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戰神西楚霸王到底犯了哪些致命錯誤才一步步走向失敗?
一
南宋詞人李清照在讀史記後感嘆到:"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周恩來評價說:「時勢之英雄,固若是其眾也,然非吾之所論於項羽、拿破崙也。夫二氏,世界之怪傑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吒風雲之氣;勇冠萬夫,智超凡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敵邦聞之而震魄,婦孺思之而寒膽;百世之下,猶懍懍有生氣,豈僅一世之雄哉!是猶其勇之著於外也。若其關係於世界之進退,人類之盛衰,又非一時豪俊、二三學者所可同日而語。雖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錢之勢,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謂造時勢之英雄也。」
然而在歷史上項羽到底犯了哪些致命錯誤才一步步走向失敗呢?
二
首先,殺死義帝是非常不應該犯的錯。
劉邦和各路諸侯反抗項羽的借口都是批評項羽殺害義帝,佔據了道德高地,把項羽推向了風口浪尖。劉邦更是全軍為義帝披麻戴孝,號召全天下子民為義帝報仇,吸引了不少眼球,一下子加了不少粉。
到了幾百年後三國時,曹操就非常聰明,挾天子以令諸侯。用天子的名義為自己撈好處,不管是打仗收糧,時時處處打天子的旗號,佔據道統的高位。就算到了後來,曹操覺得天子礙事,作用不大了,也只是封自己為魏王,把王城放在許昌,自己雲了鄴城,重新建立了一班子。
再看明朝,朱棣起兵造反,打到濟南城下。鐵鉉就把朱元璋的牌位和畫像掛在城上,朱棣就不敢炮轟濟南城。說明在歷史上扶持天子很容易佔據道德高位,沒有多少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項羽殺死義帝就是在道統上,把自己放在火上烤,給其它諸侯打自己找借口。
從另一方面看,如果不殺義帝,反而可以為自己打別人或抵擋別人增加一個擋箭牌。
三
其次,分封不能服眾,賞賜又太小氣。
和劉邦比,項羽過分小氣。劉邦為了打敗項羽,就敢大膽許諾,把天下與英布彭越韓信三人共分,讓幾個人賣命與項羽死磕,並最終消滅項羽。
當然事後還是要算總帳的,在建國後,劉邦又以各種借口,重新消滅了異姓王。
劉邦雖窮,但花錢從來如流水,賞賜更是如此。明顯的例子就是當陳平計劃離間項羽部下時,劉邦就一次性拿出全部家當十萬金給陳平。只要陳平把事辦成了,才不管他會不會貪污,更不怕他見財眼開,腳底抹油跑掉。
做大事,要敢於投入,敢於賭運氣。那怕像劉邦一樣先騙一下英布彭越韓信,再找機會收回。用一位智者的話說:好人都是些沒用的人,而那些能居高位的人真沒有幾個是好人。同時評價一個政治人物是不能以道德來作為標準的,只能以功績。太愛惜羽毛的人是很難居於高位的,只能作為道德模範,成為一個用來標榜的旗幟。
四
毛澤東說,項羽的一大錯誤是建都徐州。
其實這一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夏商建都都在河南,就是因為當時中國大致包括現在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這些地方,而當時的中心又在河南。當時的交通條件落後,如果山東有急事了,要當地長官收到了,再派人送到陝西,這中間又要花費不少時間。皇帝接到後找人商量對策,準備人和物資,再將計劃發往山東。一來二去,就浪費了幾個月,可能黃花菜都涼了。不客氣的說,相當耽誤事,更可能誤了大事。
周朝建都陝西後,馬上就發現很不方便,就開始修建東都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作為軍事和軍備的中心。到了東周,更是遷都到了洛陽。
到了後來,比如隋唐,開國之君都把國都定要長安。中間都又把洛陽定為東都,搞了雙首都,就是因為當時的天下太大了,而西安又太偏。再加上當時的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江南地區,從江南地區向北方運送糧草太不方便。楊廣更是兩次遷都,第一次遷到了洛陽,後來還是覺得不方便,直接遷到了揚州。
所以說,不能簡單認為項羽建都徐州是錯誤,至少這不是項羽不能成事的主要原因。
TAG:新知傳習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