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君子和而不同——司馬光與王安石的君子之風

君子和而不同——司馬光與王安石的君子之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其傳久矣。

名言出自《論語·子路》,其大意是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係,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苟同於對方。小人習慣於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並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何晏《論語集解》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爭利,故曰不和。」

有學者分析說,在先泰時代,「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種有差別的、多樣性統一,因而有別於「同」。比如烹調,必須使酸、甜、苦、辣、咸調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味俱全、味在咸酸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佳肴;比如音樂,必須將宮、商、角、徵、羽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五音共鳴、聲在宮商之外的境界,才能算是上等美樂:反之,如果好咸者一味放鹽,好酸者拚命倒醋,愛宮者排斥商、角,喜商者不用羽、徾,其後果便不難設想,也不堪設想了。因此,早於孔子的晏嬰就曾說過:「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專一,誰能聽之?」(《左傳·昭公二十年》)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孔子將「和」與「同」的差別引入到人際關係的思考之中,於是便有了《論語·子路》中的這句話。

不過,知道這道理是一回事,而將其真正用於實踐者少矣。所以歷史上,那些能夠容人之不同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北宋曾經有兩個宰相,司馬光和王安石。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

司馬光性情溫和,待人寬厚,及至做了宰相,也理循舊法,秉承祖制,主張「無為而治」,言辭有度,服飾得體,乃謙謙君子。

王安石年少時「名傳里巷」,但他老成持重,年紀輕輕就不苟言笑。不過他依然官運亨通。當他執掌朝廷大權時,「嚴己律屬」。這種人,看起來人情味少很多,所以喜歡他的人並不多,不過皇帝很欣賞他,任命他做了宰相。他銳意改革,推行「一條鞭」法,想方設法為大宋收稅,充盈國庫。

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主張,可謂相差十萬八千里。

在廟堂之上,司馬光和王安石是死對頭,彼此都認為對方的執政方針荒謬至極。彼此都覺得自己比對方高明,比對方正確,比對方更了解國情。

所以在爭奪權力的過程中,兩人絲毫都不客氣,用各種手段,向對方痛下殺手。第一輪鬥爭的結果是王安石獲勝,司馬光從宰相寶座上被趕了下來。

王安石大權在握,皇帝詢問他對司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讚賞,稱司馬光為「國之棟樑」,對他的人品,能力,文學造詣都給了很高的評價。

其實王安石與司馬光是故友,他們不但「十有餘年,屢嘗同僚」;而且他們「游處相好之日久」,「平生相善」。他們都蒙受過歐陽修的教誨和舉薦,又同與梅堯臣結為忘年之交。在他們各自的文集中,迄今仍保留著許多互相唱和的詩賦。其中王安石那別出新裁的《明妃曲》,及歐、梅、司馬等人的和作,還一度盛傳於都下。

王安石是臨川人,比司馬光小兩歲。他敬重司馬光「操行修潔、博知經術」、「文學行治,有稱於時」。司馬光是夏縣(今屬山西)人,比安石早兩年中舉進士。他欽佩安石「才高學富」,「議論高奇」,「友愛諸弟」,「剛直不屈」。他們有類似的品格和志趣:「不愛官職,不殖貨利」,勤奮刻苦,「難進易退」。他們也有類似的作風和習尚:不嗜飲酒、不好聲色、不喜奢靡、酷愛讀書。他們甚至還有相近的秉性和共同的怪癖。為有這許多類似和共同之處,他們彼此那互相「傾慕之心,未始變移」,就連租賃住宅,王安石也寧願和司馬光做鄰居。

也許正因為如此,當王安石如日中天時,司馬光非但沒有因為大權旁落而陷入悲慘的境地,且能從容地「退江湖之遠」,吟詩作賦,錦衣玉食。

不過,風水輪流轉。王安石力推改革,觸動了皇親貴胄和地方官的利益,朝野一片罵聲,逢朝必有彈劾。「曾參豈是殺人者,一日三報慈母驚」。皇帝本來十分信任王安石,怎奈三人成虎,天天聽到有人說王安石的不是,終於失去了耐心,將他就地免職,重新任命司馬光為宰相。

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王安石既然已經被罷官,很多言官就跳將出來,向皇帝告他的黑狀。一時間訴狀如雪,充盈丹樨。皇帝聽信讒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徵求司馬光的意見。

但司馬光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懇切地告訴皇帝,王安石嫉惡如仇,胸懷坦蕩忠心耿耿,有古君子之風。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讒言。

皇帝聽完司馬光對王安石的評價,說了一句話:卿等皆君子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官員都稱兄道弟了,皇上怎麼辦?
拿破崙時代最為壯觀的一次騎兵大衝鋒,解救了奧熱羅全軍
一網打盡當今垂直起降戰鬥機
印度洋一霸,從分家開始的印度海軍建設
蘇聯工農紅軍建軍到二戰前的「大清洗」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