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紀步兵和騎兵都離不開的防禦裝備:輕型頭盔
16世紀,輕盔是在戰地中使用最為廣泛的頭盔,無論步兵還是騎兵都離不開它。這是一種開放式的頭盔,與中世紀的輕型盔(sallet)相比,它更像是一種更好的升級換代品而非後者的簡單改進版。士兵們通常稱它為「勃艮第輕型頭盔」(Burgundian Sallet),其盔形與頭骨形狀契合,但在脖頸後方有一道倒轉的短「帽檐」,這一點與同時代封閉頭盔的發展極為相似。這可以說是十六世紀早期輕盔的一個顯著特點。而頭盔的前「帽檐」有時是固定的,有時可在一定範圍內轉動,它是整個頭盔中最突出的部位。早期輕盔的耳罩是由三四塊金屬薄片重疊附在皮革上,皮革則以系帶固定於下頷部位。
1485年左右產於德意志因斯布魯克的老式輕型盔
1525年後,這種小型的護耳忽然面積增大至整個面頰部位,呈三角形,在耳朵上方或後方同頭盔相接。這種護耳通常固定在下巴部位,不過有些情況下它們會被提到上方蓋住正臉,以搭扣扣上,此時它便如同活動面罩一般發揮防護作用。在十六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里,有時德意志人和佛蘭德人的輕盔除了兩隻眼睛的部位露出以外,全臉都用面罩蓋住;有時還會露出口鼻,這部分則以額頭上方與頭盔相連的類似帽檐形態的護翼來保護,並形成可調整的護鼻結構。這種面罩帶有濃郁的東方風情,很大程度上是十六世紀時歐洲東部國家(尤其是神聖羅馬帝國)在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長年累月的衝突對抗中向後者學習借鑒而來的。
1540年德意志生產的輕盔,增加了面罩部分
與同時期一併發展起來的封閉式頭盔相同的是,本世紀中期的輕盔在盔頂演變出了高聳的雞冠式的頭飾。十六世紀四十和五十年代甚至有少數輕盔有著三道高低不一的「雞冠」,相當誇張。自十六世紀二十年代開始這種形態的輕盔通常還會配備類似頸甲一樣的護具(稱作buffe),以保護臉部下方與脖頸,多數是由數層水平向上交疊、可活動的金屬薄板構成,不需要時可以方便地取下。
1575-1600年間生產於奧格斯堡的輕盔,防護面積延伸已至面頰
在英格蘭,一般稱之為「面頸甲(falling buffe)」。當面頸甲完全覆蓋了面部,與輕盔前帽檐相接,那麼在面頸甲較為上面的位置會開出一條狹窄的槽以讓視線通過,不過更常見的則是面頸甲不直達前帽檐,在帽檐與面頸甲上端之間留出一定的空隙,以免阻礙視野。面頸甲的最下方還會連著兩三片護頸甲以保護咽喉部位。
1555-1560年間義大利生產的、帶面頸甲的輕盔
輕盔和與之配套的面頸甲有許多變種,限於篇幅,這裡只能舉出最有代表性的幾個例子。1580-1590年間,雅各布?哈爾德在德意志奧格斯堡為約翰?斯邁思爵士(Sir John Smythe)打造了一套盔甲,其中的輕盔被譽為16世紀的最佳樣板。
約翰?斯邁思爵士的輕盔,現藏於英國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
還有現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英王亨利八世的一套盔甲中的輕盔也是這種風格。這兩個頭盔皆是面頸甲套在面甲外,其側影輪廓十分鮮明,有種勇武的氣質。然而另一個曾屬於僱傭兵瓦萊里奧科爾維諾?扎凱伊,後轉手給阿梅里亞?雷亞萊的輕盔,其面頸甲與前二者十分相似,但更貼近面部。這樣,面頸甲的斜度小一些,整個的頭盔便秀氣了許多。如今在格拉斯哥,還收藏著曾屬第二任彭布羅克伯爵威廉?赫伯特的一具格林尼治輕盔,它是另一種特殊的變體。其盔頂並無雞冠形頭飾,當配上面頸甲後,前帽檐與之相連,整個頭盔看上去極像母雞的腦袋。
亨利八世的全身板甲,頭盔形制亦為典型輕盔
英國皇家軍械博物館收藏的16世紀後期板甲,其頭盔呈「雞頭」狀
還有第二種輕盔,其基本構型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倖存下來的多數裝飾著古典主義的浮雕圖案,以配合十六世紀上半葉風靡一時那種化裝舞會所穿戴的古典盔甲來使用。它們通常是禮儀或閱兵用盔甲,脫離了實戰,但造型優雅,做工極其精緻,令人過目難忘。
1543年由義大利米蘭盔甲大師菲利波?內格羅里製作的輕盔
1550-1555年產於奧格斯堡的禮儀用輕盔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馬千 彭琴華,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能扔出上百公斤石彈、歐亞廣泛使用的配重式槓桿拋石機起源哪裡?
※都說中國戰馬矮如驢,難道中國古代真的沒有高頭大馬嗎?
※时势造英雄!三十年战争中德国天才军事家华伦斯坦的崛起之路
※被比作小矛的滿清戰箭:本為穿透野豬皮,結果對盔甲也有奇效
※古典時代地中海海戰中最恐怖的武器:青銅撞角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