高的彈性指標。古今中外沒有一個真正有制刀劍經驗的工匠、或者具有軍事經驗的軍人,會要求自己的刀劍能彎曲90度以上,歐洲劍的要求至多是彎曲二十度。當然現代單體刀劍通過調質,有可能達到彈簧鋼的要求,但這是沒有意義的。一把甩來甩去的彈簧鋼劍只會把使用者割傷。

那麼沈括的說法是怎麼回事呢?很簡單,人家對他耍了些障眼法,砍釘的時候用真正的寶劍,給他把玩的時候用的是另一把彈性較好的劍。順便說一下砍斷大釘並不難。釘子基本上都是本體含碳量低,尖端含碳量高,釘頭硬度不過HV一百幾十。用淬火後的劍砍之,如果力氣夠大,確實可以做到一次砍斷十根大釘。當然這也是理論說法,畢竟人的力氣是有限的。估計表演砍釘的時候,釘子也做過手腳。

大概彈簧鋼對中國人很有吸引力,80年代龍泉劍廠也有板有眼的「復原」了古代彈簧鋼劍。當然他們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行啦。

最後一個誤區則是全世界的通病:割羽毛情結。大概這種說法從某地發源,因為很有感染力,所以不脛而走。據說一根羽毛(或頭髮)被風吹向刀劍,在刃上就碰斷了。這種說法實在無聊,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方法就能夠證明其虛妄。現代科技遠比古代發達,可有誰聽說過現代哪一把刀具可以做到這樣嗎?這種謠言的出現,是因為古人搞不清硬度的概念,便以為越鋒利的刀硬度就越高,或者相反,硬度越高的刀就越鋒利。因此他們「合理的」想像出了一種鋒利到不用用力就可以割斷東西的刀劍。實際上鋒利跟刃口厚薄有關,而跟硬度無關。HV300的剃刀片,顯然比HV700而未開刃的烏茲鋼刀鋒利得多。其實真正懂刀劍的古人也不會犯這種錯誤。歐洲日本的制刀劍工匠,檢測產品的方法很多,卻從來不會拿根羽毛或頭髮來試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客江湖 的精彩文章:

冶鐵是中國人獨立發明的嗎?
關於滲鋼、炒鋼和百鍊鋼的技術及歷史
刀劍硬度的三個評測方法

TAG:刀客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