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到底咋回事?四類人不能「秋凍」你知道嗎?
彭統濤說中醫,有趣有料有味道!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養生保健諺語。眼下,天氣變涼,有些人堅持按照「春捂秋凍」的做法,結果卻出現了問題。「秋凍」要適度,切忌太盲目。
怎樣科學理解「秋凍」
所謂「秋凍」,一方面是說秋季氣溫涼爽,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經過一定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做好準備;另一方面,中醫認為,秋季天氣乾燥,宜"養陰",如果穿得太多,易傷陰生燥,對身體不利。
哪些人不宜「秋凍」
一些特殊人群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實際,不宜盲目進行「秋凍」,尤其是以下人群不宜「秋凍」。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秋凍」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由於津、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津、血的運行狀態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如果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心脈失養,就會引發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對於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不應「秋凍」。
胃腸病患者不宜「秋凍」 中醫認為,胃是多氣多血之腑,寒則收引,受涼後氣血運行不暢,則會多症並發,或吐或泄,或脹或痛。如消化性潰瘍患者多呈周期性發作,尤其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更為突出。所以若遇氣溫驟降,還是應及時添加衣物,不能過分「秋凍」。
慢性肺病患者不能「秋凍」對於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凍」。這類病人,體質較虛弱,寒邪易乘虛而入,就會造成氣管、支氣管痙攣,從而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或加重。
除此之外,關節病患者也不宜「秋凍」,因為溫度過低易引起關節部位的疼痛,尤其是有受涼受寒病史的患者更應注意。
「秋凍」應注意什麼
中醫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就是說,「秋凍」既是順應秋季收斂的養生需要,也是預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但「秋凍」不應只局限於秋涼少穿點衣服,更要加強運動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新陳代謝能力。同時,伏元昌還建議大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確保增強「秋凍」的效果。
秋凍」應適度
人們「秋凍」的初衷本來是為了提高對逐漸變冷環境的耐受性,但如果在氣溫本身已經較低的情況下,還穿著過於單薄的衣服,使身體難以承受,從而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多種疾病,尤其是陽虛的人更應根據氣溫變化,適量地增減衣服,切忌過少過冷,否則將會適得其反。
「秋凍」應因人而異
兒童在生長發育階段,自身調節能力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體不能很快適應,感受風寒邪氣後,極易誘發上感、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而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抵抗力下降,禦寒能力減弱,寒冷刺激可導致血管痙攣收縮,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高血壓病人還可能發生中風。所以,小兒和老人在「秋凍」問題上應慎之又慎。
多到室外活動
各人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以增強體質而禦寒。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而且可以促進消化和吸收,加強呼吸系統與新陳代謝的功能,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身體抗寒能力。
※中醫能治療癌症嗎?一代大醫李可老中醫認為:腫瘤可以和人共存!
※扶陽札記—沒有「治」不好的糖尿病
※中國人的健康未來會怎麼樣?
※揭秘年輕人早死、重病的原因
※胃痛胃脹醫案
TAG:扶陽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