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豆沙系口紅試色

豆沙系口紅試色

Hey~

我們又見面啦~

你還好嗎?

GIF/1K

2017.09.07

本來以為做口紅試色蠻簡單的,但對我這種懶惰的人來說,還是不容易。

拍攝大多是在晚上下班回去的時候,面對的只有燈光光線。

光線強弱不同的情況下顏色效果也有一些差別。但是都有備註好。

有非常近的局部圖可以看清楚唇膏的質地,也有遠一點拍的(也就是以我這張大臉為背景)的圖,可以看出口紅顏色在膚色背景下的一個整體效果。

(本文圖片較多,建議在有wifi的情況下觀看)

espoir絲絨唇釉

色號:moonlit

這隻唇釉不是今年入的。當時覺得色號非常的溫柔,很好看的豆沙色(偏橘)

畢竟是棒子的東西,目前還是不推薦買的。

除了主觀因素外,還有就是這個唇釉會拔干積線。剛擦上去嘴巴還是無負擔的,說不上絲絨絲滑的感覺,但是也沒有什麼不舒服也不會粘膩。

刷頭感覺不是很細緻甚至是有點粗糙。

上嘴一段時間後嘴巴就會拔干,並且嘴唇內側會積一條線,非常的丑。總之不是一款可以持久帶出門不補妝的唇釉。

但是顏色真的很好看,建議如果以後看到類似的顏色可以買,偏橘色的豆沙色。

the balm啞光唇釉

色號committed、sincere

因為是同一個系列的唇釉,我就放在一起講了。這兩隻都是手上試色像豆沙色但是上嘴更像土色的唇釉。

妝容清淡的情況下請不要使用這種歐美系的豆沙或者是土色系的唇膏,擦上彷彿馬上要入土了。

上嘴前我是沒有做唇部滋潤打底的,可以看到這款唇釉質地上:上嘴後是滋潤的,幹掉後也不會拔干。

但是嘴巴會非常粘,可以說是非常的負擔了。而且顯唇紋,歐美系的啞光唇釉都有這個因素,不說他是缺點,因為很多人會覺得有唇紋的嘴巴很性感!

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持久且不容易沾杯。不會到處留印子,是可以放心擦著帶出去即時不能補妝也會安心的唇釉。

為什麼我覺得歐美系唇釉干後粘是通病,讓我介紹下一款唇釉。

NYX啞光唇釉

色號:12號

NYX這款啞光唇釉,我的感覺是跟the balm的差不多。

不拔干但是粘。上嘴沒有the balm的滋潤。干後嘴巴也是乾爽不沾杯的,但是抿嘴依舊會感覺到很強的粘性。

於the balm對比,性價比算是很高了,且持久性也會比它出色一點,只是質地和上最感受做的沒有那麼的好。

而且從照片上也看得出來,nyx的這款更加顯唇紋。但是不會卡在唇部的紋路里,不會裂開。

當然我的唇部狀態不算差,如果是唇部狀態一直很差的盆友,建議不要買這個,hold不住的。

露華濃唇膏

色號:225

是非常滋潤的質地,上嘴舒服不卡紋。也不顯唇紋。遮蓋唇色的能力強,大白菜的價格真的是性價比非常的高了。

橘調偏重,所以近看橘色感會很強。但是遠看的話還是一隻比較溫柔的豆沙色。非常推薦!!

日常、上班都可以塗,素顏淡妝都hold的住。

但是質地這麼滋潤,容易沾染掉色就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啦,需要經常補的喲。但是不會讓唇部狀態變差。

espoir平頭的口紅

色號:BR902

滋潤型質地,但是遮蓋唇色的能力並不強。顏色有點太過於偏紫,感覺已經超出了豆沙色的範疇。這種類似質地的口紅很多吧,不推薦買。

歐萊雅啞光唇釉(海外版)

色號:314

據說是阿瑪尼501的平價替代。但是我手頭沒有阿瑪尼501,所以沒辦法對比。

雖然是歐美系的亞光唇釉,但是上嘴並不幹、不粘、不會也沒有那麼容易顯唇紋。跟之前的3隻歐美系唇釉相比,優勢太多。

缺點就是不防沾染,容易掉色。上嘴舒適,但沒有到沒有負擔的程度。

顏色真的超級溫柔,不會顯的氣色差的那種。色系是偏粉系的豆沙色,溫柔大氣!!性價比也是沒的說,說不出不推薦的理由。

得鮮雙頭氣墊口紅

色號:rd01

顏色:美的沒話說,是很好看的珊瑚豆沙。手臂上的試色看起來像磚紅色,但是上嘴缺特別的溫柔,絕對不是顏色很深的那種。

質地:絲滑、輕薄無負擔。這隻我是在試完the balm的唇釉之後試的,那種巨大的差別感受非常明顯。不會覺得嘴巴綳著,抿嘴也不會粘。

氣味:這款是有明顯的香氣的,不會很噁心,但是也是屬於香料的味道。不會提檔次的那種香料味,但也不low。

持久度:依舊不是一款持久的唇膏,但是也很好補擦。之前出去玩的時候一整天只帶了這一隻,沒有潤唇膏的情況下隨時補塗,不會讓唇部狀態變差起皮。

翻來翻去發現手上稱得上豆沙色的就這麼寫,基本都是開架產品(畢竟人盡皆知的窮),由於本人膚色原因,可能豆沙色在我臉上的表現都沒有特別好。但已經是盡量還原了。

一轉眼已入秋

一轉眼已經入秋了,下次想整理一下秋冬的口紅試色,不知道你們感興趣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吧唧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吧唧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