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山東一個縣,2000年不改名,縣名容易讀錯,人口近90萬

山東一個縣,2000年不改名,縣名容易讀錯,人口近90萬

山東省,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下轄17個地級市,包括52個市轄區、28個縣級市和57個縣,常住總人口9946.64萬人(2016年末)。

山東一個縣,2000年不改名,縣名容易讀錯,人口近90萬

臨朐縣,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位於山東省中部,沂山北麓,彌河上游,濰坊市西南隅。

臨朐縣境,據《竹書紀年》和《齊乘》記載,少昊時代為爽鳩氏封地,帝堯時代為帝子丹朱封地,虞夏時期為季萴封地,商朝為逄伯陵封地。西周時,稱為駢邑,為紀國轄地;春秋時期,齊國滅紀國,駢邑改屬齊國,戰國時期為"齊之朐邑"。秦朝時,縣境大部分屬臨淄郡,南部屬琅琊郡。

西漢初,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名,今縣境內有臨朐、朱虛、挍、臨原、缾5縣並存。新莽時,臨朐改為監朐,臨原改為填(鎮)夷亭,挍被廢。東漢初,監朐複名臨朐,並將缾縣併入,同時將填夷亭併入朱虛縣,今縣境內臨朐縣、朱虛縣並存。三國及西晉時,仍為臨朐縣、朱虛縣並存。

南北朝時期,縣境內有昌國(臨朐縣改置)、朱虛、般陽(朱虛縣析置)、西安、安平5縣。北齊時,廢朱虛縣;北周時,般陽、西安、安平3縣併入昌國縣

山東一個縣,2000年不改名,縣名容易讀錯,人口近90萬

隋朝開皇六年(586年),改昌國縣為逄山縣,復設般陽縣;大業初, 改逄山縣為臨朐縣,般陽縣併入臨朐縣。唐朝初,廢臨朐縣,置般陽縣;武德五年(622年),重設臨朐縣;武德八年(625年), 般陽縣併入臨朐縣。

金朝貞祐四年(1216年),析穆陵鎮置穆陵縣,縣境內臨朐、穆陵兩縣並存,後又將穆陵縣併入臨朐縣。 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臨朐縣併入益都縣;至元十五年(1278年),復置臨朐縣

明、清兩朝,仍設臨朐縣,明朝屬山東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屬山東行省青州府。

建國後,臨朐縣先後隸屬於昌濰專區、昌濰地區、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濰坊地區改稱濰坊市,臨朐縣改屬濰坊市至今。

山東一個縣,2000年不改名,縣名容易讀錯,人口近90萬

目前,臨朐縣總面積1831平方公里,下轄8個鎮、2個街道,總人口897135人(2015年)。

PS:臨朐縣的「朐」是一個比較容易讀錯的字,正確讀音是:q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