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痰就能測肺癌,你信么?痰液檢查究竟靠不靠譜,真相在這裡!
根據媒體報道,來自成都50歲出頭的潘女士在一次單位體檢中查出肺部有結節,被懷疑為肺癌。因為結節體積尚小,在醫生的建議下,她做了一個「無創痰液檢查」,最終確診為早期肺癌。因為發現的及時,潘女士成功切除了結節,撿回了一條命。
一口痰測出肺癌?
現在只用一口痰就能測出肺癌了?其實痰檢作為肺癌的篩查手段之一,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它的優勢在於簡單方便、無創傷性、不需要昂貴設備、病人無痛苦。
痰液中含有支氣管肺組織的脫落細胞,肺癌或癌前病變產生的一定量的癌細胞或非典型細胞會隨痰液咯出,所以痰液作為標本是可靠的。
那麼是不是說痰檢就是篩查肺癌最好的手段呢?並!不!是!
事實上,痰檢往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腫瘤的位置、組織類型和痰標本留取正確與否等等,再加上受限於醫生的技術水平,導致總體的陽性檢出率偏低。並且等待結果的時間也較長,一般需要2~3天。
痰檢作為一個比較高端的科技成果,它的主要價值在於篩選——篩選出肺癌的高危人群。我們不應該把痰檢當做肺癌的診斷標準,而是應該將其作為一種輔助的檢查方法。總之,「一口痰測出肺癌」的說法太武斷了。
高危人群做到定期篩查
既然痰檢可以作為肺癌的輔助檢查方法,那什麼是主要檢查方法呢?要篩查早期肺癌,「低劑量螺旋CT」是當仁不讓的首選!
低劑量螺旋CT可進行高速、連續的數據採集,且為橫斷面斷層成像,可以發現位於解剖學死角或胸片檢查中因組織結構重疊等原因造成的病灶遺漏,明顯提高了肺內小結節病變的檢出能力,對於早期發現肺癌具有重大意義。
早在2015年,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就提出建議,肺癌的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符合以下條件的人群屬於高危人群:
1、55-75歲之間,1天1包煙,抽煙30年以上,戒煙15年以下。
2、50歲以上,吸煙20年以上,有伴隨因素(家族史、自己有腫瘤史、重金屬接觸史、常接觸汽車尾氣或氡氣、老慢支、肺纖維化等)。
有人擔心經常照CT會受到輻射傷害,然而低劑量CT胸部掃描輻射劑量僅為常規CT的26%,大大降低了體檢者的受輻射劑量,一年一次低劑量螺旋CT檢查對身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肺癌是一種典型的早治療早康復的癌症,只要及時發現病情,及早進行治療就能大大提高生存率。我們在篩查早期肺癌時,應將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血液檢查、呼吸道分泌物檢查等等相互結合補充,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檢查的準確率,更好、更及時的發現肺癌的威脅。
點擊展開全文
※從國足世界盃之路看肺癌的治療
※每年新增100萬肺癌病例 三種身體報警要警惕
※肺癌等靶向藥物中美上市的差異
※如何早期發現肺癌
※IV期肺癌全身化療2到3次,達緩解後是否需休息一段時間?
TAG: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