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白露 說白

白露 說白

- 白 -

劉熙《釋名》:「白,啟也。如冰啟時色也。」

-白藏 -

氣白而藏萬物。

- 白虎 -

白虎為西方之神。左青龍右白虎,是為兵符用。

一些動物毛色通常是有顏色的,但因為生理上的變異(白化病),變成白色,古時被討好帝王的人當成吉兆進貢。如白狼、白兔、白雄、白雞、白鴻、白烏鴉等。

- 白草 -

秋天的草稱為白草。宋玉《九辯》:「白露既下降白草兮,奄離披此梧楸。」

- 在服謂之章 -

《考工記》記載商代貴族服飾:「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五彩備謂之綉。」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十二章紋的色彩是「山龍純青,華蟲純黃作會,宗彝純黑,藻純白,火純赤……」藻,取其潔凈之意。

十二章紋是帝制時代的服飾等級標誌,分別為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

白色的衣服,從周代起主要在指治喪、戰敗和遭遇重大自然災害時穿。

- 露之白 -

「白露」清露色白。先秦時期,「白露」專指白露時節凝結成的露水。《黃帝內經素問》:「草木凝煙,溫化不流,則白露陰布,以成秋令。」

漢以後,白露便指代「秋露」,又因「白」而轉稱為「玉露」。

- 人之色白 -

中醫認為肝心、脾、肺、腎五髒的狀況可以從面部的顏色反映出來。人之色瑩白者,肺無病也。

-胭脂水粉-

古代的女性為了取悅男性,眉毛塗飾青黛像遠山,臉頰塗飾赤色像花朵,黃色的皮膚上塗飾白色香粉像美玉,黑髮塗飾膏澤像出浴。

白色香粉就是胭脂水粉的水粉,水粉最原始的制粉方法是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以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英」,然後放在日中曝晒,晒乾後的粉末即可用來妝面。

宋代,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蠟脂、殼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調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明代則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煉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製成玉簪之狀的「玉簪粉」。清代還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細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

-白玉 -

白玉顏色呈脂白色,也有稍泛淡青色、乳黃色,質地細膩滋潤,油脂性好。白度傳統分為: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魚骨白、象牙白、雞骨白、糙米白、灰白、青灰白等。

最上等的白玉產自新疆的和田。和田白玉中質地細膩,溫潤如羊脂的,被稱為羊脂玉。羊脂玉是白玉中的優質品種。

- 白鷺 -

白鷺,又名小白鷺,是白鷺屬的一種鳥類,以各種小魚、黃鱔、泥鰍、蛙、蝦、水蛭、蜻蜓幼蟲、螻蛄、蟋蟀、螞蟻、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穀物。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白鷺全身雪白,形態優雅,為古代詩人喜愛。

「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

青柳、青天、平湖,白色的鷺鷥將春色與秋景襯托得唯美寧靜。

民間,因鷺與路同音,一鷺衝天又有「一路衝天」之意,也將白鷺的圖案用於刺繡、繪畫等民間工藝。

白鷺也多出現在古代「三白圖」的繪畫題材中。如元代王淵《三白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勾勒坡岸一角,以枯柳、翠竹、丹葉為伴,三隻雪白的鷺鷥,或翹首,或遠眺,或俯視,氣韻清新高雅。

- 蓮藕 -

「素腕慚新藕,殘妝妒晚蓮」。《遵生八箋》中有,「秋三月肺神當令,肺屬金,色白。肺者,氣勃也。」中醫將與氣相關的癥狀都歸屬於肺。故而秋宜進白色食物,如蓮藕、荸薺、梨等。

蓮藕,在《本草綱目》果部,味甘性平,熟食補益五臟,實下焦,久服令人心歡。想必是因為五臟相宜、身體輕盈、思無愁累而致的天然之樂。

- 玉簪 -

玉簪是中國原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白鶴花、玉春棒,在植物學分類里算是百合科玉簪屬。如同心形的葉片伏在底部,一根花莖從葉叢中挺出,一串大小不一的花苞在花莖頂部聚攏。花開之前,頭部寬大細長的腰身到花蒂,形狀如同白色的發簪,因此而得名,如果不開花,是看不到完整的六片花瓣和白色的花蕊的。

明代張謙德寫的《瓶花譜》品花一節里,把花分不同品級,玉簪列為第八品,由此可見玉簪在明代大概也不是珍稀的花木。即便如此,宋代的黃庭堅有詩讚譽"玉簪墮地無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玉簪花所有的質樸和嫻靜值得欣賞,其實全株還可以入葯。花入葯利濕,根、葉都能清熱解毒。據說,玉簪花和連翹花用水煎服,或者玉簪花以白糖腌漬半日,都可以治療咽喉腫痛;以玉簪花浸泡香油浸泡可以治療燙傷。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及《三聯·節氣》所有

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專註傳統文化

倡導生活美學

下載閱讀IPAD電子雜誌

請移步App Store或安卓商城

搜索「三聯生活節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節氣 的精彩文章:

風物 桂花落
七月既望
風物 食秋之味
七夕 錯過多可惜
《漢宮秋月》訴宮斗:曲調這般焦灼,人心這般狠毒

TAG:三聯生活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