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笙:古村記憶

盧笙:古村記憶

盧笙:古村記憶(組詩)

古樓

四座呼應的碉樓

牽扯四堵高牆

我的上祖

用石頭砌築平安的理想

在那兵荒馬亂匪盜峰起的歲月

夷平可以採菊的籬笆

用畫地為牢的構想

向外宣示自己的凜然

以重門隔阻盜賊的窺視

以槍眼警望兵馬過境

以圍內的井水澆熄族人的怒火

以圍外的河水列陳兩邊的相安

我習慣於自求多福的上祖

那從線裝書上拓印的中庸

如今還隱約在古樓的門楣

回望那要聚族而居抱團壯膽的年代

我解讀出一種偏安的無奈

也悟出一紮筷子的思想

我今天的族人

把這種無奈網柵在各自的院落之間

把這種思想拆解和寄託

然後又不時站在古樓外獨小的樓房

向著古樓作艷羨式瞻仰

老屋

就算鑰匙還在窗內的門側

這鎖也已鏽蝕

就算能打開

我也不會進去

面對記憶中最亮

如今卻是最暗的空間

我就站在這橫街中

看那灰沙如何脫出磚牆

聽那蛀蟲如何蠶食檐椽

我能願想像那八仙桌還泛著油光

那條凳的八字腳還四平八穩的撐開

我還在想當年的一家九口

怎麼坐在一起吃飯

最小的那個是在母親的膝上

還是在祖母的背帶上

老屋一直在已幾百年

如果祖母還在也已過了百歲

親鄰忘記燒給她的那頂斗笠

也還一直在 靜靜地掛在檐鉤

儘管箍圈已脫開竹葉已散出

但我理解它等待主人的心情

也懂它已渴望雨水浸潤多年

我那連自動傘都不會用的祖母

沒有這頂斗笠

那邊的風雨您如何面對

面對祖母在的方向

我燒掉了那頂斗笠

然後深躬遙拜

然後轉身

然後一路想的就是

寫首給老屋的祭詩

田塅中的那一棵樹

偌大的田塅中就只一棵樹

狀如大傘 插在一圈草坪中

是前人刻意的栽種

還是自然的巧奪天工

這一切都考究無從

別問它為什麼這樣孤獨

這樣孤獨地站在陽光下有什麼用

要問就問樹下的老農

那周遭勞作的農人

是不是它的弟兄

如果烈日當空

是不是都向它靠攏

那午間的小憩

是不是因它而從容

別問它為什麼這樣孤獨

這樣孤獨地站在月光下有什麼用

要問就問那枝丫上的歸鴻

那一樹甜夢的鳥兒

是不是它的弟兄

如果日薄西山

是不是都像回籠

那晚間的安然

是不是因它而有夢

田塅中的這一棵樹

好在沒躲進深山中去構成樹叢

否則就不會出現在詩人的詩中

馬鞍山

家鄉四望群山的洞落中橫亘一座石山

東西走向 形如馬鞍 名曰馬鞍山

是不是天官騎著天馬奔騰的遺落石化

我沒有聽說

我聽說又看見了的

是周邊許多高矮不一的圍屋

大多朝向它安放大門

甚至四圍群山中的墳塋

那碑刻中的名字都向著它肅然站立

在那安步當車高頭大馬代表榮耀的年代

馬鞍山是鄉人祈願的理想標高

亦是風水先生跳出玄虛的言指狀物

陸續應該有私塾先生掌手下

之乎者也的朗朗書聲

陸續應該有我的上古鄉人

在教囑「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

陸續應該有許多書生徒步赴考

騎著高頭大馬回來的 有嗎

傳說依稀 故紙無載

但那已疊墊得相當厚實的理想 依然

直至今天

儘管旁邊國道路過的車鳴掩蓋了馬嘶

但代表高貴的馬鞍山

仍然是鄉人的膜拜

起碼在沒有更能言喻高貴的

什麼山出現之前

理應如此

★★盧笙,本名盧元充,廣東清遠英德人,履職某中心小學副校長。自幼愛好文學,青少年時代些有習作見諸報刊,後耽於俗務擱筆一段時間,近才重拾舊好,執念於詩,陸續有詩刊發。現為「廣東詩人」會員,「中國詩歌網」註冊藍V詩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遊作家 的精彩文章:

婁義華:感受「香港速度」
楚風:憶秦皇島的舊日時光
李岩生:廈門歸來心猶寒
楊永順:媧皇宮遊記
樊進舉 薛金山:荷塘晨曲

TAG:旅遊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