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主權爭奪戰:人工智慧或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起因?

主權爭奪戰:人工智慧或成第三次世界大戰起因?

在未來的某一天,擁有了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希望佔領整個世界,於是它們向俄羅斯投射了一枚核彈——這是著名科幻電影《終結者》中的一幕,而在9月4日,類似場景也出現在特斯拉與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 馬斯克的預言中。他在當天發布的一條推特中表示:「中國、俄羅斯——不久後各國的計算機科學都會非常強大。在我看來,國家層面圍繞人工智慧(AI)主導權展開的爭奪,很有可能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他還說,相比人工智慧,「在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的榜單中,朝鮮的排位是靠後的」。

「朝鮮的排位是靠後的」

3日朝鮮第六次核試驗震驚了世界,「會不會核戰」「會不會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成為這個北美勞工節里最熱門的話題。「朝鮮試驗核武器那天,特斯拉和SpaceX的CEO並沒有做出末日預測,因為他更加擔心世界大戰會由於人工智慧的進步而爆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這樣報道。

當天,擁有美加兩國國籍、素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業界狂人馬斯克在推特上連續發聲,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很有可能會由人工智慧引起。他還引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話來印證自己的論斷:普京9月1日在和一群學生座談時表示,「人工智慧不僅是俄羅斯也是全人類的未來」,「誰能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者,誰就能統治整個世界」。

有網友留言說「這(人工智慧)讓朝鮮的威脅看起來像小菜一碟」,馬斯克回復稱:「在對人類文明構成威脅的榜單中,朝鮮的排位是靠後的。朝鮮並沒有與其他國家結成聯盟,能夠分化世界並將世界拖入戰爭。」在對其他網友的回復中,馬斯克還稱,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將利用人工智慧發動戰爭:「未來某國政府發動戰爭不需要通過法律程序,必要時他們可以脅迫先進的人工智慧公司來做這件事。」他還說,戰爭的決定也可能不是由政府作出而是由智能機器人作出,「一旦它們意識到『先發制人』是最有可能獲取勝利的方式時」。

科技界大佬站成兩隊

這並不是馬斯克第一次發表這類觀點。早在2014年10月,他就發出警告,稱一些政府和企業不加節制地開發和濫用人工智慧,「致命的智能殺手機器人」已接近實用邊緣,一旦突破這一邊緣,就很可能令當前由核威懾構成的「恐怖平衡」頃刻間崩塌,使人類突然間面對世界大戰的現實威脅。

上個月,馬斯克還聯合116家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公司創始人聯名致信聯合國,呼籲禁止開發和使用人工智慧武器系統。8月11日,馬斯克就曾發推文說:「如果你不擔心人工智慧的安全性,那麼你該開始擔心了。它比朝鮮危險得多。」

今年4月,馬斯克宣稱「既然說服不了大家放棄人工智慧」,就只能自己加入開發人工智慧的行列,對此施加「積極正面的引導」。他醞釀推出一個名為「Neuralink」的人工智慧研發公司,總部計劃設在舊金山,這家公司將開發聯繫人腦和電腦的裝置,用以修復腦損傷、治療和控制癌變,以及治癒四肢癱瘓。他預計這種技術將在8-10年內初步成熟。但他同時憂慮這一技術有可能導致人腦被黑客控制,人類面臨「一夜間被洗腦」的危險:「我們只能選擇被人工智慧拋棄,或變成人工智慧的寵物」。

4日,也有網友在推特上對馬斯克「人工智慧或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論斷表示質疑:「馬斯克是不是在為自己的 Neuralink 公司的融資變相做廣告啊?」

機器是否終將戰勝人類?世界上一直存在兩派意見。一派不同意馬斯克的看法,比如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今年7月公開表示,關於人工智慧的警告言過其實,馬斯克的人工智慧世界末日論太不負責任。馬斯克隨後回應稱,扎克伯格對人工智慧的理解是有限的。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長施密特也表示,馬斯克的人工智慧威脅論是杞人憂天,「如果你覺得人工智慧在智商上超越人類後就將毀滅我們的種族,那你一定是科幻電影看多了」。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馬斯克。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 蓋茨表示:「幾十年後,人工智慧足夠強大,就應該擔心了。我同意馬斯克和其他人在這方面的看法,(我)不理解為什麼有人不擔心。」知名物理學家斯蒂芬 霍金近年來也多次在不同場合表示,「人工智慧有著比人類進化更迅速的潛力」,「人工智慧的全方位發展,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

「殺手機器人」何時出現

據CNN4日報道,美國、中國和印度被認為是引領人工智慧競賽的三個國家。上個月,高盛發布報告稱,中國已經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主要競爭者。今年4月,馬斯克承認上述3國「目前領先」,並稱俄羅斯也會奮起直追,在需要時「通過非常規手段實現快速超車」。

俄羅斯媒體5日對馬斯克的言論反應強烈。俄「今日經濟」網5日稱,這種警告並非首次,電影《終結者》已經描述了人工智慧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俄羅斯領土實施打擊的場景。從戰略上看,人工智慧的威脅可能存在,但不應將其與俄軍武器裝備更新計劃等聯繫在一起。另據俄塔社5日報道,俄國家杜馬議員什哈戈舍夫稱,馬斯克這一言論是由於美國懼怕在這一領域與俄羅斯和中國進行競爭,「我認為,目前人工智慧只是一個虛擬的威脅。美國政治家們不負責任的決定對世界比人工智慧更加危險」。

中國網路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5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作為一門新技術,將對人類經濟活動產生巨大影響,怎麼強調其重要性都不為過。但任何技術都是雙刃劍。馬斯克一味強調人工智慧的負面效果,有危言聳聽的成分。至少從目前來看,機器人發動戰爭的可能性還不存在。但這種提醒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研發可控機器人。此外,作為一個美國企業負責人,他強調俄中在發展人工智慧方面的投入,本質上還是渲染「外部威脅」。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殺手機器人』」,中科院自動化所學者李長亮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馬斯克描述的場景在未來存在可能性,但近幾年不會出現。不過外界有猜測認為,美國一些軍火公司可能已經掌握人工智慧武器的相關技術,但從掌握技術到真正投放產品,還有一段路要走。

(責任編輯:董文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客戶端 的精彩文章:

《蒙面唱將》張智霖歌手歸來 成方圓不忘初心
憾別!「刷卡」成功 「餘額」不足
國劇「十四條」:除了沉潛苦修,「走出去」沒有捷徑
租房利好頻出,「買房才算家」傳統觀點會改變嗎?特約
無溶劑石墨烯重防腐塗料研製成功

TAG:中國網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