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IO本不必對數字化轉型心存恐懼

CIO本不必對數字化轉型心存恐懼

文/祁萌

15年前,一個預言認定,未來的商業模式將由軟體外包定義。15年後的今天,Gartner的數據顯示,這個預言仍是預言——75%的企業還在編寫軟體的關鍵部分。

「挑戰在於,很多企業的IT創新不足,其IT技術架構無法提供支撐創新的軟體架構。」Lionel Lim認為,企業數字轉型的本質,就是IT軟體技術架構的轉型。如果技術架構無法提供創新型業務所需,企業就無法創造出顛覆性的業務。

Pivotal公司副總裁、亞太及日本地區常務董事Lionel Lim。

Lionel Lim是Pivotal公司副總裁、亞太及日本地區常務董事,在中國首屆Spring Summit 2017技術峰會上,他找到了幾位知音——一些來自行業TOP公司的信息化負責人。

過去的三四年中,整個行業都在談論如何應用雲計算與大數據技術,但企業大規模的軟體創新卻並不多見。

即便是一些IT能力足夠強大的傳統企業也發現,自己的軟體團隊不能持續地支撐新的業務需求。問題的癥結並不難發現:它們的軟體團隊不合時宜地過度依賴於傳統遺留的框架,很難實現快速、靈活的軟體創新,更不要說技術人員還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為遺留軟體補苴罅漏。

「Pivotal的價值就在這裡。」Lionel Lim說,它提供的平台讓程序員可以快速編寫程序並實現上線部署,一系列複雜的問題由平台解決。

這也是Pivotal的初衷。事實上,Pivotal在成立後,很快就將這種能力產品化了。

Pivotal成立於2013年,由EMC、VMware和GE共同投資,總部位於美國矽谷。公司專註於下一代企業級雲計算與大數據基礎平台,以及下一代應用程序運行框架支撐的實現。目前Pivotal在敏捷與快速應用程序開發、數據科學、雲計算、開放源代碼軟體、大規模並行處理和實時數據系統領域都有建樹。

Google和twitter等科技公司是軟體技術的風向標。這些將軟體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企業很快就發現了Pivotal。他們是Pivotal最早的一批客戶。

現在,Pivotal的客戶名單中已包括了Twitter、賓士、通用電氣、飛利浦、Humana和西南航空等知名企業。在全球財富500強中,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都是Pivotal的用戶。

儘管很容易看到傳統IT的不足,以及敏捷IT等數字化轉型所能帶來的優勢——上面的客戶名單足以說明問題,一些現實的問題仍然橫亘於CIO與未來之間。

數字化轉型固然誘人,但業績評價體系如何建立是個大問題。在過去,傳統IT作為成本很容易對應到所支持的項目中;但現在,代表數字化轉型的敏捷IT卻無法沿用這樣的評估規則——它的價值無處不在,甚至會因快速迭代而一天一變。這讓企業評估單個項目的IT成本變得困難。一位知名房地產企業的CIO抱怨說,管理所需的變革,甚至超過了技術創新本身帶來的挑戰。

這些都是在敏態IT中「出生」的科技公司不需考慮的問題。這本是它們得以在商業模式創新中勝出的一個先天優勢。但對於傳統企業而言,如果他們不得不面向未來,那就必須克服這些難題。

「Pivotal改寫了傳統部署軟體的方法論,可以把技術人員對創新的恐懼,變成了每天迭代的動力。」張子華用了一段詩意的描述,來回顧自己過去克服困難時所獲得的經驗。張子華是福特汽車智聯用戶體驗平台「福特派」(FordPass)項目的負責人。

在他看來,傳統的軟體構建模式中,技術人員的「安心」在某種程度上是以放棄業務創新為代價的——過去,他們對軟體可預見的功能實現本身負責,而不是業務。

「世界本身就是不確定的。」張子華說,當技術人員習慣了不知道軟體最終的模樣,就可以坦然地用快速迭代去認識它。

這是一段近乎形而上的談話,卻也從方法論上解答了上面的問題:傳統軟體開發、立項、審批到投產的管理模式,在數字化轉型所對應的業務創新面前已變得力不從心——業務負責人是時候去了解數字化了;或者說,CIO是時候去深度參與業務創新了。

對於軟體工程師而言,數字化轉型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工程師知道所做的每一件事在業務端產生了什麼價值,而不是自己做了什麼。

「這是計劃驅動向價值驅動的轉型。」建設銀行的朱志說。他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這種不同:教練技術。

作為一個面向數字化轉型的企業,CIO已沒有必要扮演一個傳統的管理者的角色,他將成為一名教練——只需負責幫助運動員找到各自的目標並給予指導,剩下的訓練與比賽將由運動員自主完成。

「太(讓人)驚訝了!」朱志在參觀完實驗室後驚嘆到。「Pivotal承諾軟體開發是按月交付,但事實上Pivotal Labs是按周交付的。」他說。要知道傳統銀行業的軟體開發項目是按年交付的。

多金的建設銀行最終選擇了Pivotal作為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合作夥伴,以敏捷為目標。

福特汽車亞太區移動產品及解決方案總監 侯新海。

而在傳統的汽車行業,過去的百年間福特汽車在行業內的持續創新幫助其成為了行業中的巨無霸。如今,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以及Uber、滴滴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模式等,開始從各個維度顛覆整個汽車行業。福特的危機感也由此而生。

有趣的是,福特汽車是Pivotal的戰略投資方,同時,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企業一樣,它也是Pivotal的客戶。侯新海在演講中分享了公司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經驗。他說,在數字化轉型中,福特汽車正在從百年老店轉型為現代的「軟體公司」,並關注了轉型所需的方方面面:從文化理念、人才資源,到工具、框架和技術等眾多維度。侯新海是福特汽車亞太區移動產品及解決方案總監。

侯新海介紹說:"企業要實現成功轉型,必須有幾個關鍵的因素,包括:豎立自上而下的決心,發現和培養新技術人才,改變組織框架和企業文化, 還有與戰略合作夥伴合作。其中,通過與戰略合作夥伴的合作,我們引進了全新的技術,文化和理念。福特汽車最終鎖定了Pivotal,一家來自矽谷的高科技公司。」

目前福特汽車一方面全方位推廣Pivotal Cloud Foundry,另一方面,也依託PivotalLabs幫助福特汽車提升自己的軟體開發能力。FordLabs正是依據PivotalLabs的方法論和最佳實踐發展起來的。組織架構上,福特IT正在全球試驗並推廣產品型組織,這也是受到了Pivotal產品團隊組織結構的啟發。

基於以上數字化轉型的努力,福特汽車目前正通過「福特智能移動」(Ford Smart Mobility)積極尋求新興機遇,並通過先進的軟體開發方法和雲平台,進一步提升福特公司由傳統車企轉型成為「汽車+智能移動出行公司」的速度。

現在,福特汽車目光所及,不再是傳統的汽車製造,而是整個出行服務市場。【《創事記》是商業夥伴副總編祁萌在企鵝號上的專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T創事記 的精彩文章:

TAG:IT創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