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漢字字體之一,曾經非常流行,但如今很多專家都不認識!
戰國時期漢字的變體
中國的漢字無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字之一,她不僅實用而且美觀。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無數書法名家將漢字升級為藝術。在讚美漢字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感謝一個人——既是暴君又是聖君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文字
在之前的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曾經講到,漢字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重大變革。尤其是在戰爭不斷、諸侯割據的春秋戰國時期。那個時候每個諸侯國都相對獨立,並且發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當時在使用「規範字」——大篆的應該只有東周和秦國,其他幾個諸侯國都已經在大篆的基礎上進行繁化、簡化或者變形。正在文化大分裂愈演愈烈的時候,秦始皇應時而生。可以說秦始皇對中國做的最大的功勞不是統一六國或者抵禦匈奴,而是統一了文字。
古書中描摹的傳國玉璽銘文
當時六國的文字都有或多或少的區別,甚至每個國家通用的字體都不一樣。其中有一個特殊的國家,他們保留著原是的鳥圖騰崇拜,使用著一種特殊的篆體字——鳥篆。鳥篆在當時的楚國、吳國、越國、蔡國等等都非常盛行,但是它並不是一種平時通用的文字,而是屬於一種藝術字,與之同時的字體還有蟲篆,二者合稱鳥蟲篆。
越王劍及其銘文
最近發現的很多春秋戰國青銅器上都可以看到鳥蟲篆的影子,比如昨天國史君(國史通論)講到的越王勾踐劍,上面就用鳥篆鐫刻了八字銘文。還有楚王子午鼎則同時使用了鳥篆與蟲篆兩種字體。另外,宋代金石學家薛尚恭的書中還有據說是從傳國玉璽中描摹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銘文。
楚王子午鼎銘文
根據近代學者郭沫若先生考證,鳥蟲篆應該是最早的漢字藝術字。他說:「於審美意識之下所施之文飾也,其效用與花紋同。中國以文字為藝術品之習尚,當自此始。」然而,這種藝術字經常太過於注重藝術表現而忽略了文字的可讀性,就像「越王勾踐,自作用劍」中「勾踐」兩個字就很難辨識,郭沫若先生認為這兩個字是「邵滑」,但最終學術界認可的是唐蘭先生解釋的「鳩淺」,即「勾踐」的通假字。
另一種字體——垂露篆
鳥蟲篆曾經是「秦書八體」之一,後來使用率漸漸降低,對於我們大多數現代人來說,幾乎只能把它當成藝術品來欣賞,而很難辨識出它寫的到底是什麼字。
※古人在石碑上刻下謎語,現在懸賞百萬都無人能解!
※它是蜚聲世界的「天下第一劍」,卻沒人能解釋它上面的銘文!
※如果穿越回古代戰場,現代人是不是連兵器都拿不動?
※說漢字還可以繼續簡化的專家,可能是研究過這種文字!
※他們曾入侵中原,文字比簡體字還簡單,最終民族和文化徹底消失!
TAG:國史通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