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注北海合浦石康鎮泥玩手藝

關注北海合浦石康鎮泥玩手藝

說起「咯咯雞」,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來說,是童年時光最美好的回憶,它曾是孩子們愛不釋手的玩具。每逢過年,大人們都會精心挑選幾個「咯咯雞」給孩子作新年禮物。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吹起「咯咯雞」,響亮的雞叫聲在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為過年的街市增添了喜慶氣氛。曾幾何時,充滿童趣的「咯咯雞」在人們視線中消失了近半個世紀,成為一代人揮之不去的鄉愁。前不久,記者在一次採訪中獲悉合浦縣石康鎮81歲的陳耀宏老人為「咯咯雞」的傳承與發展堅守了大半輩子,使沉寂半個世紀的「咯咯雞」又「叫」了起來。

陳耀宏在悉心指導兒子陳文國描繪泥雞的紋飾。

兒時記憶

81歲的陳耀宏老人屏住呼吸,仔細地聽著手中泥雞發出「咯咯咯……」的叫聲,時不時調校著發聲孔的大小,高度的專註讓他腦門沁出豆大的汗珠。

在他身後,由五顏六色的泥巴捏成的霸氣十足的公雞、形態稚拙的青蛙、呆萌可愛的小狗……或站或卧,生動有趣地佔滿了不大的房間。盛夏的一個下午,記者走進合浦縣石康鎮陳氏泥雞第四代傳人陳耀宏的家,彷彿走進了「動物世界」。

曾經當過赤腳醫生的陳耀宏,提到祖傳的泥雞製作手藝滔滔不絕:石康盛產優質高嶺土,是製作泥雞等泥玩的最好材料,因此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做泥玩就成為許多石康人謀生的手段。

在陳耀宏老人的記憶里,每逢農曆十二月,大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煉泥、捏坯、粘制、彩繪……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咯咯雞」從他們手指尖上魔術般地變了出來。「爺爺他們做的泥雞可是遠近出名的,一手捏住雞頭,一手捏住雞尾伸縮拉動,會發出『咯咯咯』的母雞產蛋時的叫聲;對著雞尾氣孔吹氣,還可使之發出『喔喔喔喔』的公雞啼聲。」年幼的他常常屁顛屁顛地跟在大人後面學上兩手,耳濡目染,很快練就了一手好技藝。

「最讓人難忘是除夕過後,大人們用簸箕裝著五顏六色的『咯咯雞』,或擺攤或掛在脖子上街頭巷尾叫賣,滿街的公雞『喔喔喔喔』、母雞『咯咯咯』聲此起彼伏,過年的氣氛很是濃厚。」

從十來歲起,陳耀宏展現出過人的靈氣和才華,他捏的「咯咯雞」靈巧生動,很受歡迎。對他來說,捏「咯咯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兒,他不斷嘗試捏青蛙、小狗等新的東西,這些泥玩經過他的手變得活靈活現,還會發出惟妙惟肖的叫聲。

形態稚拙的泥青蛙

巧藏玄機

在陳耀宏的小客廳兼「生產工場」,他一邊展示「咯咯雞」的不同品種,一邊如數家珍地介紹著:一件完整的彩色泥塑的落成,要經歷挖土晒乾、水泡發漿、捶打煉泥、預製模具、壓制泥玩坯體、晾坯修坯、製作發聲孔或傳聲器、晒乾坯體、裁割牛皮紙條(做氣囊用)、用紙片粘接組件、修整調音、組裝造型、調試音質、塗防潮粉(兩層以上)、晾乾打磨、繪畫紋飾等十幾個環節。

「咯咯雞」的製作看似簡單,卻內藏機巧。當孩子們捏著泥雞的雞頭和雞身,往中間一推,泥雞會發出不同的叫聲,很是神奇。「其實,玄機就在製作過程中所設計的哨孔,這是一個最具匠心的工序,全憑手藝人長期的經驗積累和技巧運用。」陳耀宏接著說:「泥巴的質量和乾濕度也很重要,如果遇到陰雨天,還得將捏好的泥坯放在火爐旁烘乾。」

為了使這一具有兩百多年歷史的祖傳民間技藝不湮沒流失,陳耀宏老人從沒有間斷過製作,即使在「咯咯雞」生產受限制的時代,他仍然堅守著,空閑時間常常背著人練習手藝。「當時將做好的泥雞拿給一位生活拮据的老人偷偷賣,不僅緩解了她家庭的困難,也讓自己雙手保持著靈活。」講述起這件事時,陳耀宏話語里透著幾分無奈。

說到泥雞及泥玩系列產品製作工藝流程的繁瑣複雜,陳耀宏不禁感嘆:「過去生活困難,製作泥雞也算是一條謀生的門路,因此再艱苦麻煩都得做下去。現在大家的生活好過了,誰還願意花這麼多時間精力去做這個小玩意兒呀。這就是泥雞技藝一經中斷,就難以傳承、延續的關鍵問題。」

後繼有人

上世紀60年代,隨著泥雞製作手藝人的年齡逐漸增大,曾經在街頭巷尾都可尋的民間手工藝人所剩無幾,「咯咯雞」逐漸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即使在鄉村,「咯咯」聲也逐漸消散,成為一種正在逝去的文化記憶。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民間工藝的重視和挖掘、保護,大批處於湮沒狀態的民間工藝得到恢復和發展。然而,由於合浦「咯咯雞」消失的時間太長,加上製作工藝的複雜性及傳承範圍的局限性,知之者甚少,一直未能重振雄風。

「消失的不僅是民間藝術品,更是那遠去的鄉情、難捨的鄉愁。」陳耀宏說:「我現在老了,但心中一直有個未了的心愿,那就是想讓這一技藝得以傳承和發揚,只要有人喜愛這門手藝,我就免費傳授給他們。」

為了讓這門祖傳的獨門工藝能夠傳承下去,從2016年開始,陳耀宏憑著回憶一筆一畫描繪泥雞及其他泥玩的形狀,還四處籌備材料,經過精心的參考對比,創新設計,成功地製作了泥雞及其他泥玩的全套石膏模具,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操作環節,降低了勞動強度。

陳耀宏的執著和堅守,感動了兒子陳文國。在合浦市場管理部門工作的陳文國告訴記者:「父親已80高齡了,自己也快奔五了,現在著急的不僅僅是父親,連親朋好友都跟著急,生怕這門手藝失傳了。」

今年年初,陳文國決定利用工閑之餘,跟著老父親弄泥學畫。僅僅半年多的勤學苦練,陳文國已經能獨立並熟練地製作全套泥雞及其他泥玩,陳氏泥玩終於有了第五代傳人。在父子兩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消失了半個世紀的「咯咯雞」叫聲又在石康鎮響了起來!老街坊聽到這熟悉又久違的「咯咯」聲,都感慨:「好耐(方言:很長時間)都沒聽見這個聲音了,彷彿將大家帶回了童年時代。」

「人的一輩子總得有些執念,專註做點東西,保留我們最為珍貴、最引以為傲的東西,至少能對得起光陰,對得起歲月。」陳耀宏樸素的語言讓人動容。他堅守的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時代、一群人的記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小時新聞 的精彩文章:

美國會將就撞船事故考問海軍 深究戰備方面問題
新的一周可能從雷陣雨開始 出門記得帶傘
貴港:五旬男子趁夜色飛車搶奪獨行女子財物
「叔叔,我能用一顆糖換您一支煙嗎?」
車主年輕化趨勢明顯 寶馬更加突出運動性

TAG:24小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