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入靜:太極養生的至高境界

入靜:太極養生的至高境界

靜:太極養生的至高境界

《老子》曰:「能濁以靜之徐清,能安以動之徐生。」其意是能在動蕩中漸漸安靜下來,思想像水一樣慢慢得到澄清,然後在安定中慢慢變動起來。《太極拳論》提出練太極拳要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這裡的神明就是人們練太極拳時進入老子所說「能濁以靜之徐清,能安以動之徐生」的「靜通神明」的至高境界。

「靜通神明」,意指只有通過靜才能使人們的思想像水一樣得到澄清,進入空明澄澈、物我倆忘的境地。練習太極拳是以求松、靜為目的,動中求靜、靜中生動,不斷地從靜到動,從動到靜的過程。

心靜則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而這種享受能改變人的心態,改變人的追求,更能促進人的靈魂健康。「六根難凈、七情六慾難斷」,練習太極靜功,比學習太極拳架要困難得多,因為拳架老師能教,學生能學,而靜則要求個人自己去悟。但要悟到萬念放下,一念不生,心如止水,是十分困難的。練太極拳使心靜下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仁者靜」(《論語》)

人要有慈悲心,要多發善念,多做善事、因為它能凈化人的心靈,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從根本上為靜心創造條件。

2.放鬆

從人的生理來講,除精神的因素以外,呼吸的快慢,身體的緊張,都能使人難以入靜,通過太極拳的修鍊,可以使人身體完全放鬆下來,而呼吸和意識經過調節,則能達到息停念住(道教認為無息是真息,無念是真念)這時就會進人物我倆忘,全身透空的境界。

3.放慢、放長

人的呼與吸之間,有一個停頓,念與念之間也有一個間隙,只是不練靜功的人感覺不到而已。練靜功就是要把這個停頓和間隙放長,這樣就能感受到物我倆忘。太極拳修鍊時身體在意識的引導下,向各方無盡的放長,人就像變成氣體與宇宙合成一體,這也是全身透空的境界。

練太極拳要找到上面的感覺,關鍵一是慢字。練拳的速度慢不下來的根源還是心火降不下來,還是心浮氣躁。練拳時就不能有別的想法,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向松、靜的極致去想,去練。

太極拳每一個動作剛完成的時候,無論是呼吸或是動作都不可能做到極致,這時候如果馬上就接下面動作,就不可能把呼吸練得細、深、勻、慢、長、以至無息,也不可能找到呼與吸之間的停頓,更談不上延長,而身體也不可能放鬆到極致,思想也不能澄清下來,也不可能感受到念與念之間的無念。

4.講究節奏、速緩、抑揚頓挫

練太極拳的每一個動作,意念和呼吸,要像寺院的鐘聲一樣,講究節奏、速緩、抑揚頓挫,要傳導得很遠很遠,每一鐘聲都要傳得似有似無時,再敲下一聲,這樣的鐘聲能靜人心靈,增人善念。練太極拳每一個動作定式後要注意無窮遠的放長、放深意念和呼吸(做到松極、靜極),直至出現氣停念住(濁以靜之徐清),這時要儘可能保持這種狀態,(這就是太極拳譜講的勁斷意不斷,意斷神不斷),然後再緩緩地過渡到下一個動作(安以動之徐生),這樣練太極拳就能做到動中有靜與靜中有動。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把每一個動作分成許多分動作(心愈靜,動作分得就愈細),就能更好地保持住靜的心態。練太極拳是一步一太極,一式一太極,而連接它們的是無極。如果能儘可能延長無極的時間,練太極拳就能進入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的境界,此時練拳就像人走路一樣,不用任何意念去控制身體的動作,做到太極拳真義指出的忘物自然(隨心所欲),無形無象(忘其有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中國文化不能不說的秘密
張三丰太極拳是對太極圖的演示,尋求與宇宙頻率共振
命運發射出看不見的能量磁場
十句話讓你了解已經是什麼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