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穿越千年驚艷世人——唐惠陵的前世今生

穿越千年驚艷世人——唐惠陵的前世今生

(記者:王憲輝 王文越)這一個個神態各異的陶俑,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繪畫,這一塊塊被歲月銷蝕的物件,曾經在歷史的深處一睡千年。直到有一天,一夥盜墓賊攪擾了這裡的安寧,讓這些原本沒有生命的東西,從時光的隧道中蘇醒過來……

惠陵,唐玄宗李隆基兄長李憲及其夫人合葬之墓,唐睿宗橋陵的陪葬墓之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迄今為止我省唯一一座已經發掘並對外開放的唐代帝王陵。李憲是武則天的嫡孫,本為太子,後讓與其弟李隆基。在陰謀遍地、晦暗不堪的宮廷奪嫡史上,這簡直可以說是一股「清流」。試問,距離最高權力中心咫尺之遙、掌握天下生殺予奪大權,這樣的誘惑自古以來幾人能夠經受得住。就連本朝太宗,縱有開創盛世的歷史功績,也仍然未能擺脫爭儲弒兄、有背倫常的「魔咒」。

李憲此舉,雖是高風亮節,但也充滿了無奈意味。自武則天以來,唐王朝在短短八年時間發生了七次宮廷政變,期間流血犧牲,已經司空見慣。從現實來看,李隆基當時已是囊中之錐,群臣都認為他有「社稷之功」。因此,「堅決不就東宮」,就成了李憲躲避政治風險的明智選擇。 李憲讓出太子位之後,能夠準確把握自我定位,「恭謹自守,不妄結交,不預朝政」,因此為玄宗所重,在身歿之後被追認為「讓皇帝」。當然,依筆者理解,這一「榮譽稱號」的獲得,更多的原因是李憲能夠讓李隆基「放心」。

非皇帝而享受皇帝謚號,在等級森嚴的中國歷史上並不多見。從惠陵陵寢的發掘狀況來看,其級別高於太子、公主、親王等皇親國戚,但較之真正的皇帝陵寢,在規格上仍有差距。由此可見,惠陵在墓主生前已經開始修築,身後被追認為「讓皇帝」後,只是在地面建建築上參照了帝陵的陵寢規制——惠陵前原有華表一對,天馬一對,石獅四對,石馬五對,石人十對,今僅存華表柱身殘件。

2017年8月30日上午,在原唐惠陵陵寢之上,由華山旅遊集團蒲城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唐惠陵博物館,在蒲城縣橋陵鎮三合村正式宣告開館。惠陵博物館主體建築仿照唐代皇家園林,板塊主要包括文物展廳、地宮、墓冢等幾大部分,文物以陶俑、銅鐵器、銀玉器等為主,共計860件(組);地宮甬道兩側有大量精美絕倫的彩色筆畫,內容主要為反映封建等級制度的皇家宮闕、儀仗、宮女、僕從、樂舞等;沿著地宮斜坡一直向下,就可以到達惠陵墓冢,其中一副石槨精雕細琢、做工考究,彷彿在訴說墓主人生前的顯赫身份。

逝者已矣,歷史也從唐朝翻過。一座准帝王陵,歷經繁華、沒落、被盜、搶救性發掘的命運,終於在千餘年之後面容初現,成為現代人穿越時空隧道重回盛唐,零距離觸摸開元盛世的去處。

唐惠陵博物館的開放,勾勒出了華旅集團「槐院里歷史文化街區休閑度假游+橋陵惠陵人文體驗游+楊虎城將軍甘北故居名人故居游」的蒲城戰略發展藍圖,讓蒲城人文旅遊的深度與豐富性得到了拓展,同時也是華山旅遊集團實行「大華山旅遊」戰略,「依託華山、走出華山」的重要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唐朝十八陵其中一座最神秘 被盜17次安然無恙!
中國戰力最強的時代,派一個外交官就能滅掉一個印度。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