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自殺產婦,你為什麼不能控制你的生?

自殺產婦,你為什麼不能控制你的生?

自控力的源頭

增強自律,克服拖延

戰勝誘惑,達成高效

自殺產婦,你為什麼不能控制你的生

小北

希望可以主導一切美好,但是打敗它卻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來可以迎接新生命的美好,榆林這名普通的產婦卻帶著對疼痛深深的恐懼,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人都站出來發聲,法律、道德、制度、程序、家庭、親情、女權輪番登場,但這些和她以及腹中的寶寶又有什麼關係呢?社會心理學有時候必須殘忍,因為在社會這個大的實驗室中,不管是歡樂還是痛苦,帶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案例或實驗體,都要放在客觀的鏡頭下,才能尋根溯源,找到背後真正發生作用的力量。

世界傑出的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在其經典著作《意志力》中揭示了一份驚人的研究成果,決定一個人行為的後天因素中,意志力排在第一位,並且這份力量會隨著你的過度使用消耗殆盡。

而心理學實驗也表明,身體疼痛會讓人的意志力急速下降,因為忽略痛苦是項十分耗神的任務,在榆林孕婦跳樓前,從多方提供的資料中有細節顯示,不管院方還是家屬,都曾提到過產婦由於疼痛難忍,兩次走出分娩中心和家人說疼得不行,還曾提到過產婦曾兩次下跪求剖腹產,由此可以看出產婦確實是對疼痛無法忍受,使得支撐她的意志力崩塌,從而導致情緒失控,絕望戰勝了希望,發生了悲劇。

當然,意志力不是傳說中的東西,也並非虛無縹緲不可捉摸,它就像電池提供動力一樣,是有量化的,一旦能量不足,你就無法堅持下去,變得容易妥協,所以就需要我們合理的運用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意志力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控制方面,如果這名年輕的產婦做到以下其中一點,也許會避免悲劇的發生:

控制思維,這有時是無謂的掙扎,就像這名絕望的孕婦,不管是想忽略嚴重的疼痛,還是想擺脫煩人的建議(醫院的剖腹產建議、家人的順產建議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她仍然可以保持專註一件事,而且這件事對她而言動機特彆強烈,就是順利生下腹中的寶寶。

為了保存意志力,人們經常不追求最全或最好的答案,而是追求事先就有的結論。就像神學家和信徒將世界過濾以恪守信仰,最好的銷售員之所以成功往往是因為先騙住了自己。

控制情緒,專門針對心情時,心理學家稱為「情感調節」。最常見的是,我們努力擺脫壞心情或者不愉快的念頭,不過,我們有時也會努力避免開心(例如出席葬禮、傳遞壞消息),或者會努力保留怒氣(在恰當狀態提出投訴)。情緒特別難控制時,你已經不能運用意志力改變心情,這時情緒已經失控,只有強迫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保住局面。

有時候,人們運用間接策略來彌補情緒失控上的不足,雖是迫不得已,卻也是沒有選擇的辦法。

控制衝動,大多數人一說到意志力就會想到:抵制不了天使或魔鬼的誘惑,這個誘惑來自吃喝玩樂,來自生老病死。嚴格來說,「控制衝動」這個詞並不恰當。你控制的其實不是衝動,而是衝動下的反應。

當產婦冒出自殺的衝動念頭,應該有兩種正常反應,積極的一面是我要繼續找院方或家人要求剖腹產,或者配合分娩中心的護士做幾次深呼吸。消極的反應就是我選擇跳樓,還是割腕。

控制表現,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應該把能量集中用於當前決定,既要達到一定的目的又要保證一定的合理性,在想放棄的時候堅持下去。隨著意志力消耗殆盡,你越來越可能犯嚴重錯誤,疼痛讓產婦的意志力不復存在,就算不選擇自殺這種極端的方式,她仍然會有其他的錯誤表現。

如果想讓自己同時發生幾個變化,那麼最終可能一個變化都發生不了。只下一個決心並堅持下去,就已經足具挑戰性。即使是這樣,你有時還是會覺得意志力不夠用,連一個目標都嫌多。我們也相信,在這起悲劇發生前的一分鐘,死亡已經是這名產婦唯一的目標了,很可能她還殘存一點意志力,來鼓動大腦做出跳下去的決定,那一分鐘,生死並不在她自己手裡。

不管你是否認同,意志力都讓我們在大大小小的方面改變了自己和社會,達爾文也曾說過:當我們認識到應該運用自己思想的時候,便是個人修為達到最高階段的時候。喜劇無法提升人們的認識,但是悲劇卻輕而易舉就能抓住人們的目光,意志力如何讓人有力量的堅持下去,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我們可以努力嘗試,才能更好的把控自己的人生。

自控力指數評估

如何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8.80¥88.00

長按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測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印度教民族主義對南亞國際關係的影響
現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思潮
一對男女出軌行為的經濟學、心理學、生物學解釋!
如何判斷兩個人的感情是否健康?

TAG:哲學園 |