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從腳起 熱從頭散——白露的正善治養生

寒從腳起 熱從頭散——白露的正善治養生

干支紀年:丁酉年 戊申月 乙未日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過後,早晚溫差更為明顯,應該及時添加衣被,否則,極容易患上感冒,對支氣管炎、哮喘、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患者而言,也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肚臍部位是人體的陰地,陽氣不足,而且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較為敏感,若防護不當,像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穿露臍裝,寒氣則極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生急性腹痛、腹瀉、嘔吐等症;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

腳部穴位的分布較為密集,而且還分布了六條重要的經脈,並且腳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最為不暢,所以民間有「寒從腳起,熱從頭散」的說法。雙腳受涼是引發感冒、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病症的元兇,因此從白露時節起,就要高度注意腳部的保暖。老年人在這個季節要注意多泡腳。

(一)身識養生

1.《靈劍子》導引法

以兩手拳,腳脛下十餘遍,閉氣用力為之。此能開胸膊膈氣,去脅中氣,治肺臟諸疾。行完,叩齒三十六通,以應之。

這個導引方法的重點是要把手握成拳頭,才能完成好這個動作,其中的閉氣、用力以及叩齒三十六通,也要同步配合進行。

2. 陳希夷二十四氣導引坐功圖勢——白露

運:主太陰四氣。

時:配足陽明胃燥金。

坐功:每日丑、寅時,正坐,兩手按膝,轉頭推引,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即:每天1~5時之間,盤坐,兩手按膝,頭緩緩轉,向左向右各推引15次。然後叩齒、咽津、吐納,方法同前。

主治:風氣留滯腰背經絡,洒洒振寒、苦伸數欠,或惡人與火、聞木聲則驚,狂瘧、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不能言、顏黑、嘔、呵欠,狂歌上登、欲棄衣裸之。

(二)口識養生

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提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飲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強調了食物屬性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

從立秋到秋分的時段稱為「長夏」。張景岳曰:「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生,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長夏應脾而變化」,是說濕為長夏主氣,人體的脾臟與之相應。古人還指出「長夏防濕」,在南方既炎熱又多雨,濕病就多見於這個時節。因脾臟喜燥而惡濕,一旦受損,則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表現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易引發胃腸道疾病。所以整個節氣的飲食養生應以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為主,中醫有「夏天(清)補心,長夏(淡)補脾」之說。

1.白露宜食

白露宜食用冬瓜、節瓜、絲瓜、苦瓜、小白菜、綠豆芽之類的消熱食物,還可以食用些薏米、芡實、赤小豆,適宜喝淡粥、清茶、菜湯、豆漿、果汁等。可以多食梨、山竹等涼性水果,同時增加對芝麻、蜂蜜、西紅柿、百合、烏梅等柔潤食物的攝入,以益胃、養肺、生津。另外,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經過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腹瀉,因此,食物要注意新鮮,容易上火的食物盡量少吃。可選用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蔘、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2.養生粥品

俗語說「秋粥宜人」,白露時節應多食用清淡而健脾的淡粥,如薏米粥、芡實粥、白果腐竹粥、小麥粥、淮山粥等。下面再列舉3種白露時節比較適宜的粥品。

小米棗仁粥:

原料:小米100克,棗仁末15克,蜂蜜25克。

做法:小米煮粥,候熟,入棗仁末,攪勻。食用時,加蜂蜜,日服2次。

功效:能補脾潤燥,寧心安神。治納食不香,夜寐不寧,大便乾燥。

沙參枸杞粥:

原料:沙參15~20克,枸杞15~20克,玫瑰花3~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沙參煎汁去渣,後以葯汁與枸杞、粳米同入沙鍋,再加水適量,用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玫瑰花、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明目。

應用:陰血虧虛所致的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喉乾燥、聲音嘶啞、胃脘灼痛、飢而不欲食、乾嘔呃逆、頭暈眼花、兩目乾澀、視物模糊、手足心低熱等。

注意:外感風寒所致咳嗽不宜服。

人蔘百合粥:

原料:人蔘3克,百合15~2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人蔘研末;百合剝皮去須,洗凈切碎;後共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滋陰,潤肺安神。

應用:氣陰兩虛所致的心悸氣短、煩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寧、食欲不振、久咳聲低、乾咳少痰,以及神經衰弱、癔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百日咳等而屬氣陰虧虛者。

注意:外受風寒及發熱飲冷、舌紅苔黃、便結尿黃等實熱所致咳嗽,均不宜服。

3.養生菜品

炒紅薯玉米粒:

原料:紅薯、玉米粒、枸杞、青椒、鹽、胡椒粉、食用油、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紅薯洗凈去皮,切成同玉米粒大小的方丁,玉米粒洗凈用沸水焯一下待用,枸杞用水發好,青椒洗凈切成丁。坐鍋點火倒入油,至七成熟時,放入紅薯丁,炸至皮面硬結,起鍋撈出瀝干油。留底油,下青椒丁和玉米粒略炒,下紅薯丁翻炒,加入鹽、胡椒粉至雙丁熟後,下枸杞炒勻勾芡即可。

功效:本品有調中和胃,利小便,降血脂功效。

小米麵茶:

原料:小米麵1000克,麻醬250克,芝麻仁10克,香油、精鹽、鹼面、姜粉各適量。

做法:將芝麻仁去雜,用水沖洗凈,瀝干水分,入鍋炒焦黃色,擀碎,加入精鹽拌和在一起。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姜粉,燒開後將小米麵和成稀糊倒入鍋內,放入一點鹼面,略加攪拌,開鍋後盛入碗內。將麻醬和香油調勻,用小勺淋入碗內,再撒入芝麻鹽,即可食用。

功效:能補中益氣,增加營養,助順產。尤其適於產婦在冬季臨產前食之。

大棗烏梅湯:

原料:大棗15克,烏梅15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大棗、烏梅洗乾淨,入沙鍋加水適量,文火煎取濃汁,兌入冰糖溶化即成。

功效:滋陰,益氣,斂汗。

應用:陰津虧虛所致的煩熱口渴、氣短神疲、盜汗不止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慧智 的精彩文章:

高質量地完成慧與智的同步發育,孩子就極有可能成為未來的天才!

TAG:德慧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