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夜長,殊未央 做好七件事,靜享秋日愜意時光

秋夜長,殊未央 做好七件事,靜享秋日愜意時光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朝露凝白,草木凝煙

9月7日,是白露時節。此時太陽位於黃經165度,天氣轉涼。古人在《孝緯經》中也云:「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陽氣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此時興起。到了白露,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稱之為白露。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

鴻大雁小,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二候玄鳥歸

玄鳥指燕子。燕子是北方之鳥,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如今北飛為歸,秋風蕭瑟,落葉紛紛。

三候群鳥養羞

群鳥感知到秋天的肅殺之氣,紛紛儲藏珍饈以備過冬。

露白月微明,天涼景物清

白露以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會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諺語「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便是形容白露時節氣溫下降的情形。「丹溪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景和物在這肅殺之氣下,也逐漸凋敝。

此時,早晚溫差較大,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疾複發。濕熱之氣越來越少,秋燥之氣逐漸成主導。

白露——萬物成熟收穫,也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期

白露之時,尚在初秋。《時病論》中說到:「秋燥令氣行,人體肺金應之,肌膚干槁而燥。」此時感染的燥邪為溫燥,會損害人體的津液,出現流鼻血、干癢等鼻子敏感問題,及皮膚乾燥粗糙、口鼻咽乾等癥狀。因此白露時節,養生很重要。

養  肺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干苦、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的現象。中醫認為,這是肺氣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的緣故。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滋陰養肺。飲  食由於「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與肅降,喜潤不喜燥。」所以白露在飲食調節上宜以清淡為主。建議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以益胃生津;也可熬銀耳粥、芝麻粥、紅棗粥、玉米粥,以滋陰潤燥。少吃蔥、姜等辛辣食物。

咽  津

秋季多乾燥,人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等不適。《道藏·玉軸經》提出,「真液養真陰」,就是教大家咽津,具體方法為:舌頭在嘴裡攪動,以刺激唾液的產生,然後分成3次咽下,並有意識地將其送入丹田。

忌  悲

秋天人很容易傷懷,而悲傷容易傷肺。肺氣虛了,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所以,秋天自我調養要做到內心寧靜舒暢,切忌悲觀傷感,應盡量收斂神氣、平和心態,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保  暖

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剛入秋時天氣餘熱未消,每天須用一盆水洗澡,而微寒的刺激,也可使皮膚代謝加快,機體耐寒能力增強,過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

暖  頭

頭作為人體「諸陽之會」,是全身陽氣最旺盛的部位之一。一旦受寒,體內陽氣會散失大部。白露後早晚外出時最好戴帽子,洗頭時用水要比平時熱一點。患有心腦血管病和易感風寒的人,尤其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護  臍

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對外部刺激敏感。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機體陽氣,特別是一些脾胃虛弱,怕冷、易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泡  腳

腳上分布著人體的6條重要經脈,卻是人體各個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循環最為不暢。傳統養生非常重視「腳暖腿不涼,腿暖身不寒」的理念。從白露起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宮寶 的精彩文章:

TAG:養宮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