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像相似但「玄奘法師」並非「地藏王菩薩」,地藏王終未成佛
地藏菩薩,梵文為「Ksitigarbha」。地藏菩薩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地藏王菩薩」。(很多讀者糾結「地藏菩薩」與「地藏王菩薩」的區別,其實為同一尊菩薩)在漢傳佛教中更被稱為「四大菩薩」之一。
地藏菩薩名號「地」和「藏」構成,各自有著深厚的寓意:
「地」是指「大地」, 地承載萬物,一切崇山峻岭,萬事萬物都在地上。寓意菩薩能承載眾生,出離地獄苦海;地能生萬物,寓意菩薩能生一切善;大地的堅固不動,形容菩薩救度眾生的大悲心,猶如金剛,不可傾動。
而「藏」除了表面的「寶藏」、「財富」意思,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還寓意菩薩證得諸法實相,具足六度萬行無量功德善法,能救脫無數眾生,咸登覺岸。
地藏王菩薩的本願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記載,地藏菩薩昔於忉利天宮,受釋迦世尊囑咐,於釋迦寂滅以後,未來佛彌勒未生之前,在這個過渡時期中,娑婆世界眾生由地藏菩薩來負責度化,令其永為幽冥教主,使世人有親者,皆得報本薦親,共登極樂世界。
地藏菩薩受此重託,遂在佛前立下大誓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即發誓要將所有的地獄眾生,全部救到極樂世界,然後才示現成佛。
地藏王菩薩不止管地獄,他也負責超度六道眾生,隨著人的前生今世所做的一切惡果,都會在三惡道中受苦受難,以示懲罰,然後地藏菩薩便承接了釋迦牟尼佛的托負,用各種方法救度眾生,使其解脫。
地藏王菩薩的性別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地藏王菩薩在過去無量劫中曾多次化身凡人,婆羅門女、光目女等,她們都是為了救在地獄受苦的親人,發願度化眾生。
地藏王菩薩在我國從唐代開始形成獨立的信仰。公元719年的唐朝(唐玄宗時),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出家為僧,留學中國。尋訪到安徽九華山,在深山中苦行修道七十五年,道德崇高,智慧深廣,金喬覺法師的道德風範感化世人,世人尊他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以其寂日七月三十,作為紀念地藏菩薩的節日。
地藏王菩薩其形象漸從女相變為男相,所以無論男女其實都只是地藏王菩薩的化身罷了,只是度化眾生的大願都是一樣的。
地藏王菩薩的造像
前文提及「地藏王菩薩」與「玄奘法師」造型相似,雖然是不同的人物,但還有一定的關係。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的內容是地藏菩薩以沙門形像出現,勸念誦、塑像等,同時宣揚佛教義理。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是由玄奘法師重譯,玄奘法師新譯的文字句意更加流暢,加上玄奘受崇的地位,促進流傳與名氣。同時促進了地藏造像大量出現,地藏信仰廣為流布,其基本特質確立。
目前漢傳佛教的地藏王菩薩造像,一般為剃髮圓頂(或頭毗盧帽)、樸實無華的聲聞形,一手執錫杖,一手托摩尼寶珠的雲遊相,多為單尊的供奉像。相傳是根據金喬覺法師的形象繪製而成。
加上金喬覺法師和玄奘法師都是唐朝僧人,所以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形象都是身穿袈裟,頭戴毗盧帽,手持錫杖,裝束一致。後期文學小說和影視作品的造像影響,更讓人容易混淆為同一尊。
其實地藏王菩薩最初形象是菩薩裝,逐漸變成了聲聞形。目前藏傳佛教中地藏王菩薩保留著最初的菩薩造像。
藏傳佛教中地藏王菩薩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周圍擁簇祥花,左手施與願印,右手在胸前捧白色摩尼寶珠,全跏趺坐於蓮座上。明凈雅麗,充滿慈悲祥和之感。同時是藏傳佛教八大菩薩之一。
相比下藏傳佛教中的地藏王菩薩像,工藝性比較強,藝術性比高,雕刻手法細,極為注重藏傳佛教之思想精髓與佛像人物刻畫的內在神韻。
地藏王菩薩同時也是日本民間最普遍的宗教信仰之一,地藏菩薩也是最親近大眾的菩薩,地藏菩薩像也是所有佛像中數量最多的。
日本地藏王菩薩的造像跟我國漢傳佛像比較接近,左手托珠,右手持杖,雙目微閉,面相豐滿圓潤,但相對融入典型的日本民族風格。
而且在日本也會常見這種「可愛」的地藏王菩薩石像,其實在日本地藏菩薩是夭亡孩子的守護神,嬰兒靈也由地藏菩薩負責接引。
在日本曾經有嬰孩夭折的父母,將其過世嬰孩的出生時辰寫在紅帽子或圍巾上,繫於地藏菩薩像上,代表將自己的過世嬰孩囑託給地藏。同時這些地藏菩薩石像都寄託著父母對孩子早逝的無限哀傷。
其實地藏王菩薩早已經有「佛」的境界了,眾生無量無邊,一心為眾生著想,地藏王大慈大悲使千萬世人膜拜信仰。
備註: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鐵帽子王、親王、郡王有何區別?清朝沒了這些人都去哪了?
※中國歷史上哪一位女人一生中曾三次垂簾聽政
※都被電視劇騙了,鐵齒銅牙紀曉嵐實際上是個毒舌的老流氓
※「榮光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出生
※關羽刮骨療傷竟沒有疼痛感 原因全在華佗這裡
TAG: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