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是什麼讓杜甫「長夜沾濕何由徹」?好多人都見過!

是什麼讓杜甫「長夜沾濕何由徹」?好多人都見過!

公元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八月,一個衣衫單薄、破舊的瘦弱老人扶著拐杖,立在屋外,焦灼憂傷地望著怒吼的秋風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層又一層地卷了起來,吹過江去,長長的茅草有的掛在樹梢上,有的飄落在池塘里,落在地上的茅草又被頑皮的小孩搶先抱起跑進竹林去了。




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想到剛剛經歷戰亂的痛苦經歷,長夜難眠,感慨萬千的老人寫下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篇膾炙人口的詩篇,「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並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願望。




這位老人就是唐朝詩聖杜甫,這首詩記錄了剛剛經歷安史之亂的杜甫旅居成都草堂生活的一個片段。那麼這首詩里的茅草是什麼東西呢?



原來它就是許多人非常熟悉的長在田間地頭的植物:白茅,由於它的莖葉柔韌結實,所以常被古代普通老百姓用來蓋房,還記得「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嗎?當然這種造價低的「建築材料」是抵擋不了狂風怒號的。




白茅是遍布在田間地頭的野草,春天來臨的時候白茅生出又尖又細的草芽,夏季白茅開花了,盛放的穗狀花序上密生輕軟的白色絲狀柔毛,隨風搖曳。等到白茅花開盡的時候就可以採挖地下又細又長的根莖,剝去鬚根膜鞘,這就是白茅根,它白嫩鮮脆,味道甘甜。在物質匱乏的年代,許多人有過把它當零食的經歷。




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季,大人常從菜市場的青草攤上買來白茅根熬水給我們喝,白茅根湯淡淡的,加了冰糖倒也好喝。發燒時喝、流鼻血的時候喝、平時上火也喝,白茅根湯好像是夏季的專屬「靈丹妙藥」。後來發現把甘蔗削皮,切成小塊與白茅根一起熬湯相得益彰,既生津止渴又清熱下火。當然也可以用白茅根燉瘦肉或排骨湯,也是一道解暑佳肴。




白茅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因其葉如矛,故稱之茅。李時珍曰:「白茅短小,三四月開白花成穗結細實,其根甚長,白軟如筋而有節,味甘,俗呼絲茅。」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編撰的《救荒本草》中就有記載白茅:「《本草》名茅根,一名蘭根,一名茹根,其芽一名茅針……生楚地山谷,今田野處處有之。春初生苗,布地如針;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亦甚甘美。根性寒,茅針性平,花性溫,俱味甘,無毒」。這裡的茅根即白茅,書里還記載白茅可以用於救飢:「 采嫩芽,剝取嫩穰食,甚益小兒。及取根咂食,甜味。久服利人,服食此,可斷榖。」這裡的芽實際是白茅初生未放的花序,原來白茅除了根莖可以食用,芽苞也可食用呢; 「斷榖」亦稱「辟榖」,即不食五穀,可見白茅根在災荒年代的重要作用。



近代中醫大家張錫純認為:「

白茅根色白中空,故能入肺清熱以寧嗽定喘;為其味甘,且鮮者嚼之多液,故能入胃滋陰以生津止渴,並治肺胃有熱,咳血,吐血,衄血,小便下血,然必用鮮者其效方著。春前秋後剖用之味甘,至生苗盛茂時,味即不甘,用之亦有效驗,遠勝干者

」。




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里有用茅根湯治療的醫案,茅根湯:用鮮白茅根去凈皮及節間細根,洗凈切細斤許,和涼水三斤煮沸,口渴當茶溫飲之。以治虛熱、實熱、外感之熱皆宜用。治因熱小便不利,積成水腫,尤有奇效。




 秋燥來襲,燥邪易傷肺,所以立秋後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肺胃有熱傷津,口乾舌燥了,白茅根可以涼血清熱,生津止渴。梨子是秋天最好的水果了,梨性涼,微寒,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可把白茅根與雪梨、冰糖等一起燉湯,也是一道秋季適宜的飲品呢。






白茅根




【別名】絲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洗凈,晒乾,除去鬚根及膜質葉鞘,捆成小把。


【性味】甘,寒。


【歸經】歸肺、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黃疸,水腫,熱淋澀痛;急性腎炎水腫。


【用法用量】9~30g,鮮品30~60g。


【摘錄】《中國藥典》








<END>



本文由我刊原創發表,商業轉載請與我刊聯繫授權事宜。授權及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tcmrun,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繼續給大家推薦《

藥房里買得到的傳世名方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六味、加味逍遙丸、牛黃解毒丸、藿香正氣水、健胃消食片……這些耳熟能詳,至今仍廣為傳用的中成藥,你知道它們的淵源和功能主治嗎?這些經典名方已經服務了中國人上百甚至上千年。
本書遵循「上醫治人」的中醫觀點,列出了18類62種經典中成藥,這些中成藥都是出自中醫典籍,由歷代名醫精心創製的經典藥方傳承演化而來,已經使用了成百上千年。本書針對現代人*常罹患的疾病,如頭痛、感冒、上火、便秘、腹瀉、胃痛、肥胖、腎虛、失眠、痛經等,解析如何選擇合適的中成藥,來進行日常的自我治療與保健。同時為那些被我們用反、用窄、用歪了的中成藥正名,糾正日常生活中的用藥錯誤,阻止讀者進一步在生活中因為用錯葯而事倍功半,延誤病情。讓那些被「埋沒」的古代國醫經典換上新裝,繼續為今人所用,發揮它們的神奇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這一回,讓咱好好認識下「甘草片」
為啥看病醫生總讓你伸舌頭?因為病都藏在這裡啦!
這個厲害了!治療上百例狂犬咬傷,無一人發病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