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命運,在挨巴掌的時候就決定了
6分鐘閱讀 | 信念決定命運
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
一場大雨過後,屋檐牆角的蜘蛛網變得破敗不堪,掉落下來的蜘蛛想要爬上去重新織網。
由於被雨水沖刷的牆面很滑,那隻倒霉的蜘蛛每次努力地爬了一小段高度,就會從牆上滑下來,所以只能重新往上爬。
它一次次地往上爬,卻又一次次地掉下來......
第一個看到的人說:「這隻蜘蛛真有毅力啊,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人感動!」
於是,他學會了持之以恆,變得堅毅。
第二個看到的人說:「它真是太蠢了,這條道行不通,可以沿著窗戶邊乾燥的牆面往上爬嘛,這麼一根筋認死理,結果就是費了好大勁卻依然沒成效!」
於是,他學會了變通,變得靈活。
第三個看到的人說:「這隻蜘蛛真可憐,和我一樣總是做不好事情,再怎麼努力也改變不了什麼!」
於是,他什麼都沒有學到,反而變得更加悲觀了,最終意志消沉,碌碌無為。
面對同一個現象,我們因為自身不同的視角,產生了不一樣的解讀。
就像叔本華說的,「影響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
而這些所謂的看法或是解讀,其實都來自於我們的信念。
我們相信什麼,就創造了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而在這個由信念構築的世界裡,我們所經歷的各種人生經驗又編織出了每個人不一樣的命運。
價值觀就是一套信念拼圖
周末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聊到了婚姻。他們最大的感慨就是,兩個人的生活要幸福,彼此的價值觀必須要一致。
如果一個人要求上進,追求更加有品質的生活,而另一個人安於現狀,偏向於穩定不費力的小日子,那這兩種迥異價值觀的碰撞,勢必造成爭執和埋怨。
所謂價值觀,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的一套信念拼圖,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看待周圍事物和為人處事的方式。
李欣頻老師在她的書里說到了她的一個金錢觀——金錢就是一種資源交換籌碼,它是一種能量流動。
這樣的金錢觀背後的信念就是,我們只要有高價值的能力資源,就可以交換到足夠的金錢。
基於這個信念,我們就不應該把精力放在金錢上,而是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這樣我們就不會有匱乏的感覺,而是安心於提升自己的能力價值,讓自身的高價值來吸引金錢流向自己。
可是,反觀我們很多人的金錢觀,就存在著下面這些限制性的信念:
財源供給有限;
當你花錢時,你的錢就少了,你必須要減少支出才能擁有更多財富;
為了增加個人財源,你只能苦逼地工作。
這些限制性的信念,會讓我們花錢的時候自帶恐懼感,每一次的支出都是內心匱乏感的蔓延,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對於生活不安定的焦慮。
其實,除了對於金錢的信念,我們還有很多不同面向的信念。
這些信念,猶如一塊塊零散的拼圖,最終拼湊出了我們一整套的價值觀體系。
生活里的每一次選擇都和我們的價值觀體系息息相關,而那些底層的信念,就是我們做出選擇的根源。
情緒是信念的指示器
信念,會驅動我們做出選擇,同時也會引發我們的情緒。
心理學裡有一個著名的「ABC模型」。
A是當前發生的事件,B是我們對該事情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C則是事情引發的情緒和行為結果。
激發事件A只是結果C的的間接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其實是信念B 。
就像開篇的那三個人,看到的都是蜘蛛一次次地來回往上爬,卻因為各自信念的不同而產生了各自不同的情緒,最終的行為結果也大相徑庭。
當我們被不合理的信念控制的時候,就容易產生不好的情緒,進而做出不恰當的行動和選擇。
依據ABC情緒理論,我們會有以下三種基本的不合理信念:
凡事絕對化
這個信念讓我們走向了極端,要求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我們所期望那樣發展。可是這個世界的人事物,我們是沒辦法控制的,所以絕對化的信念會讓我們承受壓力,引發不良情緒。
以偏概全
只用一件事情或者片面的觀點來判斷當前的事實,比如,因為某一次的失敗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因為別人一個無意間的小舉動而產生芥蒂。這樣的信念,很容易引發自我否定的自卑情緒,造成一事無成的結果。
糟糕化結果
悲觀的人,認為一旦某件事情發生了,就會糟糕至極。擁有這樣信念的人,會刻意將負面影響無限放大,生活里總是戰戰兢兢,陷入悲觀的情緒中。
我們要改變的不是情緒,而是引發情緒的底層信念。
情緒,是信念的指示器。
對情緒的覺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內心,對不合理的信念來一次大清理。
設置合理信念,才能改變命運
不合理的信念,就是我們前行路上的絆腳石,而那些合理的信念,則是黑夜裡的長明燈,指引著我們人生前進的方向。
吳軍在一篇文章里說——
人一輩子的經歷,說的難聽點,其實就是不斷被人扇耳光的過程。而人的命運其實就在於對這一耳光的不同反應。
有的人,抱持著悲觀消極的信念,捂著臉就跑開了。
有的人,因為自身衝動的個性,抱持著絕不吃虧的信念,所以他會急著把耳光扇回去。
但是,還有一種人,他秉持理性思考的信念,找到被人扇耳光的真正原因,進而正面地去處理問題。
在職場中,面對自己不受領導待見,抱持不同信念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命運。
悲觀認慫的人,則在工作中得過且過,漸漸失去對職業的興趣,成為職場老油條。
急著把耳光扇回去的人,往往因為跟老闆對著干,肯定也落不到設么好處,反而關係更緊張。
而那些積極主動思考的人,則會在明確領導偏心和不公平的情況下,決定換一個更合適的部門來發揮自己的優勢,最終通過自己的能力取得跟之前領導平等對話的權利。
一個人的命運,在挨巴掌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我們相信什麼,就會成為什麼。我們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信念的力量如此強大,我們更應該為自己建立合理積極的信念。
1. 明確合理的信念
通過日常生活的自省和思考,讓我們找到能夠帶來積極成果的信念。
其實,讀書就是一個發現成功人士合理信念的方式。花時間多讀書,從來都是一筆划算的交易。
2. 改變從小事開始
信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改變需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我們可以明確自己的目標,當出現一些壞情緒的時候,及時轉換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經驗中慢慢改變自己的信念。
3. 逐步強化信念
一個想法植入我們的大腦,需要足夠多的時間。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勤思考,時刻提醒自己,反覆應用這些合理的信念。通過不斷強化,最終讓想法變成我的信念,成為生命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決定命運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的占星算卦,而是由信念所引發的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方式。
曾經有一個年輕人問過愛因斯坦這樣一個問題 ——「作為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你覺得什麼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科學問題?」
愛因斯坦的回答是——
「
年輕人,如果真有什麼關於最重要的科學問題,我想就是這個世界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
因為如果一個科學家抱持世界是邪惡的信念,那他將終其一生去發明武器,創造壁壘,創造傷害人的東西,把人隔得越來越遠。但如果一個科學家相信這個世界是善良的,他就會終其一生去創造鏈接,發明能把人連得越來越緊密的事情。」
」
這個答案第二天在報紙上登了出來,也影響了很多人,而這個年輕人後來就是互聯網的創始人之一。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如果你問我最重要的是什麼,我覺得不是技術,也不是能力,而是你對未來的信念是什麼樣子的。
信念,是智者心中永不熄滅的燈塔,一直照亮著未知的人生航路。
我們從自身信念而來的為人處世越能夠符合這個世界的客觀規律,我們也就越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我,甚至超越自我。
而命運,一直隱藏在我們的信念拼圖裡。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選擇的難題
※一個人久了,是會上癮的
※思維模式與測不準原理的思考
※大多數人都輸給了這個字——「等」
TAG:左岸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