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腰椎管狹窄症的康復訓練
人體脊柱有24塊椎骨,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其中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幼年時有5塊,成年後合為一塊骶骨;尾椎幼年時為3~4塊,成年後合為一塊尾骨。
正常的頸椎、腰椎生理曲度依靠肌肉韌帶支撐維持平衡。由於腰椎的椎管內容物增生,引起壓迫脊髓馬尾神經,醫學上稱椎管狹窄症,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老年病。
你知道嗎椎管狹窄是怎樣產生的?
長期慢性勞損,由於肌肉韌帶不平衡的牽拉力,導致椎曲紊亂。結果,椎體之間的椎間盤隨移位的椎體突入椎管,而椎體後緣的後縱韌帶增厚,椎管的容積減少,再加上長期的椎曲變異,維繫椎體的椎板之間黃韌帶也增厚,椎管造成「前後夾擊」而產生管腔狹窄。
你知道嗎椎管狹窄症的癥狀
椎管狹窄症最早的癥狀表現是雙下肢步行乏力,步態不穩或步行不遠即感腰腿痛,稍坐下休息後,疼痛緩解還可行走,醫學上稱「間歇性跛行」。當你發現雙下肢發涼、無力、步態不穩、間歇性跛行,或小便頻繁、大便無力時,就應注意你的腰曲是否有問題了。
如果腰曲加大了,後仰時雙下肢有麻痹甚至竄痛感。腰曲變直或彎腰困難,用力彎腰雙下肢有麻痹或竄痛感。椎管狹窄僅靠x線片不能明確診斷,必要時需要CT以及核磁共振進行明確診斷。
椎管狹窄如不及早治療,則可逐漸導致大小便無力或失控,雙下肢不能步行,乃至癱瘓,過著坐輪椅的生活。可見,椎管狹窄症是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疾病。維持正常腰椎的曲度,是預防椎管狹窄症的關鍵。腰椎管狹窄患者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功能性的康復鍛煉,可以有效預防病人因長期卧床導致的肌肉萎縮。
那腰椎管狹窄患者的鍛煉方法有哪些?
1、飛燕點水式背伸肌鍛煉
病人俯卧位,使腹部著床,四肢、頭部抬起像飛燕一樣,鍛煉目的同拱橋式。
2、側卧位梨狀肌舒縮鍛煉
病人側卧於床上,上邊的腿抬高,抬腿時應盡量使兩腿之間的角度為直角,兩腿交替進行。此方法可使下肢的外展肌群和臀部得到鍛煉。
3、仰卧位拱橋式背伸肌鍛煉
包括三點式、五點式:病人仰卧於床上,雙腳掌、雙肘部、後枕部著床,小腿與床垂直用力,使身體其他部分離床拱起像拱橋一樣。此方法可使脊柱兩側腰背肌得到鍛煉。腰背肌發達吃力平衡,可保護脊柱在受力時不擠壓椎間盤。
4、直腿抬高鍛煉
主要鍛煉腘繩肌和股四頭肌。病人平卧於床上,雙腿交替抬高、放下,反覆進行,抬腿時應盡量使下肢與身體成直角。
總之,腰椎管狹窄症的功能鍛煉要遵循先慢後快,先小幅度後大幅度,先局部後整體,先輕後重,循序漸進的原則,持之以恆,這樣才能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內容圖片來源浙江省人民醫院介入科副主任醫師毛穎民《腰椎管狹窄症的康復訓練》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骨科專家:中老年健身七大準則
※一文读懂:骨折外固定支架病人自我护理指南
※老中醫:真的沒想到!這些保健穴位比吃藥還管用!
※家長須知:鈣蓄積或增腎結石風險,孩子補鈣「食補」即可
TAG:骨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