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是真養生還是毀健康?!
現在很多養生的人信奉「過午不食」的說法,希望能保持好的身材,並且延年益壽。此前有新聞報道,杭州29歲小伙「過午不食」 5 年,導致胃粘膜廣泛充血糜爛,長了兩個直徑大於 2 厘米的胃潰瘍。還有出血和血痂,情況很嚴重。那麼,「過午不食」究竟是有何依據,是否能起到養生的作用呢?
最早來源於佛教
過午不食從字面上理解是過了正午(中午 11 點至下午 1 點)直到次日黎明都不再進食。這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的說法是「不非時食」,當時是有一套比丘的完整理論訓練體系的,也是為了便於出家人修行,清欲。
而據考證,醫者最早提起「過午不食」,是清初三大名醫之一的喻昌。在其醫學專著《寓意草》中,有一例「血證兼痰證治法」,說到飲食時間與痰濁生化相關,因人體陽氣中午前漸旺,有助於脾胃運作,不易生痰,而午後陽氣漸衰,再進食容易生痰。
這裡陽氣是古人的說法,我們都知道人是恆溫的哺乳動物,內臟運作和自身的身體吸收能力,作息規律以及氣候等等外在因素都有關係,晝夜變化只是可能會有影響的因素之一,所以喻昌說法已經不適用現代人。
喻氏實則是援引佛教的說法,他是禪儒同修,由禪入醫的。其他醫家所說都是「釋教過午不食」、「釋氏有過午不食之戒」。
並不適合現代人效仿
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沒有電,點油燈太消耗,很多便直接睡了,倒是可以做到過午不食。
而僧人過午不食,一是僧食由居士供養,每天只拖缽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負擔;二是控制食慾也是修行的重要一課,培養修行的定力。
但是古代僧人雖說不食,但為了誦經不瞌睡會喝茶提神。此茶意指茶羹,有姜、棗、橘皮、茱萸等煮食。光說大棗,就能扛餓。更甚至有「代茶飲」,是將黃芪、茯苓、葛根、薏苡仁等十幾味先搗碎,加熱後,臼中搗成細末。吃之前加上少許鹽、橘皮、蓽茇等煮熟,「煎以代茶」,多吃幾盞也扛餓。你看古人都知道靈活變通。
現代人每天生活、工作壓力大,大多從事高強度的腦體力勞動,必須保證食物有充足的能量可以攝入。人體是有生物鐘的,到吃飯時間胃會加速運轉,若空腹太久,沒有東西可以消化的膽汁和胃酸便會逆流,腐蝕胃黏膜。
養生可以有節制地進食
不吃和少吃差別很大,有句口訣叫「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晚上到第二天早上的時長很長,若真的一點不吃,容易誘發低血糖,像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對身體是極為不利的,還容易堆積脂肪。
每天的最佳晚餐時間是 17-19 點,吃早了睡覺的時候會餓,吃晚了會囤積熱量,不利於代謝。「精」和繁體「氣」字里都有個「米」字,人半天不吃飯,氣就不足了:「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我們現在養生的時候,建議每頓都要吃但要少吃,有節制,「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太過」;也要有時間觀念,既不能「過午不食」,也不能「時時都食」,每頓飯吃八分飽即可。
正確的養生是固定的進食時刻,少食多餐。
往期回顧
現實丨佛說錢財是毒蛇,為何寺院卻朝商業化發展?
知否丨四大佛教名山與四大菩薩,到底意味什麼?
習俗丨今天開始進鬼月,這些禁忌你都知道嗎?快轉給不知道的人看看!
故事丨《河神》里的跳大神,現在還有人信嗎?
來自/但莫修行客
微信編輯/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