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衛報》向 Dear Angelica致敬的作品 讓Tilt Brush好尷尬

《衛報》向 Dear Angelica致敬的作品 讓Tilt Brush好尷尬

《衛報》向 Dear Angelica致敬的作品 讓Tilt Brush好尷尬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剛剛推出了一個7分多鐘的360動畫短片「Sea Prayer」。使用Tilt Brush,以實時手繪的方式創建了一個關於敘利亞難民的VR敘事作品。

故事是由阿富汗著名作家Khaled Hosseini(美國醫生和暢銷書作家,成名作《追風箏的孩子》)根據2015年那張震驚全球的新聞:三歲的敘利亞兒童Alan Kurdi在海灘上的遺體照片創作的。作品希望藉此提醒和引起人們對難民事件更大的關注。

《衛報》向 Dear Angelica致敬的作品 讓Tilt Brush好尷尬

視頻開啟於一幢海邊的溫馨小屋,隨著空白的背景上逐一出現的房屋、沙灘、椰子樹、女人和狗。敘述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安寧和平的美好生活場景。隨著解說和空間音效的引領,觀眾的視線逐漸從眼前的溫馨場景,慢慢留意到周圍的環境正在發生令人不安和恐怖的變化。暴力和武裝衝突攪亂和破壞著原來寧靜平和的生活。隨著敘述和更多的繪畫充滿整個空間,場景的中間,出現了Alan Kurdi和爸爸相擁的美好畫面。

作品由《衛報》自己的Guardian VR團隊與VR藝術家Liz Edwards合作創建。被稱為「使用Tilt Brush創建的第一個VR動畫敘事作品」。體驗後的感覺是,無論從創作形式、敘事方式都在模仿Oculus Story Studio使用自己研發的VR創作工具Quill,繪製的傑作:《Dear Angelica》:後者在今年1月的聖丹斯電影節上首發,無論是意識流的精美畫風、實時繪製牽引觀眾情感的方式,以及使用Oculus CV1和Touch進入作品所獲得的完美體驗,都堪稱VR動畫敘事作品不可多得的佳作。

《衛報》向 Dear Angelica致敬的作品 讓Tilt Brush好尷尬

而《衛報》這個「Sea Prayer」不僅節奏緩慢、畫面單一,同時渣畫質對沉浸感也是一個破壞。而且並沒有看到Tilt Brush實時渲染的版本。這或許是作為新聞媒體,為了實現更大的宣傳推廣效果,把作品轉換為360度視頻導致的結果。但是作為Google最為聲名遐邇的VR繪畫工具,跟《Dear Angelica》體驗中Quill能實現的靈動、絢麗畫風相比,Tilt Brush在這部作品中的確顯得蠻尷尬的。

《衛報》向 Dear Angelica致敬的作品 讓Tilt Brush好尷尬

英國人在虛擬現實內容,尤其是新聞報道上其實一直領先全球,許多著名的英國媒體在這方面做了不少探索。BBC在去年嘗試了VR動畫片(《We Wait》)的方式,進行關於敘利亞難民新聞的互動式報道。IN2親測使用Oculus頭顯的這個體驗非常不錯。《衛報》的VR團隊認為:「Sea Prayer」是第一個使用Tilt Brush探索VR敘事的作品,旨在能與這個領域中最好的藝術家合作,創建一個真正能實時展現在觀眾身邊的故事,讓人們更加深入了解大量難民在從戰爭的危險中逃離時所經歷的悲慘過程。

只能說願景是好的。但實現願景真是需要創意和技術支持。以及,《Dear Angelica》真心是一部VR里程碑式的作品。已經關閉的Oculus Story Studio為VR創作貢獻了不可輕易超越的標準。

目前「Sea Prayer」在YouTube或者《衛報》的 Daydream平台上的應用都可體驗。

相關閱讀:

[新體驗]Dear Angelica:突破VR敘事的新疆域

[新體驗]BBC VR動畫短片We Wait:探索體驗式新聞的新維度

BBC VR動畫新聞:真實事件的虛擬敘事 體驗時代的新聞模式?

[IN2原創資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圖片來自YouTub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2虛擬現實影像 的精彩文章:

《敦刻爾克》:非線性敘事的傑作 無需VR頭盔的沉浸式故事
要開VR體驗店找不到內容?可以試試下面幾種方式
迪士尼好萊塢影城將更名重啟 沉浸式主題樂園初露端倪
HypeVR嘗試ARkit 用手機隨時進入6自由度全景世界

TAG:IN2虛擬現實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