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僅僅是個節氣名嗎?那你就太天真了!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白露通常在陽曆9月7日至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此時植物開始有露水,表徵天氣已涼。
其實,「白露」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詩詞中廣泛使用的一個意象。下面就簡單盤點一下「露」在歷代詩詞中常見的幾種象徵意義。
一、表徵秋天的蕭瑟凄涼
由於「白露」通常出現在秋天,因此古詩詞中常用其表徵秋天的蕭瑟凄涼,或抒發自身的悲涼落寞之感,又可進一步比興出離愁、閨怨、思鄉等情緒。例如《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古詩十九首·其七》:「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曹丕《燕歌行》:「草木搖落露為霜」,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馬戴《灞上秋居》:「空園白露滴」等等。
詩經·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這首詩是《詩經·國風》中的代表作之一,歷代廣為傳誦,甚至今天還被譜成流行歌曲。三章分別用「白露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比興手法,交待了時序是秋天,烘托出蕭瑟凄涼的氣氛,進而引出下文「苦苦追尋伊人而終不可得」的孤獨悵惘之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此詩:「《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
玉階怨
唐 · 李白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這是太白少見的閨怨詩。全詩沒有一個「怨」字,但卻通過玉階、白露、羅襪、秋月各種深秋意象烘托出女主人公深入骨髓的「孤獨寂寞冷」,抒情極為幽深婉曲,「不言怨而怨自深」。「卻下」二字極為傳神,末句餘韻無窮,不絕如縷。《唐宋詩醇》有云:「妙寫幽情,於無字處得之……怨而不怨,惟玩月以抒其情焉,此為深於怨者,可以怨矣。」
月夜憶舍弟
唐 ·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此詩是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當時由於戰事阻隔,老杜與幾位弟弟音信不通,因此寫下此詩抒發對兄弟的極度思念以及對兄弟安危的深切憂慮之情。這種思親思鄉之情,在戍鼓、雁聲、白露等蕭瑟意象的烘托之下更顯濃烈沉鬱。
灞上秋居
唐 · 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卧郊扉久,何門致此身。
此詩為馬戴的代表作。灞上位於唐都長安之東,唐代士子進京求取功名時大多寄居於此。這是一個風雨初定的深秋夜晚,作者面對晚行雁群,他鄉落葉,獨夜寒燈,空園白露,孤壁野僧,聯想到自己功名未成,漂泊客居,懷才不遇,前途渺茫,豈能沒有孤苦無依的羈旅愁思?豈能沒有身世落寞、前路彷徨的無助之感?
二、表徵人生的短促無常
由於露水極易在朝陽之下蒸發消散,因此古人常用「露」來表徵生命的短促無常。
《史記·商君列傳》中記載:「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
《漢書·蘇武傳》:「李陵謂蘇武曰:『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古今注》卷中《音樂》亦載:「《薤露》、《蒿里》,送哀歌也,出田橫門人。橫自殺,門人傷之而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滅也。亦謂人死魂魄歸於蒿里,故用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還復滋,人死一去何時歸?』……至孝武時,李延年乃分二章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為輓歌。亦謂之長短歌。」
古詩詞中也常用「露」感慨人生苦短,韶華易逝,我們應該且行且珍惜。例如《古詩十九首·其十三》:「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丕《贈白馬王彪》:「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宋之問《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柳河凄輓曲,薤露濕靈衣」,賀鑄《鷓鴣天》:「原上草,露初晞」等等。
古詩十九首其十三
漢 · 無名氏
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
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
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
萬歲更相送,賢聖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為葯所誤。
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此詩感慨的是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社會極度黑暗,黎民百姓的生命猶如朝露,太陽一曬就消失了。人生如寄,匆匆而逝,即使聖賢亦無法超越這個規則,倒不如及時行樂,享受眼前的美酒華服。全詩充滿了悲涼無奈的頹廢心態,但也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
鷓鴣天
宋 · 賀鑄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壟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悼亡詞,在文學史上可以與潘岳的《悼亡》、元稹的《遣悲懷》和蘇軾的《江城子》相提並論。「同來何事不同歸」,看似無理之問,實則痛徹心扉。「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孤寂痛苦之情溢於言表。「原上草,露初晞」,運用「薤露」的典故痛惜妻子生命的短暫。最後兩句最為感人,昔日妻子挑燈補衣的情景歷歷在目,而今伊人已逝,只能徒然「卧聽南窗雨」。往昔平常之極的一件小事,而今憶及卻令人哀婉凄絕。
三、表徵古代的一種祥瑞
在我國古代,人們認為「天降甘露」是一種祥瑞,預示天下太平。《漢書·宣帝紀》記載,某年「甘露」降未央宮,宣帝大喜,甚至將年號改為「甘露」。漢武帝迷信甘露可以使人長生不老,還專門在建章宮內建造金莖承露盤,用以承接天上的甘露。
《漢書·郊祀志上》記載:「其後又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矣。」三國蘇林註:「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唐顏師古註:「《三輔故事》云:建章宮承露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蓋張衡《西京賦》所云『立修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屑瓊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
想來也是諷刺,在古代象徵生命短促無常的露水,卻被帝王們自欺欺人地視作令人長生不老的「天降祥瑞」,豈不徒惹後人哂笑?眾所周知,「愛露成痴」的漢武帝自然沒有長生不老,但他留下的「承露盤」典故卻被後人廣泛引用在詩詞之中,例如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五》,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等。
秋興八首其五
唐 · 杜甫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卧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照朝班。
有一種觀點認為,老杜在此詩中引用「承露盤」的典故,應是用漢武帝暗喻唐玄宗,諷刺其好大喜功,貪圖享樂,最終釀成「安史之亂」的悲劇,給黎民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 · 李賀
序: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此詩是李賀因病辭職,自長安赴洛陽途中所作。詩中引用「金銅仙人辭漢」的史事,抒發了強烈的興亡之感、家國之痛和身世之悲。全詩想像雄奇,特別是「憶君清淚如鉛水」和「天若有情天亦老」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極具「詩鬼」特色,因此傳誦千古,被廣泛引用。李賀引用了「茂陵劉郎」的典故,應該也是為了諷刺漢武帝好大喜功, 妄想成仙,最終卻如同秋風落葉一般長眠於茂陵荒冢之中。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露」的詩詞呢?歡迎留言討論啊~
欄目策劃:劍雪;圖文編輯:譙譙
學而時習 · 第十四輯
TAG:素笛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