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三足熏香爐都有哪些值錢的

古代三足熏香爐都有哪些值錢的

新聞資訊

NEWS

香爐除了作為敬佛或是祭祖的禮器外,還是文人雅士的心愛之物,置於廳堂或擺於書房案頭,讀書時點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紅袖添香夜讀書」的美妙意境。靈性的香爐賦予人們更多的生命靈性,它穿越時光隧道,追逐並領略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

香爐是「香道」必備的器具,也是中國古代民俗、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用途有很多種,或熏衣、或陳設、或敬神供佛。形狀上常見為方形或圓形,方形的香爐一般有四足;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放置。

歷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爐、香斗、手爐、卧爐、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爐,以及熏球、香盒、香夾、香插、香盤、香匙、香鏟、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

中國香爐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代的「鼎」。清朝光緒的御用香爐是由來做,非常薄,用手電筒打在裡面,外面可以看到光源。

大明宣德爐為爐中翹楚

早在漢代以前就出現陶、瓷、銅、鐵、瓦為材料製成的香爐。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宣德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黃銅鑄成的銅器。

明清時期,大明宣德爐成為香具中的翹楚,也奠定了中式銅香爐在後世的地位。據史料記載,明代宣德皇帝在位時,為滿足玩賞香爐的嗜好,責成宮廷御匠參照皇府內藏的定、汝、官、哥、鈞等名窯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等史籍,設計和監製香爐。

錯銀雲龍紋銅爐 明宣德

為保證香爐的質量,工藝師挑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成品後的銅香爐色澤晶瑩而溫潤,宣德爐的鑄造成功,開了後世銅爐的先河,在很長一段歷史中,宣德爐成為銅香爐的通稱。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用黃銅鑄成銅器,具有40多種色澤,集造型形式之大成,從而將銅香爐藝術推向歷史巔峰,也掀起了後朝後代的仿製高潮。

香爐使用的質料主要包括銅、陶瓷、竹木器、金銀、琺琅及玉石等。

銅器香爐

明清以來流行銅爐,銅爐不懼熱,而且造型富於變化。

乳釘紋豆形嵌銅琉璃香爐 唐代 銅器

此爐造型規矩精巧,亮麗有光,銅質與琉璃的搭配,質樸蘊斂,非常精緻,應屬精緻入微品位極高之品。銅質底柱,琉璃爐身,兩側雙耳,各墜一環,兩圈銅質鑲邊將爐身分隔成上下兩部,爐身器表浮著數圈突起的小點,爐蓋近頂部鏤有錯落有致的小孔,令人彷彿看到縷縷熏香隨之四散開來。

鎏金浮雕花卉紋三足銅爐 明代 銅器

此爐直筒形,口部寬邊內折,三底足呈如意雲頭狀,整器端莊規整,為明朝香爐中較為典型的器型。近口部及底部各有一圈回紋。腹中部鑄荷花、梅花、牡丹等圖案。口部底部邊緣、腹中部荷花等圖案以及三足均鎏金,底部有「胡文明制」四字篆書鑄款。

錯銀梅花紋三足銅爐 明代 銅器

此香爐口部呈寬頻狀,直腹,三底足呈如意雲頭狀,平底。銅色黑中帶紅,底部有錯銀「石叟」篆書款。主要運用錯銀工藝裝飾,口部寬邊上一圈回紋,腹部為傲雪寒梅,近底部飾一圈弦紋,三足勾勒出如意的輪廓。

紅木座錯金銀螭紋夔身銅熏香爐 明代 銅器

此香爐的爐式出自宣德爐譜,款式經典,源於青銅彝器中的簋,端穆冷峻中透出典雅雋永之質,乃傳世銅質香爐中的上乘精品之作。工藝紋飾以粗細不等的銀絲在器身、器足、雙耳上鑲出螭紋等不同花紋,以金片點飾其間,更添觀賞之美。爐座和爐蓋均為完好無損的原配紅木,雕鏤玲瓏剔透,與沉穩古樸的爐體相得益彰。

鎏金饕餮紋三足銅香爐 清乾隆 銅器

此爐為銅,黑漆為地,浮雕的圖案鎏金。板沿口,方唇。深圓腹。壯碩的三龍首足。器口沿,曲耳上皆為浮雕雲壘紋。頸為大顆的乳釘紋。腹為浮雕的饕餮紋,器表突起的紋飾皆鎏金。整器雄渾宏闊,莊嚴大器,古樸凝重。

合作單位

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新加坡金沙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香港皇室貴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台灣凱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推廣媒體

Ⅰ、騰訊網Ⅱ、新浪網Ⅲ、鳳凰網Ⅳ、網易

Ⅴ、雅昌網 Ⅵ、半島電視台Ⅶ、今日頭條

Ⅷ、微信公眾平台 Ⅸ、搜狐網

國際藝術品交易徵集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濤說 的精彩文章:

流失海外的細數國寶
民國紙幣市場有價值嗎?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值錢嗎?
徐悲鴻的畫哪裡可以鑒定及出手
老銅鏡市場價值參考

TAG:小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