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張栻太極思想與太極拳學試析

張栻太極思想與太極拳學試析

一、太極源流

「太極」一詞初見於《莊子》:「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後見於《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代孔穎達先生云:「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極思想最早的系統論述見於北宋周敦頤先生的《太極圖說》,有云: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

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敦頤先生的《太極圖說》開啟了後世理學之基,被尊為理學鼻祖。此後邵雍先生以數說太極,云:「太極一也,不動生二,神也」;並指出在人則「心為大極」,在天地則「道為太極。

張栻先生根據自己獨到的見解對周敦頤《太極圖說》進行了註解,形成了《太極圖說解》,有云:

太極之體至靜也,沖漠無朕而無不遍該焉。某所謂至靜,蓋本體貫乎已發而無間者也。然太極不能不動,動極而靜,靜極復動。此靜,對動者也。有動靜則有形器,故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蓋動則有靜,而靜所以有動也,非動之能生靜,靜之能生動也。動靜者,兩儀之性情,而陰陽者,兩儀之質也。分陰分陽,兩儀立矣。有一則有兩,一立則兩見矣。兩故,所以為一之用也;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或幾乎息矣。

《道德經》 第四十二章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聖先賢在上述著述中皆指出,太極上接於道,是為「一」,下生為「二」、「兩儀」,進而衍生出萬物,也就使得萬物具備兩面性。故道德經第二章有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可以說事物的兩面性是宇宙萬有之規律。

太極陰陽思想貫穿於中華文化之中水乳交融不可分割,她是中華文化的骨骼與脈絡,舍此而不存焉。太極陰陽思想深入了中華民族的骨髓和血脈,形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可以說傳統的中國人都是一位哲學家,中國人對陰陽的把握,能維持其平衡使之處於中道而不失,幾千年下來建立了一整套社會倫理、人與自然的中道體系,成就了「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文明未斷絕之碩果僅存者。宇宙自然之規律,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也充分檢驗了太極陰陽學說的客觀性。

二、太極思想與太極拳的關係

太極拳是哲學拳,藉此以拳演證太極之理,明悟宇宙大道的修鍊手段,太極拳不僅僅是拳,更是藝術和道的載體,可以說拳成則道成。能明理則練拳方能入扣,練拳又反之促進明理。可以說太極思想是體,太極拳為用,體用結合,拳成道成。所以要練太極拳當要明太極之理。

明代山右王宗岳先生在《太極拳論》中云:「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點明太極生於無極,張栻先生曰:「太極之體至靜也,沖漠無朕而無不遍該焉。」此「沖漠無朕而無不遍該焉」之至靜之體既是「無極」,在一片混沌之內。但因「太極不能不動,動極而靜,靜極復動」,所以為孕育動靜之「機」,是道運化動靜之無形之體。又曰:「此靜,對動者也。有動靜則有形器,故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所以王宗岳先生稱太極為「陰陽之母」,動則分陰陽,靜則合太極。一趟太極拳即是由靜而動,由動而復歸靜,未從「起勢」之前之靜立勢稱之為「無極勢」,「起勢」一動便分陰陽,至「收勢」後之靜立勢又稱之為「合太極」,一趟太極拳即是在演化「太極不能不動,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之理。「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太極拳是將太極之理用於人體,以人體演化太極,讓人更加了解人身之太極,認識本性,合於大道。

三、太極拳之動靜陰陽

張栻先生曰:「動靜者,兩儀之性情,而陰陽者,兩儀之質也」。點明了動靜是兩儀的特性,「陰陽」是兩儀的本質,「陰陽」二字將事物之有無、難易、內外、長短、高下、前後、左右、進退等各種相對屬性概括之,使得世間紛繁複雜之萬物能定性而究之,進而使人們更加全面的認識事物,能從事物的一面而推知其另一面,不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

太極拳充分闡釋了太極陰陽之理,陰陽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繼而由「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太極拳古稱「長拳」,又名「十三勢」。「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此論出自「張三丰祖師太極拳經」,將太極之基本勁勢、步法與八卦五行的關係進行了闡述,但其根仍在陰陽。

太極拳中的陰陽關係主要有以下幾對:

形-神:神為陰,形為陽,神也就是意念、精神,無形無相;形為外形,為神之用。打拳要求「內固精神,外示安逸」。

動-靜:靜為陰,動為陽。打一趟拳要「靜中觸動動猶靜」,「靜如山嶽,動若江河」。如張栻先生說「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每一「動」皆是由若干「靜」行成的軌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實-虛:虛為陰,實為陽。拳經曰「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五字訣曰:「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虛非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實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貴貫注」。將行拳之虛實要領講得十分明確。

起-沉:沉為陰,起為陽。欲沉必先起,起中還有沉,所謂陰不離陽,陽不離陰。

開-合、呼-吸:合為陰,開為陽。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聚-散:散為陰,聚為陽。散之無形,聚之彌堅。

開展-緊湊:緊湊為陰,開展為陽。行功心解曰:「先求開展,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此外還有:剛-柔、丟-頂、曲-直、蓄-發、收-放、斷-連、往-復、進-退等等相對屬性的功法、技法要領和要求,包羅萬象,不一而足。

四、是「一」不是「二」

張栻先生曰:「分陰分陽,兩儀立矣。有一則有兩,一立則兩見矣。兩故,所以為一之用也;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或幾乎息矣」。此論將「一」與「兩」的關係說得十分清楚了,即體與用,質與相的關係。只有「一立」才能「兩見」,「一不可見」是不可能達「兩之用」的。《老子·第十二章》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聘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相使人迷惑,應歸於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使人不知所措,迷失其間,何不萬物歸於三,三歸於二,二歸於一,「一立則兩見矣」。此所謂「順則凡逆則仙」,只有認識事物本質我們就不難作出正確判斷,自然可以「一見」而達「兩之用」。

近一百年來人類社會高速發展,面對各種複雜局面,人類出現了盲目激進的現象,導致了各種社會矛盾、環境破壞、生態破壞等諸多問題,引發了在人類幾千年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亂象,當今,人們的健康狀況也到了糟糕的境地,各種疾病、亞健康狀態困擾著人們。正因為「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若此「太極」陰陽中某一面被過度發展,則另一面則會隨之增長以平衡,導致我們所不願看到的亂象紛呈。天地宇宙是沒有好壞的,其只會自然平衡,若人類不依陰陽互根之理,必會導致窘迫末路,是時候吸取老祖宗智慧來應對當前困境了。

綜上,我們可將紛繁之事物化為陰陽而用之,如張栻先生言:「蓋動則有靜,而靜所以有動也,非動之能生靜,靜之能生動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有一則有兩」。表達了陰陽互生的觀點,這種觀點並不是主觀臆測,在現代科學上也得到了佐證,如量子糾纏理論:它描述了粒子在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粒子組成系統中相互影響的現象,兩個粒子互相糾纏,即使相距遙遠距離,一個粒子的行為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太極拳正是藉陰陽相生相濟之理,而摒棄了其它武術主觀練力、練剛的觀點,而選擇了「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陰陽互生的方法,是「陰極生陽」理論的應用,與常規的武術乃至體育運動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其主要特點是主張:練拳要放鬆、要「用意不用力」、要「捨己從人」。不會因為鬆了而無勁,也不會因為舍己而一敗塗地,反而是「名為從人,實則由己」。很多練習其他武術的朋友甚至練習太極拳的朋友對太極拳的「松」、「用意不用力」、「捨己從人」的思想懷疑、不相信,就是因為對太極思想的「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有一則有兩」理解不深,事物是一個整體,其兩面性是既相生相濟又互相制約的,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正必有反,陰極必生陽,陽極又生陰。太極拳的放鬆輕柔運動對身體健康的促進機理正在於此,「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靜中觸動動尤靜」才能涵養出充沛的精力,以無形練有形,達到強健身體的效用。在技擊上,也提出:「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進一步說明陰陽一體、陰陽相濟道理在積極中的運用。按照太極拳的道理來說,就是在「粘」、「走」之中保持「我順」則自然「人背」,我在「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使自己始終處於「守中」的有利形勢,使我立於不敗之地,那麼別人的破綻一定就會暴露出來,就回讓對方形成「送上門來挨打」的局面。所以並不需要我們去找機會勉強用招式去攻擊對方。

著名太極拳家張義尚先生將太極拳的特點歸結為「靜、緩、軟、勻」四字,並作為「太極拳與其他一切拳法的分水嶺,自始至終不能違反的原則」。並對四字做了注釋——「靜:就是神經清醒,照物無遺的境界,太極拳尤重動中求靜,故靜是太極拳核心的核心,一點也不能疏忽。緩:與快為對比,為了達到動中求靜的目的,所以動作不能太快,有越慢越好的提法。軟:是全身關節肌肉筋骨徹底鬆開,丟掉後天的濁勁硬力,則肢體自然沉重柔和,有松沉軟彈,綿里裹針的感覺。勻:是均勻,即動作虛實分明,快慢一致,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相續不斷的意思」。這四個字都是「陰」的屬性,真是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練法特點,減少了人體的精神消耗,使人精力充沛,肢體強健,獲得身心愉悅的內外兼修的效果,併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提高人的洞察感知能力,達到遍照無遺的神明境界。

針對太極拳「松」的要領,太極拳大師李雅軒先生更是提出了「大松大軟」的觀點。李雅軒先生曰:「功夫以澄心定性為主要之功夫,但澄定之功夫須在穩靜上著手,以俟靜極默篤之後,才能靜得下來,定得下來,良知始現而後隨良知之覺察悟之,此覺察方是準確之覺察也。其所以澄,所以定者,是想恢復心無思想,身無作為,無為之身心也。無為之後,心性始能光明,光明之後自然之中發出來的知覺便是儒家所謂良知。良知是在靜極默篤之後發現,非在窮思極想中得來,心硬想等於壁上無門,出入硬要碰壁而過,又等於荊棘坎坷之地本無路可走,而硬要通過也。如此練法,必致愈練愈離太極拳功夫愈遠,學者不可不知。練此功又須靜悟,又須操練,不靜悟則不知如何為對,不操練則肢體不能隨心所動,故須兩者並進,心身兼修也。若一味苦練,徒使筯骨皮肉受苦,心神忙亂出身臭汗而已。且白銷精、氣、神,與功夫有害無益也」。「養虛靈生智慧以悟拳道;用之於防身,能自衛禦侮;用之於處事,則是非分明;用之於養身,則延年益壽」。

太極拳練習的核心要領就是松,不僅是身松,更重要的是「心松」,也只有「心松」了才能真正做到身松,「心」是松的關鍵,這正是「心-身」即「神-形」陰陽關係的體現。只有真正身心放鬆了才能感受到太極的奇妙,才能長養出太極內勁和妙覺來。練太極拳做到心松需要練就一顆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平如鏡般:物來則映,物去不留;要逆來順受,不起執著,不與相抗。但這些做到並不容易,所謂:「順則凡,逆則仙,只在其中顛倒顛」,我們往往只習慣於常態,要思維調過彎兒來不容易。所以練太極拳要有非凡之志,要有堅定的信心和「斷臂求法」之決心。

要學好太極拳,必要深究太極之理,張栻先生《太極圖說解》反映的太極思想正是開啟我研究太極之理大門的一把鑰匙,試析其理,望方家指正。

(轉載文,謝謝作者辛苦之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義太極 的精彩文章:

李少波教授的真氣運行法
「陰陽哲理」在太極推手中的應用
溫病救陰重在補津和不妄發汗
陰陽自和能力等於抗病康復能力,太極拳提升你的免疫力!
漢代的一兩等於現在的多少克?

TAG:德義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