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宣紅、祭紅與郎窯紅,什麼紅讓你最心動

宣紅、祭紅與郎窯紅,什麼紅讓你最心動

中國人崇尚紅色,但瓷器上的紅也有不少區別。明代紅色釉瓷器的燒制到宣德朝完全成熟,無論質量和產量都達到最高水平,因此,業界對宣德年間紅釉以專有名詞「宣紅」稱之。

180年後,清康熙年間,郎廷極主持御廠窯務時,又重新燒制出了新的品種紅釉瓷,人們稱之為「郎窯紅」或「郎紅」。永宣紅釉器為國家祭祀禮儀需要而研燒,故又將其稱之為「祭紅」。那麼,宣紅、郎紅、祭紅三者間如何區分呢?

首先,三者釉質呈現的紅都是以銅為呈色劑,都是高溫釉種,都是在還原焰氣氛中燒成的。這成為了三者的共同點。接下來從名稱看,祭紅外延廣泛,從宣德年間開始,以至明清、民國和現代,同宣紅類似的高溫紅釉皆稱祭紅,故祭紅包括宣紅,而宣紅不等於祭紅。

宣德祭紅與清三代祭紅也有差別:相同處是宣德祭紅和清三代祭紅都不開片,都不易流釉,大部分產品器口都有「燈草邊」,大部分產品釉面都有「橘皮紋」。

不同之處在於:永宣祭紅釉比清三代祭紅釉色鮮艷,永宣祭紅器釉層比清三代厚;顯微結構上,永宣祭紅釉中氣泡周圍有紅圈而清三代祭紅沒有,永宣祭紅釉中有紅色斑塊而清三代祭紅沒有;

永宣祭紅釉不積釉而清三代祭紅有積釉現象。造成上述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永宣祭紅屬於石灰鹼釉配方,但已失傳,而清三代祭紅用的是石灰釉配方。到了清末民國,祭紅的「燈草邊」不是自然燒制出來的,而是人為用白釉塗抹成的。

郎紅釉面玻璃光澤強烈,清澈透明;祭紅的釉面凝厚瑩潤,濃郁呈失透狀。

郎紅釉流動性大,口沿下因此顯露出白色胎體,此「脫口」為郎紅典型特徵,再則,底足有一環深褐色的積釉,稱「垂釉」,但流釉一般不過足,故郎紅瓷獨具「脫口垂足郎不流」之風貌;祭紅基本是色不脫口,釉不垂足(即使底足略微有積釉較薄、規整,亦明顯有別於郎紅),器口與足根處均有醒目而地道的「燈草邊」。

郎紅的釉色鮮紅艷麗,由於流動性大,通體上下甚至前後釉色的變化活潑,靈動,釉色濃處好似牛血初凝,而紅釉稍薄便會出現如雞血一般鮮紅,其近底足處又常因積釉過厚呈按紅色或黑褐色;祭紅則釉色通體勻凈,少見變化,相對而言,典型永宣祭紅釉呈鮮紅色,口或底邊的「燈草邊」較寬,在3-5毫米之間,清代紅釉大多色澤凝厚深沉,口或底邊的「燈草邊」較窄,約1-2毫米。

永放大鏡可見到郎紅的釉內氣泡分布介於兩者之間,不太稠密,然而氣泡個大,大的憑肉眼就能一目了然。

郎紅的釉層內開大紋片,祭紅無紋。

郎紅的釉面光爽,釉面上的橘皮紋現象偶爾會有之;祭紅大部分有橘釉現象,明代橘皮紋較清代大,而清雍正橘皮皺紋則較乾隆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古玩 的精彩文章:

TAG:小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