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徽大一貧困女生遭電信詐騙5萬元 揭電信詐騙六大特點

安徽大一貧困女生遭電信詐騙5萬元 揭電信詐騙六大特點

安徽鳳陽的一位貧困家庭的女孩和家人終日以淚洗面,不久前,家裡為女孩東拼西湊攢齊的學費,被一通電話騙的幾乎分文不剩。

據了解,女孩為安徽鳳陽人,今年考取了安徽一所本科院校,家裡有四口人,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帶著兩個孩子。

今年年初,女孩家中因危房改造,村裡當時稱有一筆補助款可申領。臨近開學,女孩突然接到一位操著普通話口音的女性打來的電話,對方聲稱:你爺爺是國家扶貧戶,國家補貼房子的錢已經下來,現在需要你去地方財政局驗證,之後可申領補貼。

隨即,女孩撥通了對方提供的「財政局」電話,「財政局」一方告訴女孩,驗證信息後方可領取補貼款,因對方所說信息精準,女孩及家人未對此產生懷疑。

隨後,女孩一家按照騙子所說流程,在附近的自主取款機進行操作,騙子要求利用轉賬業務,讓女孩輸入聲稱是「簡訊驗證碼」的數字,殊不知,騙子口中的「簡訊驗證碼」實則轉賬金額。操作完成後,女孩家人很快收到一條支出近5萬元的轉賬簡訊。

女孩母親說,卡中5萬元是家裡的全部積蓄,孩子父親在外打工,工資每月3000元不到,因為家裡拮据,女生的學費是向親戚朋友借來才湊齊的。

目前,女孩一家已報警,此案在進一步審理中。

電信詐騙的特點

1

作案過程不接觸

在偵辦以往的詐騙案件中,往往採取比對嫌疑人體貌特徵等待定的偵查方法確定犯罪嫌疑人。而電信詐騙犯罪僅是通過使用通信工具與受害人進行聯繫,雙方不進行面對面的直接接觸,受害人對嫌疑人的了解僅限於電話號碼、銀行賬號等,不掌握嫌犯體貌特徵和其他痕迹物證,難以通過傳統對比的方法確定作案者。

2

作案方式信息化

嫌犯藉助計算機、電話等,通過互聯網伺服器,使用任意顯號軟體、VOIP方法網路電話等技術手段,批量群發簡訊群撥電話,誘導受害人向指定賬戶轉匯資金,隨後通過網銀系統在短時間內轉存,再利用自動櫃員機多出分散提現,給案件調查、嫌犯控制、贓款追繳帶來較大困難。

3

作案形式集團化

電信詐騙多是團伙作案,一是有一套為詐騙網路平台提供技術服務的人馬。詐騙犯罪團伙往往在境外租賃伺服器,依託不法運營商在互聯網上提供的詐騙網路平台作案;二是有一班專門撥打誘騙電話的人馬。詐騙犯罪團伙在境外設立窩點,組織一班人員專門撥打詐騙電話和群發詐騙簡訊等;三是有一批外圍人員負責轉取贓款。這三部分人員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相互配合,呈現明顯的集團化特徵。

4

作案目標廣泛化

電信詐騙作案分子往往在某一時段內集中向某一號段或者某一地區撥打電話、發送簡訊,侵害對象除地域集中外,無其他特定條件,受害者包括社會各個階層,受害面廣泛。

5

贓款流動快速化

從銀行轉賬匯款到對方賬戶資金到賬往往只需要幾分鐘,十幾分鐘的時間。實施詐騙成功後,嫌犯會在資金到賬的第一時間,通過網路銀行進行贓款轉移,並按照ATM機提款上限分解到眾多銀行賬號中,然後迅速組織人員提現。若受害人未及時發現受騙,很難在提現前採取凍結支付等控制措施。

6

社會危害巨大化

一方面,由於電信詐騙對象具有廣泛性,受害群體大,對整個社會都構成嚴重危害;另一方面,其詐騙數額巨大,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甚至數千萬元,使受害者蒙受巨大的損失,嚴重擾亂經濟秩序,對社會的危害極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數字安徽 的精彩文章:

那些漸行漸遠的皖南老手藝

TAG:人民日報數字安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