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蜚聲世界的「天下第一劍」,卻沒人能解釋它上面的銘文!
越王勾踐劍
在1965年,考古專家曾經對湖北江陵的一處春秋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這是這座古墓中出土了後來蜚聲世界「天下第一劍」。C-14的鑒定表明它已經被埋藏在地下長達2400年的時間,但是它出土之時依然寒光四射,後來的實驗也證明它不但毫無銹跡,並且時至今日依然鋒利無比。
劍身上的銘文
這把劍只有55.7厘米長,在它的劍身上刻著八字銘文。這八個字使用的是特殊的漢字字體——鳥篆。鳥篆是我國象形書法之一,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在楚、吳、越之地盛行。鳥篆其實就是篆體的一種變形,每個字書寫出來都有點像鳥的形狀,如同圖畫一樣非常美觀,所以一般都當作一種藝術字體來使用。一般認為,鳥篆興起於楚國,古楚國曾經有鳥圖騰崇拜。現在荊楚地區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有很多都是用這種字體來鐫刻的銘文。
東周戈上的鳥篆銘文
這把劍出土之後,全國最頂尖的考古專家、古文字專家曾經就劍身上的文字展開激烈的討論。這八個字中,其中六個基本上爭議不大,它們分別是「越王 自乍 用劍」,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越王」二子後面的兩個字。
學者郭沫若
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等人認為在字形上來看,這兩個字應該是「邵滑」,並且解釋說「邵滑」是人名,並且應該是楚國派往越國的一個細作,立功之後被楚國封為越王。而古文字專家唐蘭先生則認為,這兩個字應該是「鳩淺」,和「乍」字一樣,都是通假字,「乍」即「作」,而「鳩淺」,則通「勾踐」。並且解釋說在古越語中,「鳩淺」和「勾踐」應該是同音字。
越王劍
唐蘭先生的解釋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同,從此之後,「越王勾踐自作用劍」這八個字變成了這把劍上八字銘文的一個通用解釋,意思是「越王勾踐親自製作並使用的劍」。
古文字學家唐蘭
雖然這把劍已經被官方定義為越王勾踐劍,但是針對劍身上的銘文的解釋至今仍有很大的爭議,但不管怎麼說,這把劍在地下埋藏2400年仍然保存完好,並且帶著很重要的歷史意義,應該也擔得起「天下第一劍」的美譽。
※古人在石碑上刻下謎語,現在懸賞百萬都無人能解!
※如果穿越回古代戰場,現代人是不是連兵器都拿不動?
※說漢字還可以繼續簡化的專家,可能是研究過這種文字!
※他們曾入侵中原,文字比簡體字還簡單,最終民族和文化徹底消失!
※他們曾入侵中國,文字比簡體字還簡單,最終民族和文化徹底消失!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