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微觀政治——胡翼青老師悅的讀書講座實錄
2017年9月2日上午,悅的讀書的老朋友——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鬍翼青老師如約而至,給書友們帶來了一場關於法國學者德·賽托的兩卷本《日常生活實踐》的講座。整整兩個小時的分享中,不只有理論和學術脈絡的梳理,也融入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大量案例與故事,堪稱精彩紛呈。
談到德·賽托,就不能不提到他所參照的學術界前輩——福柯。胡老師首先為大家梳理了福柯的權力規訓理論的現實淵源。自啟蒙運動以來,波瀾壯闊的現代性革命,把每個個體身處的社會環境,從熟人社會轉變為陌生人社會。為了與這種陌生人社會的有效治理相適應,於是科層制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科學藝術,被廣泛應用在社會管理之中。在這種權力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的狀況之下,我們每個人的微觀生活,都深深受到權力的監控與規訓。儘管包括列斐伏爾在內的後繼學者,提出可以通過藝術的形式,來反抗這種權力對於日常生活的殖民,但其實這種反抗,更多只是一種消極的對現實的逃避,只要個體的藝術反抗行為,仍然發生在權力所能延及的社會場域之內,那麼權力完全可以將這種反抗,扼殺於無形。
接下來,胡老師引出了德·賽托的兩卷本《日常生活實踐》,以及他在這兩本書中的主要思想。德·賽托延續著列斐伏爾的思路,認為普通民眾的生活,並不是簡單按照權力所規劃和倡導的模式進行。相反,在日常生活當中,普通人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來消解權力的規訓與控制。德·賽托把這些手段總結為三個方面:使用與消費(把高高在上的教育和宣傳內容娛樂化、消費化);策略與戰術(採取各種各樣自我可控的方式,對抗和消解權力所倡導和要求的任務);修辭(由於文字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和多義性,普通人可以對原本用于思想宣講與傳達的內容,做出與權力的意圖完全不一樣的解釋)。
胡老師引用了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的戲仿理論,來說明德·賽托上述思想的側重點。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把人的社會生活分為前台和後台這兩個層面,前台更多對應工作、社交等公共場合,後台則對應家庭、獨處等私人空間。在戈夫曼看來,個體在前台,更多是按照所在場合的各種社會規範,展現一種「表演」式的言行操作;而在後台,則能夠呈現更為真實的自我。與戈夫曼強調前台、後台的差異性不同,德·賽托的日常生活實踐理論,更多是強調兩者內在邏輯的一致性。比如一位熱愛自由、天生具有反抗意識的人,他這種對自我的彰顯,這種相對獨立的意識,就不可能只體現在後台之中,而在前台的日常生活里,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體現。
最後,胡老師講述了德·賽托的這一理論對於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文化研究的影響。受到德·賽托影響最大的,就是《理解大眾文化》和《解讀大眾文化》的作者費斯克。承繼德·賽托的思路,費斯克同樣認為,大眾文化並不是一種由權力自上而下倡導製造出來的產物,以看電視而言,如果說某個頻道的電視節目代表著權力的意志的話,那麼大眾仍然可以通過換頻道或關掉電視的方式進行反抗。胡老師對德·賽托和費斯克所提出的這種反抗提出了質疑,認為這些與其說是反抗,不如說是一種消極的逃避,以自我的「精神勝利法」,來拒絕真正意義上的對權力反抗、變革與重組。他以另一位英國文化研究學者——保羅·威利斯的《學做工》一書為例,來講述工人階級子弟的這種消極反抗,只能導致他們子承父業,對於既定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不會產生任何動搖。
胡老師的分享結束之後,書評人許金晶為大家重新梳理了胡老師講座的分享脈絡與主要內容。對於德·賽托和費斯克的所謂消極抵抗,許金晶從另一個視角提出補充:大眾對於權力意志的種種消費與重新解釋,表面上是一種有效的反抗,但其實這些重新消費和闡釋的內容、手法與表達方式,同樣來自權力和代表權力意志的大眾媒體的傳播與灌輸,只不過後者的傳播主體,跟前者的權力主體,並不完全一致而已。由此來看,無論是所謂「共識」,還是所謂「個體獨立意識」,或許都是一種被製造出來的意識而已。
點擊展開全文
※《天水圍的日與夜》:日常生活的溫情與愛
※《上海上海》:之於個人記憶的上海與之於大時代變遷的上海
TAG:蓑翁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