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沒有人記得:當年那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克山病
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有一種地方病,撫松縣上了年紀的人(指50後及以前出生的人)提起來無不聞之色變,而大多數的60後及70後人士僅有耳聞,至於80後及以後出生的人,則基本上無人知曉。這種可怕的疾病當地叫作「攻心翻」、「吐黃水病」(以上兩種命名是對發病癥狀的描述即噁心嘔吐),又叫「窩子病」(意為一人得病就有可能一家絕戶)、「快當病」(意為病情發作得快,來不及治)。1935年秋,東三省正處於日本人統治下的偽滿洲國時期,在黑龍江省克山縣,該病暴發流行,當時由日本人岡本良三等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包括滿洲國民生部衛生司、日本政府、省公署、滿鐵總局)實地考察,竟一時無法判斷此為何病,何種病因,只得稱其為「北滿之奇病」,後乾脆於1937年元月以地名正式命名為「克山病」。
說到克山病,就得說一個人,他就是於維漢。
1922年1月28日,於維漢出生於大連。由於功課優秀,於維漢中學僅讀了4年就考取了偽滿洲國滿洲醫科大學。1945年,23歲的於維漢畢業後,考入大連醫學院攻博士學位。1948年,於維漢奉命來到哈爾濱市原東北軍區衛戍醫院工作。1949年,年僅28歲的於維漢調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擔任內科主任。
於維漢從大學時代便開始接觸克山病。1949年春,於維漢收治了哈醫大附屬醫院的首例克山病患者。1953年冬,克山病肆虐,於維漢按照省里指示赴病區參加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
剛到病區時,於維漢就在德都小六組村眼見一個小女孩在兩個小時之內因克山病不治而身亡。此後他和醫生們又接連不斷地收治了多例這樣的病人,但幾乎都在診斷後兩個多小時死去,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克山病總是驟然發作,患者多在數小時或一兩日內死亡。據史載,克山縣張雲輔屯(今光榮村)在1935年冬死亡70口人。其實這種病不僅限於克山縣,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很多省的農村均有此病發生,老百姓稱它是「快當病」、「羊毛疔」、「攻心翻」。1941年,此病在克山縣北部各村蔓延,死亡近300人。1953年,控制和消滅克山病,對於醫學界還是一項新課題。
初到病區,於維漢找不到任何參考的資料,所有的研究資料都是從他收治病人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他常常趕幾十里、甚至上百里路去病人家看病,有時為搶救重患,他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實在困得受不了就蜷在病人身旁眯一會兒,餓了甚至連農村人都無法下咽的餿飯、冷飯他也能充饑。
1953年到1985年的32年間,於維漢有十多個春節都在克山病重病區救治患者。於維漢的兩個孩子出生時,他都沒在跟前,而是呆在了患者的身旁。哪裡有克山病患者需要急救,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哪裡有克山病病人去逝了,哪裡的送葬隊伍中就有他的身影。
經歷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探索。1958年,於維漢終於摸索到了一個遏制克山病的良方。1958年12月31日,他在克山縣北合村果斷地把100毫升葡萄糖和一個劑量的冬眠1號藥物注射到了重症克山病病人那立民的靜脈里,病人即刻消除了噁心反應。這一天,於維漢給那立民注射了三次,病人病情迅速好轉。後來於維漢又把同樣的藥物用在四個重症病人身上,看到了更好的效果,心慌的農民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從此,於維漢教授提出並應用於臨床的亞冬眠和適當補液療法就成為搶救治療急型克山病人的通用療法,急型克山病的治癒率遂由30%提高到95%,這是克山病防治史上的一大突破。
1964年,於維漢教授在富裕縣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觀測站,同年,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領導小組決定在哈醫大創建克山病研究室。圍繞克山病地區微量元素、蛋白質、維生素等與克山病的關係,於維漢教授對1.6萬人做了22年的綜合性研究,並系統地診治了6000多名各型克山病患者,主持500多例死亡患者解剖,做了5000多次動物實驗,取得了第一手資料。他發現病區居民膳食結構單一是引起克山病發生的重要因素,於是他倡導用大豆及豆製品,改善病區居民膳食,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
在長期防治實踐中,於維漢還找到服用毛地黃治療慢型、亞急型克山病的方法。經臨床治療,75%以上的患者心力衰竭可得到控制。其後,他又總結出服用毛地黃和改善膳食結構的結合療法,使克山病不但可以醫治,而且一些病人還可以得到根治。原來每年有千百人發病死亡的黑龍江省,自1991年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急性克山病發生。
那麼這個毛地黃是什麼呢?
毛地黃,分布在海拔1200-1800公尺的山區,植株強健,較耐寒、較耐乾旱、忌炎熱、耐瘠薄土壤。喜陽且耐蔭,適宜在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歐洲原產,台灣各地零星栽培,阿里山、太平山、清境農場、南天池等地,有大量歸化。
※分享10個佛手小驗方,理氣聖葯不同凡響!
※民間常說:家有劉寄奴,不怕刀斧剁,這種草你見過嗎?
※有人識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瘡,這種草你認識嗎
TAG:神黃中醫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