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當皇帝後做的最「昏庸」決定,就是把日本列入不征之國。

朱元璋當皇帝後做的最「昏庸」決定,就是把日本列入不征之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今南京)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結束了元朝的統治。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內,明軍並沒有停下征戰的步伐,因為北方的蒙古軍還沒有被完全消滅,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也沒有完全征服。

早在唐朝時期,日本就曾對我國虎視眈眈,但由於大唐軍隊太猛,在白江口一戰中,全殲了當時的日軍,打的他們幾百年不敢再有非分之想,一直是俯首稱臣,還要定時前來朝貢。

元朝末年,各地先後爆發了起義,此時的日本看到中國混亂的局勢,又開始有了不臣之心。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就派使者到日本,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讓日本天皇好好管教那些倭寇;二是,按照以前各朝代的老規矩,乖乖地前來稱臣納貢。

當時的日本處於混戰時期,當得知大明使者前來的目的後,不敢不好好款待,還當場殺了其中的五人,並把剩餘的兩位使者關了起來,幾個月後才放回。其中一名被放回的使者叫楊載,他哭著向明太祖痛斥日本人的囂張行為,希望皇帝能夠發兵教訓一下日本。

朱元璋非常憤怒,覺得小小的日本竟然敢殺掉大明的使者,這絕對是一種打臉行為。令人意外的是,在憤怒過後,朱元璋冷靜了下來,他認為天下剛剛平定,不宜再發生大的戰爭,應該採取休養生息之政策,強行地把心中的怒火壓了下來。

洪武二年,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就下令編纂了《皇明祖訓》,並在祖訓中規定了15個不征之國,第一個是朝鮮,第二個就是日本。對於為何不征朝鮮,這很好理解,畢竟那時候朝鮮一直是藩屬國,對明朝俯首稱臣,如此聽話的小弟,大明王朝不僅不會征討,而且還會罩著它,如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就是一個典型的大哥為小弟出頭的例子。

而此時的日本對大明王朝如此不敬,還公然斬殺了明朝使者,為何朱元璋不發兵滅了它呢?有人說是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兩次大舉征討日本都以失敗而告終,朱元璋害怕重蹈忽必烈的覆轍,不僅自己在位期間不征討,還告誡後世子孫,以後也不要出兵攻打日本,原因真的是這樣嗎?

洪武四年,朱元璋頒布了一道詔書,解釋了自己為何將日本列為不征之國,詔書的內容如下:「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古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如隋煬帝妄興師旅,征討琉球,殺害夷人,焚其宮室,俘虜男女數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虛名,自弊中土,載諸史冊為後世譏。朕以諸蠻夷小國,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為中國患者,朕決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為中國患,不可不謹備之耳。」

也就是說,在明太祖朱元璋眼中,日本就是一彈丸小國,且偏居一隅,對中國構不成威脅,就決定不去征伐。如果朱元璋知道幾百年後的日本,先後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侵華戰爭,估計肯定非常後悔當初的決定。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勤政廉政的皇帝之一。小編這次不歌頌他的豐功偉績,其執政生涯中最大的一個遺憾,就是初期奉行和執政晚年立下「不征之國」的祖訓,讓一個國家氣焰越來越囂張,後來這個國家屢屢禍害中國。

公元1387年,朱元璋給後輩留下了一個《明皇祖訓》,在祖訓中提到「今將不征諸夷國名,開列於後」,並寫下這些國家的名字:高麗、日本國、大、小琉球國、安南國、暹羅國、渤泥國等15國。不征之國中日本赫然在列,要子孫後代都不能打日本。

眾所周知,元朝以前日本對中國一直是頂禮膜拜。特別是南宋滅亡的時,日本舉國哀悼。但自元朝後,因日本不來朝貢,忽必烈兩伐日本慘敗而歸,因蒙古軍不習水性。日本戰勝中國的信心大大提高,對中國再也不俯首稱臣了。到明朝中後期,倭寇還長期騷擾東南沿海地區,而明太祖朱元璋竟然把日本國列為不征之國。

其實,朱元璋鄙視日本由來已久,在他眼裡,日本就是個「國王無道民為賊」的小丑,國賊之民,不交也罷。不過,朱元璋還是想與日本搞好關係。登基之初就派使臣下國書到日本,一要其稱臣,二要其取締倭寇。結果,國書送達後,日本不僅沒來朝貢,反而砍了使者的腦袋。朱元璋知道後惱羞成怒,揚言出兵征服日本。

懷良親王

日本人面對朱元璋的軍事威脅,並未退縮。當時統治日本的懷良親王,一直以來受元朝遠征日本後遺症的影響,對中國來使就有一種警覺和鄙視的排斥心理,所以,頑強抵抗死不稱臣。

日本當政者之所以不買朱元璋的帳,他們認為中國從未有征服海上島國的記錄。所以,他們雖承認還沒能力戰勝中國,但也料定大明皇帝不敢做蒙古遠征軍之事,朱元璋的戰爭威脅不過是說大話而已。果如日本所料,儘管日本一再不敬,朱元璋仍然只是大話壓人,始終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朱元璋改變與日本交往的策略,改為內部設防,不與日本通商。次年,朱元璋再遣使臣出使日本,這次懷良親王態度軟化,回信向明朝「奉表稱臣」,多少挽回了朱元璋一點面子。殊不知這是日本人使的心計,朱元璋也就寬懷大度,不再追究日本殺使者之事,也最終並未真正出兵日本。

後來到洪武20年時,朱元璋給後輩留下《明皇祖訓》,把日本列為「不征之國」,致使日本氣焰越來越囂張。以致後來,日本屢屢犯我中華,如甲午海戰、馬關條約、南京大屠殺……。

當然,如果朱元璋能預知大明江山後世屢遭倭寇侵犯,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出動百萬之師,不惜一切拔掉這根刺,可是,朱元璋持重不敢出兵,這恐怕是他一生最大的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懶皇帝,30年不上朝,打開棺材後卻發現並非庸君
為什麼說明朝官員都是衣冠禽獸?《金瓶梅》中有答案!
他是史上第一冤枉的皇帝:在位期間政績斐然,卻被後人罵了四百年
廣東人口第一大鎮,居然還是這個人的故鄉?
這個國家醫療全免費,比迪拜富有,曾是明朝人建立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