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受到印度鼓舞?派出6艘軍艦支持美日「自由航行」
澳大利亞的表現證明,世上還真有無緣無故的恨。澳方正在製造一個「多事之秋」。或許因為沒能參加美日印7月舉行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澳方執意要彌補這個遺憾。雖然由於印度忌憚最大鄰國的反應而沒有邀請澳大利亞參加這次「全航母」演習,但澳方不能接受缺席的結果。根據權威消息,澳大利亞準備派出近30年來最大的海上作戰群,參加代號為「印太奮鬥-2017」的軍演。
澳方為了這次「花車巡遊」也不惜掏出了壓箱底的傢伙。26000噸的新銳兩棲攻擊艦充當旗艦,率領著4艘護衛艦和1艘補給艦,這6艘軍艦組成一個艦隊——當然還可能有潛艇隨行——前往東亞地區耀武揚威。在接近3個月的軍演期間,澳軍艦隊將停靠和訪問日本、韓國、柬埔寨、菲律賓、汶萊、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等多個國家。這不禁令「海外探客」想起美國在1907年派出的那支「大白艦隊」,13個月的環球航行主要目的還在於向潛在的對手展示肌肉。澳方這次東施效顰,組織一個袖珍版的「大白艦隊」,其目的恐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媒剛剛在9月1日曝光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航行自由」計劃,在未來數月將展開2-3次行動。特朗普上台以來已經在相關海域進行過3次挑釁,而奧巴馬任內是4次,這就意味著在玩火方面,特朗普不到1年就超越了前任8年。而無法掩飾的是,澳方又扮演了美軍的「跟屁蟲」。從一戰之後,澳大利亞軍隊參與了美國在亞太的所有軍事行動,這次也不例外。
不僅在軍事上,即使在正常的商業往來上,澳方也抱有一種偏見乃至歧視和警惕。近日,澳媒就炒作某中國品牌的手機存在問題,可能對議員實施監聽,威脅了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除此之外,前總理阿伯特還把「澳美駐軍協定」升級,允許美軍加強在達爾文市的部署,與日本加強防務合作,公開美化日本侵略者。澳媒還質疑東亞大國搜尋MH370殘骸時進行了「間諜偵察」,澳外長畢曉普也不停地遊說歐美,要求西方合夥干涉「防空識別區」和確保「航行自由」。英國方面甚至計劃派遣航母來遠東配合美澳攪局。
當然,澳方也知曉本國在經濟上遭到了美國的強-暴。澳大利亞2015年對華出口額為609.75億美元,對美出口102.17億美元;而2015年對華進口額462.38億美元,對美進口222.53億美元。土澳對華順差近150億美元,對美逆差近120億美元。澳商界早就意識到RCEP的價值遠高於TPP。「中澳自貿協定」更是將在4年內免除93%的關稅。14億人口的全球最大市場對於土澳這樣的農產品大國來說都猶如上天的恩賜。
可輕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會被珍惜。當最大貿易夥伴的讓利互惠變得理所當然,土澳也變得愈發傲慢。2017年3月份,澳外長畢曉普大放厥詞聲稱東亞大國「不適合擔當地區領導者」,還誣稱「影響力過度」。
探客在原創文章《澳大利亞15天內3次狠批中國,一動真格卻乖乖「服軟」》里提到,到2017年中澳已經建交45年,但澳方沒有表現出任何友好的姿態。就在6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大會」上,澳方跟在美國防長的屁股後面指責東亞大國,號召印度、日本和印尼等國都要與美國結盟,遏制大國崛起。更惡劣的是,澳方還用「以大欺小」來嚇唬地區內的小國,甚至稱東亞大國是「友敵」。
到了8月,澳大利亞又夥同美日在東盟峰會之後炮製一個「聯合聲明」,強迫要求東亞大國接受「非法仲裁」。澳方之所有關注那片海,除了本國70%的出口資源和幾乎100%的進口商品都要經過這條「生命線」,更重要的就是要維護以美國為首的不公平的亞太秩序,阻止別國進行合理的調整。當然,土澳還有一個私心,就是引導印尼等國關注海洋矛盾。澳大利亞只有2500萬人口,而印尼有將近2億異教徒,這無論如何都不能令土澳感到安全。
澳方的粗暴驗證了這個矛盾的態度:「我敵視你,但你不能阻礙我賺你的錢。」如今,印度暫時安靜下去,安倍政權搖搖欲墜,韓國的北方鄰居又吸引了美國的大多數注意力,澳方是生怕海洋糾紛的熱度慢慢變涼,極力添柴加火,挑撥離間,試圖蠱惑這些沿岸國家繼續搗亂,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意味。而澳方準備的計劃剛巧在日本派出「出雲號」准航母在東南亞巡航之後,似乎形成了接力。
澳媒報道,澳商界對本國政府的強硬對華政策感到憂慮,尤其是貿易議題在安全議題面前顯得愈加無足輕重,天平正在失衡。投資和貿易對軍事摩擦最為敏感。儘管澳方一直聲稱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行動遠比言論更忠誠地反映內心真實想法。同樣是《五國防務協議》的締約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紐西蘭在2017年3月就簽署了「帶路倡議」的備忘錄,而澳大利亞卻對此充滿疑慮。澳國內商界呼籲政府要真正接受「帶路倡議」,而非首鼠兩端。
如果要說印度給其他國家提供了什麼借鑒,恐怕就是「按鬧分配」在亞太依然是實用的策略。找準時機,鬧得越凶,獲得的好處可能就越多。澳大利亞在今年以來3次出頭給東亞大國添堵,如今更是赤膊上陣,恐怕也想學印度。最大的懸念是,如果這次再對土澳綏靖,下次跳出來的會是哪個國家。(完)
註:本文系「海外探客」原創稿件。想看新聞背後的內幕?敬請關注donatehour007。
※韓國損失近70%的中國遊客,日本又在其傷口上撒鹽
※蒙古新總統趁亂狠踹了美國一腳,訪俄前夕給普京送大禮
※印度媒體歡呼「打贏了這一仗」,莫迪當局卻心有餘悸
※韓國陷入恐慌,特朗普卻趁火打劫,逼迫文在寅放棄200多億順差
※印度「以弱勝強」鼓舞了很多國家?西方又睜眼說瞎話
TAG:海外探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