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繪畫兩篇:1、墮落的繪畫 2、繪畫臨界點

談繪畫兩篇:1、墮落的繪畫 2、繪畫臨界點

點我,進入【全球藝術】小程序,閱讀更多……

【全球藝術-專欄】導讀

編者按:很多從事繪畫的朋友一直希望能增加一些關於當代藝術中的繪畫議題,所以這次推薦青年藝術評論家張營營小姐的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較清晰的分析了當代藝術和繪畫的關係,語言通俗易懂,希望大家讀了有收穫。因為篇幅較長,所以兩篇都進行了節選。完整的原文可以跳轉到【全球藝術】小程序,張營營專欄閱讀。

1

墮落的繪畫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對一種傳統的創作媒介產生質疑,懷疑它的能量,輕視選擇使用這種媒介的藝術家身份的當代性,直到新媒體的初始大潮漸漸退去,我們再來重新審視,發現它正慢慢作為一種形式明確的表達方式又開始回到創作媒介的平等身份和地位上來,它就是繪畫。

我們平日口中談論的「繪畫」應該是一種更加本能的短路徑的思維方式,它同時還帶有一種感性而直接的人類觸感。相比「觀念」,繪畫的思維與繪畫形成之間的距離更近,這裡的「距離」代表的是因其在藝術思考當中捲入的創作因素的數量較少而形成的點對點的直接關係,比如科技的、政治的、歷史的、戲劇的、時事的等等因素就很難體現在其中,或者說因為它比較單純,就像古代人和我們相比,想法就比較簡單一樣。說繪畫作為一種表現方式在今天有些落後了,其實不是繪畫的「問題」,它並沒有變,而是世界的認知方式改變了,它已不再是單向或者雙向維度去認識一個普通事物。又或者因為幾個世紀以來繪畫在藝術領域的霸權地位而使得它更新速度非常慢,所以有些落後。然而「觀念」成形(成為物質)的思考路徑則更加豐富、多元和複雜,它更符合今天世界的發展邏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繪畫簡單直接的思考路徑不再符合今天人類認知世界的思辨模式,它依然靠一種個體對接世界的短路徑思維在運營,雖然它可以與人類本能的情感能更快接近,但因為顏料、筆和畫布關係的物理局限性,即使在它將來的發展過程中,也不會被增加太多的操作路徑,所以說繪畫很難。

今天,幾乎所有以繪畫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藝術家(簡稱「繪畫藝術家」)都還是將自己放在當代藝術領域中評價和表達自己,可並非所有的繪畫藝術家都明白當代藝術在今天的含義,因此也就造成了一些繪畫作品在藝術上的誤讀,從而形成了繪畫在今天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中的尷尬境地。

「墮落」一詞在我看來,「墮」指的是懶惰(與「墮」同音近意),表示的是藝術家思想的惰性;「落」指的是落後,因為思想懶惰造成的藝術觀念上的落後,最終形成的墮落的思想狀態。 這種狀態並非僅僅出現在繪畫藝術家身上,許多採用新媒介的藝術家對媒介和藝術本體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淺層的視覺語言上。

精神的匱乏,人格的缺失

沒任何藝術指向性,沒有文化,沒有審美,沒有邏輯,沒有構成,沒有內容,沒有思想, 低俗的個人要求,無對象的隨意調侃,沒有問題,也沒有實踐的阻力,只是虛假的情感在召喚,這些現象是今天中國繪畫藝術的普遍問題。想怎麼畫就怎麼畫,傳遞的是一種虛無的價值觀;信筆拈來,透露的是一種墮落的繪畫狀態。

思想的缺乏是「墮落的繪畫」中是最主要的能量匱乏點。魯迅在1919年的《隨感錄四十三》中說:

進步的美術家——這是我對於中國美術界的要求

美術家固然須有精熟的技工,但必須有進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他的製作,表面上是一張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與人格的表現。令我們看了,不但歡喜賞玩,尤能發生感動,造成精神上的影響。我們所要求的美術家,是能引路的先覺,不是「公民團」的首領。我們所要求的美術品,是表記中國民族知能最高點的標本,不是水平線以下的思想的平均分數。」

思想的匱乏在當代繪畫中的表現是一種消極的、無個體意識的虛假的藝術態度,不存在人格的表達。面對繪畫話語權的消逝與圖像大爆炸和新媒體的衝擊現狀時,許多繪畫藝術家選擇了退縮,退縮到一種對繪畫本體的保護欲中。為了與當代藝術在名義上發生關係,而又強加了一種虛假的「反抗態度」,實則無為。

本文尚有2000餘字,請跳轉至【全球藝術】小程序閱讀

2

繪畫臨界點

01、曾經作為信仰的繪畫如今該何去何從?

為什麼我們會將繪畫暫時區別於其他的藝術表達方式單獨拿出來討論?這其中必然有它的特殊性,也許是因為繪畫的歷史長度與它的初始身份是其他藝術媒介不可能擁有的。繪畫曾經擁有過「神性」的歷史,它附著在宗教建築中充當神的旨意並嵌入到從前的社會關係中,是信仰一般的存在。正是這種信仰使得它成為與其他藝術媒介在觀眾心中的本質區別,也使得關注和理解它的群眾數量至今還是首位的重要原因。因為只有它目前作為藝術的代表已經成功的存在於人類基因當中,甚至不會引起懷疑。鑒於繪畫的歷史幾乎與人類歷史同步存在,所以這個老者的身份是任何其他新媒介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因此在評價作為媒介的繪畫時,我們不能夠忽略它的存在歷史而截流評論。

02、今天的文章是從分析一個假設開始的,我稱之為「從牆上下來的烏鴉還是繪畫嗎?」

註:這裡的「烏鴉」僅代表被藝術家描繪的對象,而非實體的烏鴉形象

首先,我們用筆(鉛筆、鋼筆、或者毛筆)在牆上畫一隻烏鴉,這是你心中鳥的一種形象。它通過你的視覺感官,使用描繪的手段將這種印象或者想像投射到實體的平面中,這個實體的平面可以是紙張或者牆面(它可以是任意一種平面),在這裡我們選擇牆面。由於筆觸和顏色的揮灑形成了一個圖像,它可以是黑白的,但它很具體。毫無疑問,我們都會認為這是一幅繪畫,即使它不是畫在紙上或者畫布上的,就像一些天頂畫或者素描草稿。這是繪畫的第一階段。

形成它的三大基本要素:描繪主體(藝術家),媒介(顏料、筆、平面),主題(描繪的對象)

現在我們將鉛筆的描繪改換成有厚度的油畫顏料,再來描繪剛才那隻烏鴉的形象。因為加入了顏色,筆觸也發生了變化,這個圖像顯得更加栩栩如生。同樣毫無疑問,我們認為它是繪畫的,更加標準的繪畫。這是繪畫的第二階段。

形成它的三大基本要素:描繪主體(藝術家),媒介(顏料、筆、平面),主題(描繪的對象)

現在,我們將使用的顏料增加一些可見的厚度來描繪剛才這隻烏鴉,當顏料有一定厚度時,我們依然會認為它是繪畫,因為它的形象並沒有因為顏料厚薄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它依然是你腦中和眼中的那隻烏鴉的形象。此為繪畫的第三階段。

形成它的三大基本要素:描繪主體(藝術家),媒介(顏料、筆、平面),主題(描繪的對象)

現在,轉折點來了。我們打算把第三階段的這隻烏鴉不做絲毫改變的從牆面上取下來,放到空間中,讓它脫離平面的束縛。它可以立在桌面上,或是被一條看不見的線條支撐,也可以被懸掛在空氣中,我們可以給它任何一種可見或者不可見的力來支撐。但無論如何,它都是你剛才描繪的那隻用厚厚的顏料描繪的烏鴉的圖像。脫離了平面的烏鴉還是繪畫嗎?此為繪畫的第四階段。

形成它的三大基本要素:描繪主體(藝術家),媒介(顏料、筆、空間),主題(描繪的對象)

現在我們將這隻由顏料描繪成的、有一定厚度的、被完整拿到空間中的烏鴉的形象繼續增加厚度,使它更有立體的感覺,此時也就增加了觀眾觀看它的角度。當我們從正面觀看它時,它的形象與當初畫在牆面上的那隻烏鴉沒有任何不同,不同的僅在於你現在可以從側面觀察它了,它有了其他的「形象」。但說到底,它還是圍繞藝術家最初描繪的那隻烏鴉的形象服務的。被立體化的這隻烏鴉還是繪畫嗎?此為繪畫的第五階段。

本文尚有3000餘字,請跳轉至【全球藝術】小程序閱讀

生活不止於藝術,願我們攜手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TV 的精彩文章:

TAG:ART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