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四足動物循環動畫怎麼做?給你一篇超透徹的教程

四足動物循環動畫怎麼做?給你一篇超透徹的教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畫學術趴」,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學術趴翻譯館自今年5月26日開張以來,一直致力於為學術趴讀者們傳遞國外優秀動畫知識。我們為大家帶來了宮崎駿動畫的剖析,也奉上過皮克斯的基礎教程,未來也將再接再厲,為大家翻譯更多乾貨。今天我們翻譯教程的講師來頭非常大,即便你沒聽過他的名字,也一定看過他的作品

(別忘了文章最後有完整視頻教程!)

這次的教程來自倫敦動畫師Felix Sputnik,在進入今天的主題前,讓我們來欣賞一下Felix Sputnik製作的一些動畫片段!

GIF/1.5M

GIF/1.3M

GIF/1.5M

GIF/683K

GIF/1.3M

Felix Sputnik生於德國,後移居倫敦。他有著近三十年的動畫師從業經歷,曾經為世界各地的動畫電影工作,其中包括擔任理查德·威廉姆斯《小偷與鞋匠》的主動畫師、蒂姆·伯頓《殭屍新娘》的二維動畫師。他也獨立製作動畫廣告,更是獲得過全球頂級廣告獎項,莫比斯廣告獎!

近幾年來除了做動畫,他也開始往實拍電影美術和故事版方向發展,近幾年接連擔任了蒂姆·伯頓版《愛麗絲夢遊仙境》韋斯·安德森《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故事版畫家。

怎麼樣,今天教程的講師夠大牌了吧!

相信大家在動畫製作中,常常都會需要繪製四足角色,但是四足動畫並不是那麼容易製作的。那麼,今天讓我們一同學習大師的經驗,看大師如何畫四足動物循環動畫!

(文章最後有完整視頻教程!)

製作四足動物行走小跑飛奔的動畫前,我們需要知道一些基礎知識。

GIF/302K

1.四足動物行走

假設動物利用兩根棍子行走,那麼運動中的最低點是接觸位,最高點是過渡位

GIF/230K

和腿相比,身體重得多,當腿與地面接觸時,身體會由於慣性繼續向下運動。

GIF/129K

事實上,在膝關節和肘關節的幫助下,雙腿會彎曲以吸收衝擊。

GIF/113K

所有行走的基本模式都相同:接觸位,低位,過渡位和高位

GIF/1.2M

動物的身體前部是用雙臂在行走,主要的關節是肘關節。在腳部接觸地面後,身體繼續向下;在步伐交換後,身體向上輕微移動。

GIF/1.5M

動物越小越輕,身體向下運動的延遲和幅度就越小。像馬這樣的大型動物,向下運動的延遲和幅度相當明顯。

四足動物的後肢運動就像人類用很長的腳踮著腳尖走路。

GIF/194K

現在我們有身體前後兩半,但他們如何共同行走呢?

GIF/1.2M

現在我們得到四種方案:

身體前後部分運動一致,

身體後部慢四分之一個循環,

身體後部慢二分之一個循環,

身體後部慢四分之三個循環。

哪一個是正確的呢?

GIF/1.0M

通過觀察狗走路,我們會發現第一種和第三種都是錯的。

現在只剩第二種和第四種方式。儘管他們看起來都很有說服力,但四足行走的正確方法是第四種方式。

我們可以從頂視圖觀察。

隨著前肢先於後肢向前運動,由腳掌與地面形成的3個接觸點產生的三角區域十分狹小,而且壓根就沒有覆蓋動物的重心

GIF/795K

在正確的方式中,接觸點形成的三角區域面積要大得多,而且一直能夠支撐動物的體重。

GIF/425K

由於以上這些特點,動物前後腿著地的接觸點會靠得非常近。

GIF/1.4M

有些動物行走時,後腳會踩在前腳的腳印上。這當然取決於動物的體型比例。

由於每個循環都有四次高位和低位,加上身體前部和後部錯開四分之一個循環,所以身體後部的低點和高點與身體前部相反。身體前部向上運動時,身體後部向下運動,反之亦然。頭部的運動和身體後部的運動一致。

GIF/966K

一個四足行走的關鍵張如下:

左前掌接觸位/右後腿過渡位,

右前腿過渡位/右後掌接觸位,

右前掌接觸位/左後腿過渡位,

左前腿過渡位/左後掌接觸位。

細分張(即小原畫)是四個高低位。

所以,一共需要8張原畫。

GIF/472K

給這段一拍三加上中間張,就可以得到一個流暢生動的四足行走動畫了。

GIF/578K

2.四足動物小跑

四足動物小跑時,身體前部和後部會表現出輕鬆的慢跑。當身體達到高點時,只有一隻腳在地上。過渡位成為身體的最低點。

GIF/889K

GIF/515K

由於身體前部和後部錯開半個循環,所以慢跑運動的左前掌與右後掌同時著地,右前掌和左後掌同時著地。

GIF/479K

慢跑運動腳掌接觸點的軌跡在一定意義上與行走運動的軌跡相似:後掌的落點與前掌的落點接近。

GIF/1.0M

身體前部和後部同時到達低點和高點,頭部的運動稍微延遲,以創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感覺。

GIF/466K

慢跑運動的關鍵張如下:

身體騰空/左前掌探出,

右前腿和左後腿過渡位,

身體騰空/右前掌探出,

左前腿和右後腿過渡位。

由於過渡位同時也是低位,騰空位置是高位,只需要添加中間張就可以了。

GIF/386K

我添加中間張時,傾向於添加靠近身體高位的姿勢,以使動物慢跑更具有彈性。

GIF/535K

3. 四足動物飛奔

如果將一個循環分成四個區域,前肢的接觸位會是左前掌在第三個區域,右前掌在第四個區域。區域三和區域四能夠揭示雙腳騰空的時間。

GIF/57K

後肢的接觸位會是右後掌在第一個區域,左後掌在第二個區域。

GIF/134K

在提取飛奔的關鍵張之前,讓我來談談動物運動的力量轉移。

當後肢接觸地面時,狗的身長最短,彎曲的身體變成儲存能量的彈簧。

當後腿蹬地,身體與地面的接觸瞬間完成,後腿便推動身體向前。

動物會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一時刻伸展身體,利用蹬腿的反作用力,從而獲得前進的動力。前腿保持向前的動力,所以這個時候的動物身體是最長的。

當前腿離開地面時,這時沒有外力輸入,動物失去驅動力。這時,動物四肢離地,騰在空中。動物利用這個時間重新載入彈簧並且彎曲脊柱準備下一次蹬腿。

因此,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力量從尾部流動到身體前部。 通過觀察和標示出脊柱的運動軌跡,我們能看見一條從動物後部至前部的正弦曲線。這就是力量的傳播。

GIF/676K

力量在動物身體上移動的速度比動物本身的移動速度更快。就像個旋轉的輪子,其頂端的速度是輪子自身速度的兩倍,輪子接觸地面的地方並沒有移動。

GIF/442K

狗的腳在地上的時候是靜止的,但是動物體內傳遞的力量需要比動物移動得更快,以使四肢追上並超過身體,以便準備下一次推力。

GIF/521K

我會這樣選擇飛奔運動的關鍵張:

前掌著地/身體拉伸,

身體後部追趕前部,

後掌著地/身體擠壓,

前腳探出/身體拉伸。

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相同的步態。

狗的前肢著地傾向於先左後右,後肢傾向於先右後左。

馬的四肢著地都傾向於先右後左。

GIF/536K

建議大家多看參考或者從朋友那裡借一隻動物來觀察。

這些運動原理也適用於所有生物結構,請盡情嘗試。

GIF/550K

上述只是這次推薦教程的要點,完整的視頻教程請點這裡!

翻譯:晴天 / 校對:學術趴翻譯館 / 時間軸:MuuLo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畫學術趴 的精彩文章:

台灣每年鬼節必播動畫,你敢看嗎?
學術趴吐血整理,史上最全動畫乾貨資料合輯
《你的名字》里新海誠的靈感精華,都藏在分鏡里
台灣每年鬼節必播動畫《魔法阿媽》,你敢看嗎?

TAG:動畫學術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