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敦刻爾克》當主旋律看,那是真沒看懂
文 |季涼
根據二戰歷史真實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改編。講述當時40萬的英法聯軍在被敵軍包圍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面對敵人的空襲和進攻,進行的一次生死大逃亡。
可以說這部片子的宣傳工作十分充分,還沒上映之前,就憑藉著導演的超高名氣,掀起了一股議論的熱潮。
在這種攻勢之下,我也滿懷好奇的走進了電影院,畢竟領略過諾蘭導演的《記憶碎片》和《盜夢空間》這兩部讓人慾罷不能的電影,所以很期待這部令眾人側目的影片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銀幕效果。
《盜夢空間》
他的確還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諾蘭。整部電影相對完美的體現了他的個人風格。
先從題材方面來說,這一部戰爭片(也正因如此,沒有女同伴願意一同前去觀看)。雖然諾蘭在宣傳的時候聲稱這部影片並不從戰爭的角度來描寫(是按懸疑片拍的)。並且看完全片,我們的確發現這是一場沒有戰爭的戰爭片。
影片著力刻畫的是一群在敵軍德國的俯視下,想要跨越茫茫大海,重回祖國懷抱的戰士們的逃亡之路。
這期間的一波三折,驚心動魄是微妙而又引人入勝的。沒有一般戰爭片的宏大打鬥場面,這部逃亡的影片可以說是英國士兵的獨角戲,而法國士兵,說是綠葉也算不上。
寥寥的幾個鏡頭:一波戰士向英國軍官請求攜救,還有戲份最多的那個將士,跟了一路,才發現其法人的身份,而他的第一句台詞也是他的最後一句。
而所謂的敵軍,直接隱去了他們的臉,唯一的代表就是那三架轟炸的戰機還有一個被掩埋的德國士兵。這也不奇怪,導演是英國人,自然是要表現英國戰士在戰場上的瀟洒身影了。(是不是有點過於形式偏重主義了。)
而諾蘭也用自身純熟的電影語言和鏡頭表現力,出奇制勝的營造了一個能夠讓人置身其中的電影環境。
他用攝影機無意識的將觀眾引入劇情,充分的發揮了電影機器的主體效果,讓觀眾參與其中,與影片中的戰士共同經歷了一場跌宕起伏的逃亡之旅。有點命運共同體的意味。
若要造成這種效果的首先表現在電影的鏡頭畫面上,波瀾壯闊的海面,水天一色。海面波光粼粼,如果沒有那幾架惱人的飛機,這畫面能夠用來拍另一部與《泰坦尼克號》相媲美的浪漫影片了。
但是我們很清楚,諾蘭一向不拘泥於男女之愛,在他的影片中,還承擔著更為深沉的主題。所以這精緻和高清的畫面也依靠與導演所熱衷的用膠片攝影密不可分。
當然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大影響元素,更重要的是導演自身的巧妙構圖和場面調度能力,才能使場面看起來行雲流水,流暢自然。
尤其在水中的仰拍,當海水一遍遍衝擊著鏡頭時,讓人感受到一種生命的壓迫和危機感。不由的為戰士們的命運深深的捏了一把汗。
其次,影片的節奏感也是張弛有度的。影片一貫繼承了導演的非線性敘事原則,沒有順敘的情節,沒有起承轉合結構下的強烈戲劇衝突。節奏就成了影片吸引觀眾的一大法寶了。
顯而易見的是,影片以海陸軍三條線索進行交叉呈現,加快了影片的節奏,積蓄了情節張力,尤其是在道森營救墜機的柯林斯時,用了經典的「最後一分鐘營救」手法,快速的交叉剪輯,將其他士兵的危急時刻穿插其中,造成更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緊張的效果。
這樣驚險的逃亡的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在充滿銷煙戰場上的搏鬥廝殺。反而依靠自身情節的內在張力,緊緊抓住觀眾的心。
刺激緊張的營造是諾蘭的一貫風格,在他的許多片子中也有跡可循。難得的是,他能夠在戰爭題材中拍攝出一種「平淡」的風格——沒有壯觀的廝殺場面,沒有巨大的情感衝擊。
或許正是這種平淡的描繪,讓許多觀眾覺得乏味,但是細觀這些平淡的表象之下,導演所想要表達的那種淡定與從容才是生活真實的面貌。
正如《記憶碎片》中,那個一直尋覓著妻子兇手的男人,一步一步從自己的身上找線索,尋找生活的目標。沒有與對手的緊張搏殺和生死打鬥,同樣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卻把這個可憐而又可悲,逃避現實男人深深的植入到觀眾的心裡。
《記憶碎片》
在《敦刻爾克》中,這種淡漠的風格,多由這波瀾壯闊的大海所引起。
當英國運送士兵的船被轟炸後,導演總是用一個拉鏡頭,從全景逐漸變為遠景,最終船和人都被大海所吞噬,鏡頭一搖,畫面所呈現是波光粼粼的海面,竟有一種異樣的美感。
海面美麗依舊,曾經發生在這上面的戰爭與殺戮好像不復存在,當時這是一種美麗的假象,彷彿試圖在掩蓋事實的真相。
但是,換一種角度,這種死亡似乎有了一種儀式感,而藉慰他們的是原始大自然的。或許導演只是想將這種死亡換一種更為平靜和唯美的方式呈現。畢竟,優勝劣汰是自然的不變法則。
最後,來說說這部影片與導演其他影片的不同之處。
作為他的第一部戰爭題材電影,最明顯的莫過於影片所表現的國家意識形態和民族情感了。以丘吉爾和英國軍官為代表的國家意識形態,可以看出國家領導對於戰爭和戰士的漠視態度與人民的歡呼擁戴形成的鮮明對比。
在碼頭上,上級軍官在向下級傳達丘吉爾的指示時,則表現了國家領導的態度。三、四十萬的士兵,丘吉爾只要3萬人,在他們勝利撤退回來時,丘吉爾在報紙上的官方賀詞中也不忘添上一句「鼓勵」戰士繼續戰鬥的話。
而海軍軍官面對敵人的攻擊下,卻小氣的不願意派出軍艦來運送那些保衛國家而被圍困的戰士。他們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了國家的意識形態。以國家利益為先,某些時候,甚至可以犧牲「個人」。
這種隱喻式的表達對國家意識形態的嘲諷。讓我想起前段時間火爆一時的《戰狼2》,同樣是為國出征,影片卻時刻讓人感受到國家的權威與力量。當個人的生命受到國家的重視和庇佑時,作為中國公民怎麼能不為有一個強大的後盾而感到驕傲呢?
當然英國的集體主義也是不可小覷的。以道森這類的民用船為代表,冒著生命危險來擺渡那些困在異鄉的戰士,也展現出集體力量的強大和民族關懷。尤其是影片的結尾,那位默默無聞的發著被子的瞎子大伯,對撤退士兵的鼓勵更是令人倍感欣慰。
在戰場上,沒有什麼比生命更加珍貴的了。能活著回來,就是一種成功了。
火車外,人們的歡呼和吶喊就說明了他們對於戰士的珍愛與重視。而這恰好與冷漠的國家意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正一反,一悲一喜,展現的也許就是真正的英國,也或許是導演諾蘭眼中的社會現實:我們沒有改變國家意識的力量,但是我們擁有了最廣大群眾的擁護。
幸與不幸,也還是留給觀眾慢慢思索。如果看完諾蘭的片子能夠若有所思,那就是你的幸運了。
這場逃亡最終以勝利而告終,但是大部分的觀眾是否能欣賞其中的獨特意味呢。恐怕也是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敦刻爾克》了。
不管如何,我希望如今的觀眾能夠跳脫戲劇式的電影結構,從另一種角度來欣賞電影,或許會有更多的發現與期待。
視頻推介 |你相信星座嗎?葛格過去不信,後來越來越信。最新一期《奇愛博士講電影》,帶你走進電影的星圖,太精彩了!
試試往右劃獲取小驚喜
推薦 |「文慧園路三號」公號有償向各位電影達人約稿。詳情見:求賢。
※在這特別的歷史時刻,電影資料館為你帶來特別奉獻
※太空中有酒?還真讓李白說中了
※這位就是今年日本紅到發紫的人氣天王
※暴怒?——太陽上的「小搗蛋」變身「小惡魔」
TAG:文慧園路三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