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養老,要符合老人需求

做養老,要符合老人需求

本文節選自謝紅養老研究室與柚子養老聯合舉辦的「做養老,從了解老人開始」公益沙龍紀實的部分內容。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無論是各個器官還是身體各項機能都會逐步出現老化現象,不同的老人出現的老化速度、程度等會有不同,機體老化的同時,還會帶來老人們學習新事物能力下降,與社會脫節,產生不安全感和社會疏離感,這種歸屬感的下降與缺失,造成老人再融入社會時,產生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力感。

先從自身經歷舉了一個「自黑」的例子。

5月20號,本人因為外賣小哥說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因此多送了一份水果而困惑不解。當問起小哥今天是什麼日子,為什麼會送水果時,小哥羞澀的告訴我這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但是不方便告訴她,然後帶著羞澀離去。

留下一頭霧水的本人,什麼日子能送禮物但是又不可言傳,在百思不得其解後。請教了學生才知道「520」居然是我愛你的意思,但是屬於非「新新人類」的本人認真地思考半天,還是想不出為什麼年輕人會用520而不是521去代表「我愛你」的意思呢?

考慮再三唯一的解釋是本人年經大了,可能理解年輕人的思維與邏輯的腦迴路變寬、反射弧變長了,對於新事物的理解與接收常常會出現這種「out」的感覺。謝老師自比老年人,儘管努力學習年輕人的網路語言,但是還是很笨拙,接受能力和速度在下降,老人們也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為了尋求歸屬感,不同老人的選擇和應對方式不同,有的老人會選擇迴避,時間久了,就會更脫離社會,導致社會疏離感就更強,對心理干預與支持的需要更為迫切,所以在討論如何養老的問題上,我們首先應該做的是去了解老人,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好對症下藥。

現在很多養老院,更多地是從服務提供者的角度一廂情願地看待給老人提供的服務,過多的是服務運營商和提供者自己的判斷,甚至很多存在對老人需要的誤判,或者主觀認為和設定服務的項目與內容,造成大量提供的服務並不沒有真正的需方市場或需方市場缺乏購買力。

比如說老人曬太陽是在調研中老人表達的一個普遍需求。陽光不僅有助於老人鈣吸收,也能促進和調節老人心理,是非常經濟有效的照顧手段,但在實際服務中很多半自理以上老人居住在高層,儘管設有電梯,但還是會影響老人自行出入去曬太陽,多數護理員也會因為老人安全或者人手不足等理由,在具體的服務提供中忽視這項服務。儘管機構在設計服務流程和標準時,都會寫上這項服務,但真正能夠落實和確保實施的,少之又少。

還有一些養老院裝飾的富麗堂皇,可以與五星級酒店相媲美,但在最基本的光線照度與均勻性、光線強弱轉換等,或者是空氣的對流通風,基本的院感控制等方面均存在諸多不專業或者不符合老人基本需要的地方。

中國社會化養老已經經歷了十多年,當我們去分析每一個成功案例時,幾乎都涵蓋了一個特點——就是結合老人需求的項目定位,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服務設計,環境的支持。

成功的秘訣在於基於老人需求的項目服務、運營、設計等的整合輸出能力。所以說,定位很重要,其實就是對老人的理解,是我們做養老服務的核心。

我們用數據舉證中國老齡化的五大特徵:

特徵1:年齡因素

截止到2016年,70歲以下的老人佔61%,這些老人絕大多數都保持著活力和激情,75歲以上老人佔22%,這部分老人中如果沒有伴隨健康問題,沒有伴隨家庭照顧功能不良,也不意味著這些老人就是養老院或者機構養老的客戶群體,再往後的10年、20年中,75歲以上老年群體比例會有所增長,但是也僅僅有23%,27%,直到30年後這一比例才會爆髮式增長到40%,這主要由於建國後50到70年代人口高出生率和這幾代人生育年齡面臨的獨生子女政策形成的倒三角人口增加的結果。

但是,今天做養老的人不是做給30年後的,在當下或未來的20年間,人口趨勢會極大影響投資養老和運營養老產業者的選擇。同時,年齡還帶來老人習慣的特點,目前70歲以上老人均出生在解放前,這些老人的成長經歷決定了其消費習慣和特徵,這也是在今天定位服務時需要高度關注的。

特徵2:性別因素

性別比是在考慮養老服務提供模式時需要認真考慮的。比較中日社會化養老對象人群的性別比例的變化趨勢可以看出,日本目前及今後幾十年間需要面對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特別是高齡後明顯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性別比例失調導致家庭功能的不完整,夫妻間相互照顧的可能性降低。如在現今日本養老機構中平均100位老人,97%是老太太,只有3%的老人是老頭,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的結果是養老機構內對單間需要必然增加,因為同性別無血緣的兩個人長期的同住,會造成很多矛盾。

然而,中國的數據顯示,比較幸運的是我們在現在和未來的幾十年間性別比例基本均衡,使得家庭結構完整,為中國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供給更多可能。同時,隨著老齡化的嚴重,我國也同樣面臨服務人力不足的問題,所以像日本一樣的組團養老,類似「共享保姆」的模式在中國必將出現,但是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組團方式,有別於日本的同性別老人組團。這是需要高度關注的。

特徵3:醫養結合的需要

隨著年齡的增長,健康是與疾病是共存的,「醫養結合」變成必需品,但並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需要,照護服務與醫療護理服務之間會相互影響,在老人不同的狀態與特徵條件下,決定了醫養結合的組合方式。見下圖。

特徵4:階段性(略)

特徵5:多因性(略)

因此,我們在考慮社會化養老服務提供時,必須知道對於老人而言,社會化養老服務有哪些價值呢?

有自己堅持的價值觀,儘管可能是錯的,如對吃、保健品等態度

我們通常會認為老人堅持和固執,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們長期的生活經歷造成了他們固有的思維方式,就是說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而在價值觀裡面不同年代的老人是有非常明顯的印記的,這種價值觀有時候你難以打破。就老人們喜歡買保健品這一現象來講,買保健品時,他們認為就買到了健康,這一點使他們安心,所以他們即使不吃,也會花錢去買,當保健品成為慰藉心靈的一部分時,保健品就成為了老人眼中的剛需。(以下內容略)

只買非買不可的,也就是剛需

組織歸屬感的強大影響

儘可能留到家中最後一刻

萬不得已的選擇(老人、子女)

經濟獨立性

原有生活的匹配度(環境、心理、文化……)

精神層面滿足(尊嚴、自主、隱私、公平……)

針對以上老人特徵和特點,在設計養老服務模式和養老服務產品方面我們給出了更具體的一些建議。同時,就參與者感興趣的相關問題還進行了深入解答和熱烈討論。

原創|洞察|反思|

了解更多養老領域相關信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謝紅養老研究室 的精彩文章:

TAG:謝紅養老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