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也提「驅除胡虜」,為何沒有得到大部分漢族同胞的響應?

太平天國也提「驅除胡虜」,為何沒有得到大部分漢族同胞的響應?

在道光年間,廣東有一位25歲的老童生,連續三次考秀才不中,心灰意冷之下回到了老家。有一天晚上,他忽然在夢中受到了某種「神啟」,於是放棄科考道路,跑到廣西的深山老林里創立了一個「拜上帝教」。

這位洪秀全教主,雖然考試能力一般,但在傳教方面堪稱天才,在其帶領下,拜上帝教迅速發展壯大。1850年,拜上帝教受到廣西當地官兵的圍剿,成為了一股流寇勢力。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這股力量卻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清廷莫敢攖其鋒芒,短短几年之間,竟能橫掃江南,定都南京,建立「太平天國」,一度對滿清政府的存亡形成了重大威脅。

在戰爭的相持階段,對立雙方哪邊能爭取到更多勢力的支持,誰就能佔得先機。若其中一方能夠舉起正義的大旗,師出有名,得到民眾的認可,天下便可「傳檄而定」。當時太平天國的討清檄文,打的便是民族主義的大旗。

我們來看看這篇《太平天國義軍奉天討清檄文》是怎麼寫的。

檄文開篇便道:「予惟天下者中國之天下,非胡虜之天下也;衣食者中國之衣食,非胡虜之衣食也;子女民人者,中國之子女民人,非胡虜之子女民人也……」

洪秀全等人一開始,就是希望打著華夷之辨的旗號,來試圖拉攏不滿清政府統治的漢族同胞。隨後,檄文大篇幅曆數了滿清「妖人」入主中華以來的種種惡行,並號召民眾共同掃蕩胡虜,恢復華夏,重新確立漢民族的統治地位。

這封檄文發出去以後有沒有效果呢?答案是有,但效果不大。一方面,太平天國的檄文雖然宣揚的是民族主義精神,但有摻雜了許多拜上帝教的教義,什麼皇天上帝、妖魔鬼怪的說法層出不窮,讓傳統的中國民眾一下難以接受。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清朝這邊有個非常厲害的對手——曾國藩。

太平天國的檄文發出後,曾國藩也著手為清朝起草了一稿檄文,名為《討粵匪檄》。這篇檄文標題就很講究,一個「粵」字,點明了太平天國核心領導層的出身,有分化其內部各地域派系的作用;一個「匪」字,說明他是奉旨討賊,不會株連當地的普通民眾,以免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在民族大義方面,清廷一方固然是處於劣勢。曾國藩也自知,若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他自己就必然成為天下共誅的漢奸走狗。於是曾國藩在論點的選擇上非常小心,另闢蹊徑,繞開華夷之辨的話題,轉而討論名教之爭。

檄文中寫道,「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誦孔子之經,而別有所謂耶穌之說、《新約》之書,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盪盡。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原,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

曾國藩說,太平天國崇信外國基督教,而鄙棄中國數千年的孔子之說。一旦讓其奪取天下,則儒教人倫禮義一朝喪盡,讀書人亦不再有容身之所,士人又豈能對此袖手旁觀?

曾國藩這篇《討粵匪檄》一發出,效果拔群,得到了文人士大夫階層的積極響應,紛紛站隊到了清廷這邊。失去了天下讀書人的支持,洪秀全等人無法在中原逐鹿的戰爭中更進一步,只能困守南京,固步自封。加上太平天國後期,其領導層逐漸腐化分裂,因此最後走向失敗,也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入疆平叛,向太后提一奇葩要求,慈禧哭笑不得無奈答應
民國大師徵婚,對女方有一特殊要求,袁世凱知道後捧腹大笑
曾國藩因殺戮過重,臨死前留下一家規,子孫奉行至今
章太炎為人風趣,給女兒起名也奇葩,無人上門提親很尷尬
妃子因溥儀無能鬧離婚,溥儀無奈答應,但命她終身不得改嫁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