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期房有7大風險,購房者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通常,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稱為期房。新建商品房在售的多數為期房,如果你能趕上現房,那要恭喜你了,運氣還不錯。不過也有開發商將即將交付的期房稱之為準現房,現房一出,價格高企。
買期房有很多好處,比如房價相對較低、可選戶型多、可選樓層多、有時間攢裝修款等等。但是,事物分兩面,買期房也存在以下風險。
A.房屋質量差
有的期房,售樓處、示範區都做的相當精緻美觀,等到交房時,業主卻發現存在房屋漏水、樓板裂紋甚至塌陷的問題,當時傻眼。期房存在房屋質量無法檢測的問題,只能交付時才能發現問題,這是也業主和開發商撕逼不斷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買房前,建議業主做好調研,不僅要看開發商的資質,對於承建商資質也要考察一番。
B.虛假廣告
很多開發商為吸引客戶把廣告做得非常精美,甚至誇張,比如Loft產品中常用的「買一層送一層」,其實價格是按一層的面積算,但真的送了一層嗎,誰買誰知道;另外如買房贈面積、老帶新、樓盤規劃等的廣告,有些難以兌現,有些後續有變。簽合同前,應詢問廣告的真實性,實現上概率高不高,應在購房合同中作出明確的約定。
C.交房時規劃有變
很多業主發現這樣的情況,交房時/後規劃的綠地變為了停車位,規劃的噴泉變成了平地,規劃的大堂變成了物業辦公室、規劃的學區不翼而飛等等。開發商變更規劃是常事,售樓處置業顧問的承諾只是空口白話,即便你留了錄音,開發商也會以「TA並非我們的人」為由無情地打發你。所謂規劃,就不一定是確定的事,需要購房者加以甄別,強行要開發商寫在合同里也不現實。
D.房屋面積縮水
有的購房者在看樣板間時,覺得好寬敞,好明亮,然後會問置業顧問,「這是實際的交房面積嗎」,這幾乎是絕大多數購房者都會問到的問題,置業顧問會毫不猶豫的肯定回答,「是」。然而交房後業主發現房屋面積跟自己之前看樣板間時的感受完全不同,甚至覺得好小很多,被開發商欺騙了。
其實原因有三:一、樣板間面積肯定比實際交房的房屋面積要大,這是出於營銷目的;二、開發商有意把公攤面積說的小,但交房後業主無力改變;三、交房面積與合同上面積存在差距,具體應以交房為準,這也是為什麼存在「補差價」這個事兒的原因。
E.延期交房
由於在建設過程中,開發商對工程進度的把關不太嚴格,經常會造成本該交房了,但開發商還是對業主一拖再拖,損害了購房者利益。一般延期3-6個月的項目很多,有的項目甚至延期1-2年,極大損害了購房者利益。這種情況多發於小開發商,尤其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開發商開發的樓盤,更應格外警惕這種風險。
F.無法辦理或延期辦理房產證
購房者會發現,房子下來了,但無法辦理房產證,或者只能延期辦理房產證,原因主要有發商不具備開發商品房的資格(資質)、沒有辦理合法手續違規建房、將房屋抵押、以劃撥土地或集體所有土地等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土地來開發商品房等等。多見於於某些保障房、限價商品房、還遷房附帶的商品房、小開發商開發的項目等。
G.開發商跑路/樓盤爛尾
為了達到營銷目的,某些並不是很大牌的房企,喜歡藉助ZF和媒體資源造勢,把區域市政規劃和地段配套優勢進行誇大。但當後期規劃有變或資金鏈出現問題時,開發商就會選擇跑路,導致樓盤爛尾。樓盤爛尾將對購房者造成了成噸的利益損害外加暴擊,同時對開發商口碑以及項目也是毀滅性打擊!對於這類過分誇大的項目,購房者應當敏銳識別,別被忽悠。
購房者應如何防範?
買房前,看五證是否齊全,如果相關證件真實且齊全,一般該樓盤沒啥大問題。開發商的實力應予以重視,重視現金流的開發商是首選。開發商實力雄厚,現金充沛,是樓盤順利竣工並交付的保障。口碑則可通過網路上對其品牌做調查,對其開發商項目的評分做評估來實現。
購房者要有耐心,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意識,這一點很關鍵,要通讀購房合同及補充協議,積極與開發商溝通談判,佔據有利地位,如果能將廣告宣傳的內容、延期交房、面積誤差、規劃等違約處理問題寫進合同或者補充協議中,最好。
總而言之,買期房不確定性較高,各位童鞋做好心理準備了嗎?
責任編輯:低調的仔仔
本文由樓市六點半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樓市六點半,為購房者提供最有價值的買房信息,更多內容請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
點擊展開全文
※長期居住對主人不利,購房者要避免買以下這8種樓!
※吳京怒懟投資方:你不能左右我!硬漢底氣竟在房產上!
※轟動性消息!租房也能就近入學,那還買房做什麼?
※大城市成交量縮水,然而房租真的降了?
TAG:樓市六點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