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六下江南都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有人拿他和隋煬帝下江南相比?
傳聞乾隆下江南是為了尋找自己身世的真相,海寧陳家,隱藏驚天秘密……其實這些只是小說家言,本不足道。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乾隆的母親甄嬛確系漢人錢氏,後來改姓為鈕鈷祿氏,這在他爸爸雍正帝這個話癆的奏摺中可以看出端倪。
其實,乾隆六次下江南真正的原因,結合他自己在《御制南巡記》中所說,大概是巡閱軍隊,視察水利,籠絡人心,了解風俗,遊覽風景,順便收藏江南美女這幾個方面。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向的爺爺康熙皇帝學習。乾隆一向自視甚高,處處都要和聖祖康熙對比,康熙曾六下江南,那麼他也要下六次!康熙在位61年,那麼他在位也要60年(少一年是給爺爺面子)!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心態?
那麼乾隆六次下江南,到底幹了些什麼呢?看一下這張表,一目了然。
由上表可知,乾隆帝六次下江南做的事情主要有:
1. 視察河道。主要是黃河河道與江浙海岸工程,這是關係到國事民生的大計。
2. 閱兵。包括南京閱兵和杭州閱兵(水師),軍隊的重要性不許贅言。
3. 祭拜明太祖陵、孔廟、岳廟。這關係到王朝的正統性,承續前朝而不是韃虜入侵。
4. 減免賦稅。給予百姓一些恩惠。
5. 遊覽風光。西湖以及沿路景色。
綜上來看,乾隆六次下江南,做的還是些正經事。從乾隆早年來看,他也把這幾次南巡看得意義尤其重大,他曾在《御制南巡記》中這樣說道:「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二曰南巡。」在乾隆早期看來,南巡的意義和他向西北用兵是一樣的,都是有利於王朝統續的大事。
然而,弊端也很快顯露出來了,因為六次南巡,耗費實在太大了!據悉,乾隆每次南巡,隨駕官兵一般都要到3000名左右,馬匹約6000匹,船四五百隻,役夫幾千名,花費白銀上百萬兩,真正是勞民傷財!
十幾年後,乾隆對於南巡的態度也變得後悔不跌,他曾這樣對一個軍機章京(軍機處擬寫各種行政公文的人)吳熊光說:
「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朕。」
可見乾隆六下江南的害處。事實上,這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不但國庫的錢被這個長命自負的「十全老人」花完了,而且民力也消耗了不少。
而之所以有人會拿乾隆帝下江南和隋煬帝下江南相比,大概也是因為這兩次下江南的目的和結果都有可比之處。就目的來說,兩次都有遊山玩水的成分(也都有採集江南美女的傳言)。就結果來說,兩次下江南都耗費巨大,使得國力大損,而且特別擾民
不過,乾隆因為有著之前康雍盛世的底子,而且懂得一些安撫手段,比如修黃河、減免賦稅等,恩威並用,所以沒有引起民變。而隋煬帝爆而無恩,急功冒進,下江南又進一步激起了民變,加速了隋帝國的崩塌。
不過,如果從更長遠的時間維度來比,乾隆下江南恐怕還比不上隋煬帝。因為隋煬帝下江南伴隨著開鑿京杭大運河,千年以來,京杭大運河的作用已經不用多說,「弊在當代,功在千秋」八個字已經能概括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意義。而乾隆下江南留下了什麼呢?一個耗空了的國家,卻沒有大運河這樣的千秋功業。
早年一部電視劇《戲說乾隆》里,一個老奶奶在乾隆帝面前掰扯白話。她說:「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乾隆乾隆,花錢花個大窟窿。」真相了,乾隆六下江南,確實花錢花了個大窟窿,讓後來繼任的皇帝們苦惱不已。
※小小的鼻煙壺卻價值千萬,好在何處,讓我們一探究竟——中華一絕
※皇帝出了一難題,一考生扭頭就走,皇帝說:別走,狀元就是你了
※乾隆創造了兩個中國之最,堪稱最牛皇帝,秦皇漢武都比不過
※異想天開的窮酸書生居然讓乾隆給他去提親,自稱是為了愛情
※永琪如果沒有英年早逝,就沒嘉慶帝什麼事了?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