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控制馬六甲就能控制海洋 而誰控制這小國就能控制陸地
《孫子兵法·九地篇》:「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圍地,有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交,重地則掠,泛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
孫子所說的「爭地」就是現在人所說的戰略要地!誰能佔據一處戰略要地,就能在和各方競爭中處於最有利的位置。
而在海洋上,馬六甲海峽一直是海權大國的必爭之地,歷史上出現的海洋帝國,都知道必須要掌控馬六甲,因為只有掌握此處,才能掌控海洋。
這張圖片能很好的展現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戰略位置。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許多發達國家進口的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經過這裡運輸。
走馬六甲海峽不僅能大大的縮短航程,而且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有利於航行。這也讓這條航道成為戰略要地的又一原因。
而世界的交往時,說白了就是東西雙方的貿易時,大海航時代到來後,海上絲綢之路取代了路上絲綢之路,而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也愈發重要起來。
甚至是大航海時代之前,海洋強國阿拉伯帝國就知道了這條航線的重要性,當時他們就曾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而在鄭和下西洋時期,為了打通各國的進貢之路,中國也曾一度肅清了馬六甲海峽的海盜,一度將馬六甲海峽給控制了在自己手上。
而西歐國家崛起後,先是西班牙、葡萄牙人,然後是荷蘭人,再接著是英國人,現在是美國人,這些海洋霸主們都在強盛時期控制著這處戰略要地,而當此處要地的控制權失去後,他們也就失去了稱霸世界的資格。
那麼在陸地上又是哪個地方的戰略位置能和馬六甲海峽相提並論呢?有人說是巴爾幹半島,有人說是伊斯坦布爾,有人說是蘇伊士運河兩岸。
其實這些地方依然和掌控海權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真正關係到陸權的最重要戰略要地,還是有帝國墳場之稱的——阿富汗。
這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張圖片,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畫的路線圖不是很準確,因為路線圖竟然不經過馬六甲。可是路上的路線圖卻畫的很準確,中西方交流的中心點,就在阿富汗。
為什麼說阿富汗戰略地位重要呢?
阿富汗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心地帶,不僅是 連接歐亞大陸和中東的要衝,還是大國勢力東進西出、南下北上的 必經之地。中國要想打通路上絲綢之路,走阿富汗南下伊朗過中東進入非洲,走阿富汗北上入中亞,經俄羅斯可以到達西歐。
而對於俄羅斯人來說,要想影響中東,打通南下的通道,也必須經過阿富汗。
而西方國家要想控制亞洲大陸,如果佔據了阿富汗的話,就可以將中國的兵力吸引到西方,繼而起到牽制甚至是圍堵中國的作用。而北面則可以阻擋俄羅斯人南下的步伐。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人要找借口打阿富汗又一直在找借口不肯撤兵的重要原因。
而歷史上,阿富汗也一直是各大帝國的必爭之地,這裡更成了有名的「帝國墳場」。
要說到「帝國墳場」這個大名被打響,還是因為阿富汗拖垮了蘇聯這個二戰後的超級大帝國。其實早在公元前6世紀中期-前330年的波斯帝國,就開始在打這片土地的主意。
之後的亞歷山大帝國,匈奴帝國,突厥帝國,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都曾試圖佔領這塊土地,東西方兩大帝國的第一次大碰撞——怛羅斯之戰,就發生在離阿富汗不遠的地方。而怛羅斯之戰失敗後,大唐帝國就從此失去了控制中亞的資格,也失去了打通絲綢之路的能力,最後連西域都不保了。
可為什麼這麼重要的要地,本可如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一樣,成為貨物的集散地,繼而成為一處繁華之地,可為什麼阿富汗卻成為了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呢?
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阿富汗的地形並不好,多是山區,道路不便,這樣子的地區不利於商業的流通和發展。所以讓這裡的經濟利益顯得沒那麼重要,將這個地方打爛了,各大強國因在此沒有投資,又沒什麼損失,所以可以將這裡當成戰場來打。可新加坡那不行,馬六甲要是打戰的話,那對中國、日本、西歐、美國來說,都是不可承受之痛。
然後這裡的戰略位置重要,因為控制這裡,就能威脅到路上絲綢之路的安全,所以大國們都想控制這個地方,同時不會允許其他大國控制這個地方,誰控制這裡,就會成為其他大國的敵人。比如說蘇聯力圖控制這裡,那麼中美就走到了一起,美國控制了這裡,中俄又走走近了。然而一個大國根本上無法做到面對其他大國的壓力。
誰都想控制這裡,可是誰又沒能力獨自面對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對付他的實力,於是這個地方就一直戰爭不斷,而阿富汗人則成為了大國角力的犧牲品。
※曾經在歐洲張牙舞爪的國家,一敗之後,老老實實,現成最富國家
※史上最奇的亡國之君,死後被封為神仙,你今天干過他曾經干過的事
TAG:歷史風雲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